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平安证券:年底不具备' 行情发动基础。从经济、货币和政策周期角度看,年底并不是股市运行的黄金季节。年底是季节性生产淡季,所以找不到做多的基本面理由;年底金融机构和微观主体普遍缺钱,所以难以形成持续反弹的流动性支撑;而政策的阶段性真空不可避免。乐观者总以经济已经企稳回升作为看多理由,但如果剔除掉10月钢铁、有色等重工业的补库存因素以及统计' 数据的维稳情绪,从微观层面的企业运营和政府的增值税收入增速等更加真实的指标看,仍然找不到经济调整已经结束的信号,经济复苏更可能只是一种阶段性的假象。
明年3月之后应可期待,有三个理由支撑该机构的判断。一是政策必松,如果维持现有偏紧的财政货币政策组合,明年一季度GDP增速很可能逼近收入倍增计划所预设的7%底线。二是政策可松,翘尾因素、食品和能源价格周期将压制明年的CPI高度;而地产行业的巨大库存将压制房价的大幅反弹,通胀较低和房价可控恰恰提供了政策松动的基础。三是三' 季报显示上市公司存货和应收账款调整加速,经营性现金流逐步改善,过去三年' 美国企业的故事很可能重演:货币宽松改善企业流动性,但悲观预期压制产能扩张和投资热情,这对' 股票 资产价格可能利好高过利空。
熊市后期抓住改革主线
' target='_blank' >东方证券:虽然熊市最低点很难具体预测,但随着所有利空的集中发酵,当前处于熊市后期甚至熊市末期的判断并不为过。熊市末期往往是垃圾股大屠杀、新一轮主线股布局的时机。上一轮熊市中,在熊市末期崛起的白酒、新能源、“五朵金花”等公司均成为2006、2007年的牛市核心品种。上一轮熊市末期的催化剂是经济增长,而目前的逻辑则是改革红利。大资金的布局通常是一个过程,而非一个点,市场最恐慌、存量资金竞相割肉离场的时候恰恰是此类资金布局新一轮主线的时候。
A股的历史发展伴随着改革开放的进程,蓝筹股作为各个时期的中流砥柱,其地位转换跟随时代与经济背景的变迁,每个阶段所享受的制度红利都不同,正如上一轮固定资产投资狂潮中造就了钢铁、有色、地产等强周期品种的崛起。未来制度改革也必将造就出一批新蓝筹,取代已经过了大周期的钢铁、航运等老蓝筹。将未来可能出现改革或推出新制度的方向进行梳理,可能的改革排序为:医改,收入分配,金改,财税,铁路,垄断领域向民资开放,资源价格改革,土地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