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报讯 开发商一房两卖,被法院判决双倍赔偿近1100万元,另有33万元利息。东城法院近日的一纸判决,使该案成为了北京首例开发商双倍赔偿案件。
双方未签订《商品房买卖合同》
原告某" 公司称,该公司在北二环雍和宫附近选好在建的立骏大厦(后更名为雍和大厦)作为办公用地。
2004年5月21日,公司与该楼盘开发商签订了《立骏大厦商业用房购买协议书》,购买商业门面房一套,总价575万元。当日交付房款的95%,即546万余元。协议约定,双方在签署该协议的7日内再签订《商品房买卖合同》,开发商此间不得向第三方出售该房屋。但事后开发商表示,已履行了绝大部分付款义务,没有必要另行签订《商品房买卖合同》,双方因此未签订该合同。

" 买房杀价秘笈 " 居民理财需求很饥渴 " 稳字当头 时刻提防黑天鹅出现 " 巴菲特索罗斯理财秘诀 " 银行理财产品 收益稳健一枝独秀 " 另类理财辟蹊径 实物保本有风险 " 白领支招年底香港血拼购物
此后,房屋一直未交付使用。公司后来得知,开发商已于2006年8月将此房屋出售给一家银行作为营业厅,遂将开发商以商业欺诈为名起诉至法院。
法院认定协议书内容互相矛盾
庭审中开发商提出,根据协议,双方应再签订《商品房买卖合同》。但其也承认,原告在付款7日内要求签订合同,但因自己未同意导致合同未能签订。
法院查明,在开发商工作人员填写的协议书内,又将7日内的最后日期明确为签约当日,导致协议书内容互相矛盾。被告解释为笔误,但未能举证。
法院认为,被告在协议书中明确填写了“具体面积、位置见附图”等内容,足以说明双方对此已有明确约定,可以认定双方买卖房屋的具体位置即为涉案房屋。开发商将该房屋再出售给他人,应对其行为承担民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