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尽管目前为止还没有银行愿意站出来表示要收紧放贷,但是,迫于前期积压下的信贷“天量”压力,信贷政策“由松转紧”的苗头越来越劲了。昨天,央行时隔近8个月重启发行1年期央票,被市场普遍认为,这是货币政策收紧的最早期标志。
在上海,敏感的商业银行已经开始有意识地收紧房贷。晨报记者调查发现,目前银行贷款审批部门的案头待批申请越来越多,但贷款申请者获批的难度明显增大,老公房、C类客户等限制性字眼被银行重新强调。审慎放贷:

巴菲特索罗斯理财秘诀 银行理财产品 收益稳健一枝独秀 风险 审批周期延长,首付提至四成
经过前期的突击放贷,一些银行在信贷投放完成年初预定计划后开始主动审慎放贷。据晨报记者调查,部分沪上银行对信贷的审批开始逐步收紧,尤其房贷深受影响。
据一位股份制银行支行行长介绍,目前,分行审批部门积攒的房贷待批合同越来越多,原来几个工作日就可以放行的合同,现在起码要三周以上时间。
在贷款周期拉长的同时,审批标准明显严格起来,像中环线以外的' 房产,房龄超过15年的老公房,贷款申请者为C类及以下客户等都可能被银行婉拒放贷。据记者了解,目前贷款申请者的个人资质已成为银行审贷的“硬指标”,多数沪上银行将客户细分成A、B、C、D四档,A类客户主要是国家公务员、机关事业单位及垄断行业(电力、烟草、金融、邮政、通讯、文教等)的正式员工;B类客户主要是具有较强专业技能且收入较高的人员,如私营企业主、承包户、律师、注册会计师等收入较稳定的职业人员;C类客户包括自由职业者在内的收入欠稳定职业人员,包括工人、农民;D类客户资质则相对最低。据银行内部人士透露,如被银行认定为C、D类客户,就很难拿到贷款。
政策出现收紧的征兆“从未来1—2年回望,这很可能是货币政策转向紧缩的最早期信号。”昨天,' howImage('stock','1_601166',this,event,'8350') 兴业银行(' 601166,' 股吧)首席经济学家鲁政委如此评价1年期央票发行重启事件,“如果未来银行继续无序放贷,非公开的定向央票也可能重出江湖。”
鲁政委提醒说,在本次1年央票的发行公告中,央行一反常态地用“最低发行量”替代了此前常用的“最高发行量”措辞,明确显示了央行加大流动性回笼力度,遏制未来信贷继续过量投放的政策意图。
一位银行高管认为,按惯例央行每月12日公布的信贷数据被提前一周“曝光”,也显示出管理层对资金过多流入投资市场的忧虑。“尽管政府维持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原则短期内不会改变,但近期市场的发展显示了市场开始担心政府会微调目前的货币政策。”新加坡华侨银行分析师谢栋铭注意到,近期包括央行和银监会在内的主要官员都对当前信用扩张进行了警告,部分地方政府如杭州已开始收紧二套房贷款标准,“这表示政府开始对信用扩张过快的担忧。”
建行高级研究员赵庆明指出,绝大部分金融机构已经完成不断调高的年度新增计划,基于风险的考虑,在下半年的信贷投放上会更加审慎。“为抑制投机,加息进程可能在明年三季度前后启动。”鲁政委预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