客服热线:18391752892

银行理财应给消费者一个明白顺水鱼财经

核心摘要: 周慧虹 当今银行的理财产品可谓“乱花渐欲迷人眼”,一些银行有意与消费者“捉迷藏”,将简单问题复杂化、把明晰表述模糊化、使审慎操作轻率化。消费者购买这些理财产品时如坠五里雾中,引发不少金融消费纠纷。 “将简单问题复杂化”体现在理财产品的说明上。消费者购买理财产品时最头疼的就是看协议书,产品设计往往比较复杂,一眼很难看明白,即使是专业人士较短时间里也很难判断其中蕴藏多少潜在风险。 &l
外汇期货股票比特币交易

周慧虹

当今银行的理财产品可谓“乱花渐欲迷人眼”,一些银行有意与消费者“捉迷藏”,将简单问题复杂化、把明晰表述模糊化、使审慎操作轻率化。消费者购买这些理财产品时如坠五里雾中,引发不少金融消费纠纷。

“将简单问题复杂化”体现在理财产品的说明上。消费者购买理财产品时最头疼的就是看协议书,产品设计往往比较复杂,一眼很难看明白,即使是专业人士较短时间里也很难判断其中蕴藏多少潜在风险

“把明晰表述模糊化”体现在银行工作人员的营销讲解过程中。银行的客户经理常常拿 “我们的产品是保证收益理财产品”、“预期收益不能实现的概率极低”这类模棱两可的话来诱导客户;至于有些理财产品所附带的前提条件、可能出现的风险状况,则轻描淡写甚至只字不提。对此,如若客户盲目听信,就有可能被“绕”进去捧上个烫手山芋。

“使审慎操作轻率化”体现在对客户风险承受能力的测评方面。银行只有充分掌握了客户的风险承受能力,才能据此制定激进抑或保守的理财策略,选择相应产品向其准确推荐,才不至于在理财产品风险变为现实时危及客户正常生活。可是,有些银行在开展风险测评时,仅以客户资产高低来进行区分,如此测评过于草率,容易误导客户,致使客户秉持错误的理财思想步入歧途。

面对银行理财产品问题不断暴露的现实,建议银行在设计理财产品说明时,应明确区分产品的收益类型,告诉客户其购买的到底是何种产品类型,使客户对产品的风险收益程度有所把握。

除此之外,建议银行业监督管理部门对客户风险承受能力测评规定再予细化,制定出具体可行的实施标准,防止商业银行在操作上的疏漏与偏离。加大对商业银行理财产品营销人员的教育与监督管理力度,严把理财产品营销人员的准入关,把恶意误导客户的理财产品营销人员,清除出银行理财业务领域,以高悬的达摩克利斯之剑,确保银行理财营销队伍的纯洁性,为维护客户合法权益提供有力保障。

下一篇:

4.25黄金多空争夺可双向斩利,周获利4.3万不过尔尔!

上一篇:

全球央行要闻:英国降息意外失约 预计8月有大动作顺水鱼财经

  • 信息二维码

    手机看新闻

  • 分享到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0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