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湖再度祭出“9.5元看电影”,这次主角换成宁波银行(' 002142,' 股吧)。众所周知平安' 银行的“10元看电影”变数百出,这次宁波银行(' 002142,' 股吧)是如何解决利润分配问题?它是一次突破或仅是银行' 信用卡销售的一个噱头。
理财一周报记者/陈珺
“9.5元看电影”,近日宁波银行搅动了沉寂多日的市民用' 银行卡廉价看电影的视神经。这个活动能不能实现承诺?会不会出现去年深圳平安银行单方面修改“看电影”活动协议的情况?本报记者独家专访了宁波银行上海分行信用卡中心总经理许卫东和信用卡中心总经理助理顾春欣。
经济危机中保护金钱才重要 黄金才是金钱巴菲特索罗斯理财秘诀 银行理财产品 收益稳健一枝独秀 风险 只适用于两家影院
记者了解到,在宁波银行信用卡中心发布的消息中,明确指出:“影片和场次不受限制,观众只需要到现场领取一张优惠券,凭券刷宁波银行信用卡就可以以9.5元购买任意一场电影的电影票一张,但每张信用卡每周只可享有一次、每次购买一张特价电影票的机会。”
同时,宁波银行还挑选了位于南京西路的“新世界(' 600628,' 股吧)电影城”和位于五角场的百联又一城的“放电影院”作为活动合作伙伴,两家影院的硬件设施和地理位置都较好。遗憾是,此次活动的期限为3月23日—5月3日,为期仅一个多月。
实惠并不多
刚听到这个消息,消费者张小姐一脸兴奋。可仔细阅读了有关规定后,她悻悻然地对记者说:“实惠并不多。”张小姐认为这个活动仅有一个月,而且适合观看电影的影院只有两家。这个活动结束后,未来会怎么样也没有说明,“只是赚眼球而已”。
由于此次活动截止日期为5月3日,每张信用卡每周只可享有一次购买一张特价电影票的机会,加上办新卡通常需要两周的时间,因此对于那些仅仅为看电影而申请办卡的消费者吸引力并不大。
宁波银行上海分行信用卡中心总经理助理顾春欣表示:“对我们宁波银行信用卡中心而言,给现有客户提供一些比较实惠的消费才是我们真正的出发点。”
张小姐前不久刚刚注销了去年新办的可以便宜看电影的平安银行信用卡。张小姐告诉记者,按照平安银行的规定,只有在2008年全年或今年刷平安信用卡累计消费满3万元的持卡人,才有以10元/张的优惠价格购电影票资格。从自己的消费记录来看,只能以30元/张购买电影票,每人每周一次,每次2张。而她喜欢在周二的半价场看电影,有时候有的半价电影票往往比30元还便宜。所以她就注销了平安银行信用卡。
低调的叫板
显然平安银行“10元看电影”是有门槛的。而这次宁波银行推出的“9.5元看电影”却不设任何消费门槛。令人不解的是宁波银行并没有在公开场合铺天盖地地做广告,只是低调地给各家媒体发了新闻通讯。
顾春欣在接受记者采访时称,“宁波银行并没有打算通过‘9.5元看电影’打品牌战或价格战,而只是以回馈现有客户为主要目的,这和平安银行的策略有很大的不同。”
他同时介绍,通过宁波银行办卡的方式就能看出该行的市场策略不同,“你可以看到,宁波银行从未在人流较多的场所,比如轨道交通站、商场或商务楼设摊推销过我们的信用卡,如果真的要打品牌战、打响知名度,‘9.5元看电影’的广告可能早就铺天盖地了,可事实是我们没有这么做。”
“他们不能不低调。”另一家信用卡发卡行的负责人向记者透露了其中的缘由。目前市面上提供信用卡看电影优惠活动的银行并不在少数,招商银行(' 600036,' 股吧)、浦发银行(' 600000,' 股吧)、' 广发银行都有相应活动,但各家银行在推出活动时,都遇到了问题。最为典型的就是平安银行。“10元看电影”就曾因影院、院线、发行方等各方利益协调不均,一度造成“承诺难兑现”的风波,最终,平安银行“10元看电影”活动不得不以“推迟10天看电影”和“永华电影院的退出”为妥协。
拒绝疯狂发卡
上面提到的信用卡发卡行负责人告诉记者,信用卡发卡行在“看电影”活动方面往往投入巨大,以平安为例,一个比较确实的消息是,影院每销售一张电影票,从持卡人处收取10元,同时银行就要补贴15元差价给影院,以弥补影院的损失。“以上海参与活动的4家影院总共每月20万人次的保守估计,平安银行一个月就要投入接近300万元用于补贴差价,全年投入3000多万元,如果考虑发卡量快速增长的因素,这个数字可能更大。”
与投入资金相对应,平安银行凭借“10元看电影”在2008年8月28日发卡仅一年多的时间就突破了100万张的发卡量。然而,随着2009年看电影活动出现了价格变化,巨大的发卡量背后是否会造成睡眠卡,还要打一个问号。
据统计,截至去年5月20日,宁波银行信用卡发卡总量突破40万张;而上海地区的发卡从2007年7月开始,至今为止发卡量已突破10万张。
从规模来看算不上很小,但宁波银行走的也不是单纯追求发卡量的模式。顾春欣表示,“发卡量不能解决所有问题,对信用卡发卡机构来说,并不是卡量大就是好,更重要的在于品质经营,同时控制好成本和风险。在这一点上,宁波银行拒绝疯狂发卡。”
破题还是噱头
经过了最初的跑马圈地后,大量发卡后的“死卡”、营运成本过高一直困扰着国内银行信用卡发售。去年平安银行的“10元看电影”活动是信用卡销售的一个营运创新,但由于利润分配问题最终未能善终。
同样一个命题,这次回答人换成了宁波银行。这次宁波银行如此小心地控制成本,能否解开“廉价看电影”这个问题呢?
事实上,从现有信用卡发卡机构的经营来看,在业内公认具备良好盈利能力的除了招商银行(' 600036,' 股吧),还有广发银行,而后者恰巧不是以发卡量大而实现盈利的。
“从信用卡发展的角度来看,无论前期市场上出现过多少跑马圈地的情况,最终所有的发卡行都会回到以品质经营,以质量为先导的市场开拓上来,这一点其实不少银行已经意识到了,并且大家都在朝这个方向走,可以说,殊途同归。” 宁波银行上海分行信用卡中心表示。
“规模小、好办事”的观点同样受到了业内其他银行的认可。某信用卡发卡机构的内部人士,在获悉宁波银行推出“9.5元看电影”时,也对其投入规模作了初步的估算,“如果10万持卡客户中的绝大多数参与活动,按照每周一次一票的要求,活动投入的上限也仅为200万-3000万元。”
该人士同时表示,“虽然银行在活动上会损失一些成本,但在吸引客户方面却少支出了很大一块,省去了办卡送礼物和其他宣传费用,消费者会自动找到营业网点办卡,一进一出银行并不亏。”
“9.5元看电影”,至少目前来说银行不亏,或者说亏得不多。那么消费者呢?前文中的张小姐认为,这只是银行的一个营销手段。她目前对廉价看电影期望还颇高。她不希望“10元看电影”最后沦落得和“买一送一’一样引不起人兴趣”。
我有话说已有0位网友发言和讯网友 您好,欢迎您发表评论! 登录后发言更能获得别人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