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服热线:18391752892

“家里蹲”拖累劳动参与率走低 或促使美联储更快加息?顺水鱼财经

核心摘要:自2008-2009年经济大萧条以来,劳动参与率已经了下降约3个百分点。分析师提出了许多原因,从残疾和其他社会保障计划,到儿童看护的高昂成本。然而,他们却没有发现两点重要的原因,一是人口老龄化,二是由此导致的适龄劳动人口下降(25至54岁被认为是工作的“黄金年龄”)。 <img border=1 alt=据FX678报道,来自达拉斯联储的新研究提供了更多有关劳动力市场动态变化的信息。研究表示,那些只有高中学历,或者没能从大学毕业的美国人正是拖累美国劳动参与率下降的罪魁祸首。 src="
外汇期货股票比特币交易自2008-2009年经济大萧条以来," 美国劳动参与率已经了下降约3个百分点。分析师提出了许多原因,从残疾" 保险和其他社会保障计划,到儿童看护的高昂成本。然而,他们却没有发现两点重要的原因,一是人口老龄化,二是由此导致的适龄劳动人口下降(25至54岁被认为是工作的“黄金年龄”)。 据FX678报道,来自达拉斯联储的新研究提供了更多有关劳动力<a市场动态变化的信息。研究表示,那些只有高中学历,或者没能从大学毕业的美国人正是拖累美国劳动参与率下降的罪魁祸首。 src="http://i1.hexun.com/2017-03-24/188615830.jpg" width=500 height=320>

据FX678报道,来自达拉斯联储的新研究提供了更多有关劳动力市场动态变化的信息。研究表示,那些只有高中学历,或者没能从大学毕业的美国人正是拖累美国劳动参与率下降的罪魁祸首。

众多适龄劳动者宁愿选择“家里蹲”,也不愿意“屈就”去从事薪资报酬不如预期,或者与自身专业技能不甚匹配的工作。同时这些研究结果也表明,更多旨在提高教育水平的政策可能有助于增加就业率。

同时,达拉斯联储研究人员指出,如果工作收入太低,以至于不能覆盖由此所衍生的交通费、置装费以及托儿费等额外开支成本,就业反而会令家庭财务状况变得更糟糕。只有提高劳动者的教育水平,并且与时俱进地加强职业培训,才能在提高就业率的同事,让劳动者在就业市场上获得更高的收入。 据FX678报道,来自达拉斯联储的新研究提供了更多有关劳动力<a市场动态变化的信息。研究表示,那些只有高中学历,或者没能从大学毕业的美国人正是拖累美国劳动参与率下降的罪魁祸首。 src="http://i3.hexun.com/2017-03-24/188615832.jpg" width=500 height=320>

据汇通网报道,更多的教育或培训也能够帮助那些在经济大萧条后失业的美国人。许多行业都想招人,但却无法找到工作技能匹配的员工。上个月,一些小企业主表示,他们正在努力解决“有史以来最严重的劳动力紧缺问题”。

这个结论不仅仅是学术性的。" 美联储多年来一直在关注劳动参与率问题,倘若相当部分的美国未就业的适龄劳动者是由于健康或者专业技能等原因,被动或主动选择长期脱离劳动力市场,而非近期的经济衰退,那么即使美联储继续维持超宽松的货币政策,也不见得能对提振就业率有多大帮助。如此一来,美联储在短期内采取更激进" 加息政策就更无后顾之忧了。 据FX678报道,来自达拉斯联储的新研究提供了更多有关劳动力<a市场动态变化的信息。研究表示,那些只有高中学历,或者没能从大学毕业的美国人正是拖累美国劳动参与率下降的罪魁祸首。 src="http://i5.hexun.com/2017-03-24/188615834.jpg" width=500 height=361>

值得一提的是,从2014年以来,有35%的美国人不工作,而十年前的这个比率为31.3%。大量处于“黄金年龄”的劳动者甚至“心生退意”,巴不得早点退休,而不需要再被工作责任所困扰。据FX678援引相关统计" 数据,这些“家里蹲”一族的人数,已经从2004年的48000人,激增至如今的132000人。当然在这些自以为能够从容“退休”的年富力强者中,不排除那些超级富二代以及在各领域一夜暴富的年轻人。但考虑到他们的年龄也不算很大,而且绝大多数人的财务基础非常有限,也许在不久的将来,他们还会不得不重新开始工作。

当然另一个拖累劳动参与率下降的原因,正是因病被迫修养以及残疾的人数增加。据统计,2014年的时候宣称因健康原因不能工作的美国人竟多达1630万,而十年前,有相同情况的美国人只有1240万人。

(责任编辑: HN666)
和讯网今天刊登了《“家里蹲”拖累劳动参与率走低 或促使美联储更快加息?》一文,关于此事的更多报道,请在和讯财经客户端上阅读。
下一篇:

4.25黄金多空争夺可双向斩利,周获利4.3万不过尔尔!

上一篇:

裁员34万市值大跌,从代工之王跌落的富士康该不该怪苹果?顺水鱼财经

  • 信息二维码

    手机看新闻

  • 分享到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0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