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近期公布的2010年四季度储户问卷调查显示,居民对物价满意度创下1999年四季度以来的最低,73.9%的居民认为物价“高,难以接受”。2011年,物价上涨依然会是老百姓“钱袋保卫战”的首要问题,要控制' 通胀,必须抓住主要矛盾,明确主从关系,打好“组合拳”。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副所长' 巴曙松表示,2011年的通胀压力会比较大,上半年因为翘尾因素,通胀压力会大于下半年;下半年因为基数以及夏季食品价格向下调整,通胀压力会有所下降。从目前的趋势看,如果没有重大的自然灾害,预计今年全年通胀高点可能主要集中在上半年。
基金迎来建仓良机 债券天王 8月狂卖美债 经济仍处下行通道投资长期可为 债券投资新选择—中小企业私募债 债券指数化产品体系发展展望 道琼斯和德银推出人民币指数 债券 等待春暖花开专家认为,流动性过剩、输入型通胀压力、劳动力价格上涨这“三把火”,是导致物价持续“高温”的主要原因。
专家普遍认为,决策层对调控物价、管好通胀预期的决心大、决策科学有力,且更多从系统性上下力气。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副院长刘元春认为,2010年以来物价快速上涨,既有传统因素,也有新发因素,两者叠加效应导致物价过快上涨。治理通胀要抓住核心矛盾,明确主从关系,打好“组合拳”,不能简单平均使力。
专家认为,物价治理的终极问题,还是流动性回收、货币常态化的问题。国信证券宏观经济' 分析师吴土金认为,2010年虽然货币政策已经向常态化迈进,但M2仍高于历史均值,回收流动性、控制信贷增速的路还要继续走下去。可以预见,包括' 加息、调高' 存款准备金率等手段今年都可能继续使用,通过货币政策的“转向”,稳定通胀预期。
兴业银行资深经济学家鲁政委认为,增强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的弹性,也有助于缓解输入型通胀压力。自去年12月21日至28日,人民币对美元中间价连续6个交易日攀升,累计升值幅度已达371个基点。人民币适度升值,有助于缓解大宗商品上涨对国内物价的冲击。
此外,如何加强农业供给,改善流通环节,是控制物价面临的长期课题。刘元春认为,国际价格的传导、长期不合理的价格纠偏、不断上涨的要素成本将推动粮食价格继续上涨。我国正处于加速城市化进程中,这对农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必须加强农业规划、供给和扶持的力度。
吴土金则表示,控制物价,还需坚定抑制房价过快上涨。纵观2010年物价上涨,房价也是推波助澜的重要推手。高房价必然导致生活、生产的机会成本上升,进而传导至人工、服务、产品等价格上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