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消费者:有“先做高房价,再打折促销”之嫌 业内人士:开发商与消费者打心理战
自楼市调控政策出台以来,“开盘价比预期售价低了××%”的提法频频见诸报端。而随着时间推移,降幅百分比的幅度似乎有逐步扩大趋势。记者注意到,在楼市普跌表象之下,开发商频频祭出“预期售价”的真实性已越来越多地受到消费者质疑。

巴菲特索罗斯理财秘诀 银行理财产品 收益稳健一枝独秀 风险 “13万元首付”原为博眼球
“首付只需13万元可享百万元级生活”,近日,位于松江九亭板块某知名楼盘打出了“首付13万”的诱人广告标语。记者网上查到的该盘在售房源均价是16800元/平方米。以其中最小的63平方米一房一厅户型计,按广告首付三成13万元的话,折算单价连7000元都不到,比预期售价低了一半以上,“腰斩价”有些离谱。
为了一探这“13万元首付”的究竟,记者昨天致电该项目售楼处。售楼工作人员解释说,所谓“13万元首付”是“首付分期”中一期的金额。“为了便于部分资金暂时有困难的客户需要,签订相关协议后,买房的首付款在规定时间内分3期到账。”售楼工作人员表示,这两天前来咨询的客户较多,“单价基本还是维持在16000元以上,目前没有降价。”
开盘价频频低于“预期价”
如果说“13万元首付”是开发商吸引眼球的招数,那么新盘开盘时实际售价低于“预期”的情况,则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呈现蔓延态势。5月,复地北桥城推出了一批单价在1.1万元-1.5万元/平方米的房源,按照开发商的说法,这一销售价格比预期的1.6万元-1.8万元/平方米便宜了不少;6月,随着绿地、' howImage('stock','2_000002',this,event,'1770') 万科(' 000002,' 股吧)等地产巨头纷纷“明盘”优惠促销,“预期价”更是频频被提及。
来自佑威地产和搜房网等调研机构统计,开发商近期降价促销手段频出,如绿地蔷薇九里降价20%;嘉定板块的龙湖和新城两家开发商项目也已降价;万科在报价大幅上涨的预期中推出了“打折价”;恒盛地产则通过外围楼盘促销弥补豪宅滞销带来的困境。
成交均价上周止住“4连跌”
眼见中意的楼盘价格出现松动,有不少买房者选择了出手。上周(6.21-6.27)上海市商品住宅(剔除动迁房及配套商品房项目)成交面积为10.7万平方米,环比前周的6.5万平方米大涨64.6%。在商品住宅成交面积继连续七周低于10万平方米后,成交量首次出现回暖态势。另外,上周成交均价也止住了连续4周下跌之势。分析人士指出,这主要由于豪宅销售成交所致,如汤臣一品、白金湾、绿城玫瑰园等豪宅在上周都有成交,不过价格也和外围楼盘相似出现了调整,白金湾成交均价也只有9万元出头,而上周绿城玫瑰园成交均价相比5月底成交的房源低了3.5万元多,上周均价为60894元/平方米。
“预期价”真假难辨引争议
上海万科近日首度公开证实,包括万科第五园、城花新园、花园小城等三个新盘近期陆续上市
,实际价格与楼市新政前万科预报价相比下降近20%。而此前,万科琥珀臻园推出的50套限量房售价为25000元/平方米,而这批房源的预期价格达到35000-40000元/平方米。尽管如此,万科琥珀臻园的价格仍比其所在的宝山美兰湖板块内周边楼盘要高。采访中,对于近期申城楼市频现的实际销售价格大大低于“预期价”的现象,不少消费者存疑,认为开发商有“先做高房价,再打折促销”之嫌的不在少数。“有些楼盘此前根本就没开过盘,那么这个预期价有何意义?它代表的究竟是开发商的预期,还是市场预期?”、“有些盘打了折还比历史价位或周边同类项目高出不少,估计在楼市火爆期都很难卖到这个价位。”在网络论坛上,近期有关“预期价是否注水”成了大家热议话题。
对此,业内人士也有自己的看法。易居(中国)控股有限公司副总裁金湛久分析认为,随着楼市调控政策影响的深入,新开楼盘项目低于“预期价”在情理之中,但不能一概以“假摔”而论。“如万科新近开盘的几个项目,此前已看过样板房并完成了VIP客户预约,这些客户可以视作接受了预期报价;而绿地部分促销项目此前已开盘发售,目前的售价也确实低于前期售价。”
不过,也有业内人士指出,不能完全排除个别楼盘利用“预期价”和实际开盘价的巨大落差而跟消费者打“心理战”。而消费者通过对项目周边项目的横向对比,以及项目历史成交价格的纵向对比,就能较轻易地判断开发商给出的价格是“真跌”还是“假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