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服热线:18391752892

“监管风暴”登陆证券市场 铲除内幕交易毒瘤顺水鱼财经

核心摘要: 近期,全球证券市场掀起一波打击内幕交易的“监管风暴”,从中国证监会等五部委联合发布《关于依法打击和防控资本市场内幕交易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到FBI突袭华尔街调查内幕交易线索,再到英国金融管理局指控17桩内幕交易案件。这种时间上的巧合也昭示出内幕交易已成为全球资本市场一大毒瘤 内幕交易,是指上市公司高管人员、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和行政审批部门等方面的知情人员,利用工作之便,在公司并购、业绩增长等重大信息公布之前,泄露信息或者利用内幕信息
外汇期货股票比特币交易

近期,全球证券市场掀起一波打击内幕交易的“监管风暴”,从中国证监会等五部委联合发布《关于依法打击和防控资本市场内幕交易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到FBI突袭华尔街调查内幕交易线索,再到英国金融管理局指控17桩内幕交易案件。这种时间上的巧合也昭示出内幕交易已成为全球资本市场一大毒瘤

内幕交易,是指上市公司高管人员、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和行政审批部门等方面的知情人员,利用工作之便,在公司并购、业绩增长等重大信息公布之前,泄露信息或者利用内幕信息买卖证券谋取私利的行为。从这一对内幕交易的界定,可以看出内幕交易是部分知情者获取暴利的手段。那么作为证券市场一大毒瘤的内幕交易,是如何危害中小散户的利益?此次监管部门发布的《意见》又将如何改变证券市场现状,进而切实保护中小散户利益呢?

理财" [热点] 经济危机中保护金钱才重要 黄金才是金钱

" 买房杀价秘笈 " 居民理财需求很饥渴 " 稳字当头 时刻提防黑天鹅出现 " 巴菲特索罗斯理财秘诀 " 银行理财产品 收益稳健一枝独秀 " 另类理财辟蹊径 实物保本有风险 " 白领支招年底香港血拼购物

内幕交易危害巨大

作为证券市场一大毒瘤,内幕交易证券市场设立之初就已经存在,即使是已有百年历史的美国股市,也依旧存在着内幕交易

尽管我国证券法第五条规定,“禁止欺诈、内幕交易和操纵证券市场的行为”,第七十三条规定,“禁止证券交易内幕信息的知情人和非法获取内幕信息的人利用内幕信息从事证券交易活动”;刑法第一百八十条、第一百八十二条也都对内幕交易、利用信息优势操纵证券交易价格等行为的量刑和处罚作出了明确规定。然而,巨大的利益诱惑依旧使得内幕交易屡禁不止。

证监会方面公布的数据显示,仅今年1-10月,证监会就受理内幕交易线索114件,立案调查内幕交易案件42起,因内幕交易对16名个人、2家机构作出行政处罚,15起涉嫌内幕交易犯罪案件移送公安机关。几乎每一桩内幕交易案,都为内幕交易者带来了巨额的非法所得。

以近期厦门市中级法院一审判决的创兴科技(600193)内幕交易案为例。创兴科技(现更名为" 创兴置业(" 600193," 股吧))是厦门的一家A股上市公司,2007年2月,原董事长陈榕生计划将其所控制的上海振龙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有关资产注入创兴科技,筹划伊始,陈榕生就将他控制的上海祖龙、上海振龙等公司的资金5090万元,陆续转入其控制的股票 账户,大量买入创兴科技股票 ,股价从2月初的5元/股左右一路上涨到5月8日的16.54元/股,随即发布了资产注入的公告,并于5月9日起开始停牌。尽管5月24日创兴科技发布公告,取消了相关资产注入,但陈榕生累计账面盈利已高达1915万多元。

再看今年5月“东窗事发”引发中山市市长及一众高管落马的" 中山公用(" 000685," 股吧)(000685)内幕交易案。2007年7月2日,中山公用发布公告,因讨论重大事项将于7月4日起停牌;8月20日,中山公用公布了吸收合并大股东中山集团及定向增发收购5家区镇供水资产为主的重组方案,并同时复牌,随之而来的则是14个疯狂的连续涨停,加上停牌前的两个涨停,公司股价由启动前的6.76元一举飙升至31.1元,涨幅达360%。期间,突击成立并与中山公用有着千丝万缕联系的振业投资,通过内幕消息对中山公用精准踩点,最终获取了超过8000万元的暴利。

事实上,证券市场玩的就是一个零和游戏,掌握内幕消息者赚取的正是缺乏信息渠道的中小散户的钱。

还是以创兴科技为例,在5月24日发布公告取消资产注入后,股价在短短十个交易日内从最高价19元左右一路下跌至最低11元附近;而从3月底至5月底,该股成交量却明显放大,期间吸引了众多中小散户跟风,而在取消资产注入公告发布后,面对连续下跌的股价,又有不少高位追涨的中小散户被迫割肉,损失惨重。

