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2年9月26日上证综指下探1999.48点三年新低后大幅反弹,汇金、险资、央企联手抄底,令媒体上洋溢一片乐观情绪,甚至有学者及机构断言,大牛市从此开始。而所谓大牛市论的主要依据就是目前估值水平比历史大底时还低。殊不知,1999点估值比998点和1664点时估值还低,并不意味着其为大底。估值,既非大底的必要条件也非大底的充分条件,乃至可以断言,大底完全可以与估值无关。和讯网与青岛财经日报联合策划抄底中国系列报道,今天推出系列报道之九:1999非底 大底与估值无关。
中国的经济已经处在了一个转型的十字路口中,原有的经济发展模式与股市估值体系将被颠覆,而未来随着国际化程度的不断加深、各种交易工具的不断完善,历史大底的估值或许将永远属于历史。
传统估值体系将被颠覆 10倍市盈率并非大底
据上交所金融创新实验室提供的研究报告显示,截至9月26日,沪市整体市盈率仅为10.3倍。而998点和1664点沪市整体市盈率分别是14.6、12.5倍,这意味着,即使与前两次历史大底相比,目前沪市估值水平还要折价2-3成。
现在的问题是,10倍的整体市盈率是否是大底?
回顾2005年的历史大底的形成条件,两大史无前例的政策利好股权分置改革与人民币汇改,08年的历史大底的形成条件,四万亿重磅级刺激计划与与人民币二次汇改及国内外流动性泛滥。且两次大底均有中国经济持续30年平均9.8%的高增长尚未终结、以及IPO暂停的支撑,而如今呢?无论宏观面、政策面、资金面,都不具备形成大底的条件。
目前经济或许已经处于底部区域,但再想回到曾经的高速增长几乎没有可能了。为适应中国经济转型要求,十二五规划经济增长维持在7%,这也就是说,即使经济在今年四季度见底,未来也将会是“L”型的增长。因此,经济高增长与流动性泛滥带来的股市高溢价不复存在。原本20至25倍的合理估值或许降至10至15倍,甚至更低,才能真正与国际接轨。
要回答10倍的整体市盈率是否见大底的问题,须走出估值的误区。
首先,估值底误区。其实, A股估值水平不断下移是历史趋势。A股并无估值底。以沪市市盈率为例,1996年512点大底时19倍、2005年998点大底时14.6倍,2008年1664点大底时12.5倍,而1999点时市盈率仅10倍。应当承认,无论国内外股市,10倍市盈率都是很便宜的。但是,值得注意的是,随着历史上A股大底的不断大幅提高,大底所对应的估值水平,不但沒有沒有大幅提高反而大幅下移。由此得出结论是,A股估值水平不断大幅下移是历史趋势。1999点估值比历史大底估值低,并不意味着其为大底。大底与估值无关。
其次,平均市盈率误区。历史大底的估值之所以不断降低,正是因为其以A股平均市盈率为估值基准,从而以少数蓝筹股的低估值掩盖大多数股票 严重高估。
天相投资首席分析师仇彦英近期发表博文阐述对A股价值的判断,他认为,目前两市整体估值水平虽然已经创出历史新低,但结构性“泡沫”仍然未能消除,蓝筹股以外的中小板、创业板股票 价格依然偏高,如果剔除掉沪深300成分股,那么整体估值高达34倍。而从绝对价格的角度看,05年最低点时A股算术平均股价为4.69元,08年为5.67元,而当前价格将近11元,由此可以得出A股并不便宜的结论。
根据中金公司策略组的盈利预测,当前A股非金融股的动态市盈率为20倍,而欧美日和新兴市场各国股市的非金融股动态市盈率无一超过15倍。即便按较为乐观的估计,A股非金融股未来依然有25%以上的整体估值下行空间。而与当前产业资本的合理估值相比,A股同样有仍有超过20%的估值下行空间。中金公司认为,完成A股与各国股市估值接轨的路径有两条。一、市场很快下跌至1700~1800点以下完成接轨。二、市场维持在2000点左右震荡,等待未来盈利逐渐上升完成估值接轨,但这种以时间换空间的走势意味着未来A股走势还将低迷相当长一段时间。
再次,市盈率误区,蓝筹市盈率与国际接轨掩盖蓝筹分红率不接轨。
面对未来国际板的冲击,即便是A股蓝筹股也毫无优势。尽管目前A股蓝筹股市盈率已经与国际接轨,但我们的分红率差距仍然较大。以2011年为例,汇丰银行每股收益0.92美元,每股分红0.38美元,分红率为41.3%;工商银行每股收益0.6元人民币,每股分红0.203元人民币,分红率33.8%;建设银行分红率为34.7%;中国银行分红率为35.2%;农行分红率34.6%;这是由于今年2月3日汇金再次提出降低工、中、建三大行现金分红率下调5个百分点,这已经是连续三年下调分红率,由50%降至35%。三大行分红率在16家上市银行中是最高的水平。即使以三大行35%现金分红率,目前平均6倍市盈率的银行股,也要投资20年才能靠现金分红回本,还不如买无风险的国债。银行股何来投资价值?分红率指标暴露出A股现有估值体系的不合理性。
此外,市盈率误区,按市盈率估值,A股市盈率最低的板块银行板块,按国际上市净率估值仍高估10%以上。
中金公司认为,银行板块应按市净率估值,鉴于国际上大多数银行市净率低于1倍,目前A股银行股1.1倍,仍有10%下跌空间。
安信证券研究所认为,A股的估值正发生一场影响深远的变革。相对于国际上的成熟市场,A股属于新兴市场,开放程度不高,高估值现象历来十分显著。但是随着QDII/QFII扩容、人民币国际化推进、转融通机制、国际板创立等等项目的渐行渐近,国际化和市场化的改革将促使A股市场估值逐渐与国际市场接轨。A股市场内大部分的高溢价现象将会逐渐消失,并以小盘股、绩差股和低息股作为估值调整的主导线。
综上所述,A股估值水平无论蓝筹还是非蓝筹均高于海外股市,鉴于A股正从新兴市场向成熟市场转轨,支持A股高溢价的基础已被全面颠覆,A股要与海外股市实现完全接轨仍需漫长痛苦的调整。
往期回顾:
" 抄底中国系列报道之八:房市不见底 A股不见底
" 抄底中国系列报道之七:大底让散户走开
" 抄底中国系列报道之六:欲抄A股大底 先造B股大底
" 抄底中国系列报道之五:中国需要打一场A股保卫战
" 抄底中国系列报道之四:产业资本为什么无视钻石底?
抄底中国系列报道之三:制度不改 股民只能逃离A股
" 抄底中国系列报道之二:经济转型或致长期熊市
抄底中国系列报道之一:暂停IPO 重建政策底
【独家稿件声明】凡注明“和讯”来源之作品(文字、图片、图表),未经和讯网授权,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全部或者部分转载。如需转载,请与010-85650688联系;经许可后转载务必请注明出处,并添加源链接,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