中山公用更是典型的“搭天梯”手法:内幕交易人士在消息公布前“潜伏”,由于消息不严密或为制造混乱增加日后查处难度刻意在末期小范围扩散消息,在停盘前几日出现股价异动乃至涨停;当重组消息公布后,股价连续封在涨停板,图形上就像“搭天梯”。随着中间不断有跟风的中小散户进入,此前的“潜伏者”不断退出;在创出31.1元阶段性高点的当天,成交量超过15亿元,换手率高达31%,“潜伏者”成功将接力棒交至中小散户手中,从而成功牟取暴利。此后3年间,中山公用股价仅在今年初参股的" 广发证券(" 000776," 股吧)拟借壳上市消息刺激下创出最高36元的股价,其余大多时间股价都在30元以下,也就是说当初接盘的中小散户仅有昙花一现的解套机会。而在今年“东窗事发”后,在中山公用上持有8亿多元市值流通股的中邮系基金更是无奈在跌停板上“割肉”,亏损额超过1.5亿元,广大基民还得为中山公用的内幕交易案二度买单。

正是因为信息不对称,使得掌握内幕信息的庄家掠夺了中小散户的钱。因此,可以说内幕交易行为严重扰乱了证券市场,乃至整个金融市场的运行秩序,阻碍了证券市场的良性发展。

长期利好市场、散户

为彻底铲除这一证券市场的毒瘤,11月18日,国务院办公厅转发了证监会、公安部、监察部、国资委、预防腐败局五部门联合发布的《关于依法打击和防控资本市场内幕交易的意见》,针对内幕交易全方位监控困难、违规成本低的情况,从完善制度、有效防控和明确职责、重点打击两方面进行针对性防范打击。

《意见》将如何改变证券市场现状,进而切实保护中小散户利益呢?分析人士指出,在一系列针对内幕交易的高压政策下,短期或将利空证券市场重组板块,但从长期来看,对重组板块乃至整个证券市场都将构成利好。此外,对内幕交易从行政处罚到追究刑事责任的明文规定,也使追究内幕交易的民事责任、对蒙受损失的中小散户进行民事赔偿渐露曙光。

一方面,从《意见》出台前后市场上不绝于耳的基金行业从业人员内幕交易可以看出,监管部门严打内幕交易已对证券市场产生巨大的震慑力。短期来看,或将利空重组板块。因为重组板块很多上市公司首先必须根据《意见》进行自查,清查上市公司或者重组参与人有没有涉及内幕交易行为,有的话要在事情发生之前及时纠正。其次有些已经涉及内幕交易上市公司重组暂停或者暂缓,短期内无法停牌重组。不过,《意见》有利于完善证券市场的“公平、公开、公正”三公制度建设,对重组板块乃至整个证券市场长期而言仍构成利好

另一方面,《意见》指出,“对涉嫌内幕交易的行为,要及时立案稽查,从快作出行政处罚;对涉嫌内幕交易的个人,要移送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事实上,因涉嫌内幕交易而被追究刑事责任的案件已有发生,如上述提及的创兴科技(600193)内幕交易案中,陈榕生任董事长的上海祖龙被判定犯内幕交易罪,判处罚金1915万余元;陈榕生被判定犯内幕交易罪,判处有期徒刑两年、缓刑两年。上海祖龙成为首个因内幕交易被刑事判决的法人单位。而在去年判处的中国“券商内幕交易第一案”“广发证券借壳延边公路上市”内幕交易案中,原广发证券总裁董正青被判定泄露内幕信息罪,判处有期徒刑四年,并处罚金300万元。不过,对于因内幕交易而蒙受损失的中小散户而言,民事赔偿问题仍处于停滞状态。

证券法》第七十六条规定,内幕交易行为给投资者造成损失的,行为人应当依法承担赔偿责任。这是" 法律对追究内幕交易行为人民事法律责任的明确规定;2008年,最高法院又对内幕交易、操纵市场的侵权民事责任实际操作程序进行了明确阐述,为法院审理内幕交易的民事赔偿案件提供了充分的法律依据。不过,由于内幕交易的相关" 司法解释尚未出台,迄今为止尚未发生过一起内幕交易民事赔偿事件,2008年," 天山股份(" 000877," 股吧)(000877)内幕交易案而引发的首例内幕交易民事赔偿案最终也是不了了之。

证券法律界人士指出,巨额民事赔偿数额既可以鼓舞中小散户信心,又可以震慑内幕交易行为,因而追究内幕交易的民事责任,具有行政责任和刑事责任无法替代的重要作用。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和讯网无关。和讯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下一篇:

4.25黄金多空争夺可双向斩利,周获利4.3万不过尔尔!

上一篇:

调查挂钩大宗商品理财产品受追捧 外汇产品风险大顺水鱼财经

  • 信息二维码

    手机看新闻

  • 分享到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0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