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1月份后,A股的反弹出现疲态。前期收益明显的金融、地产等周期行业有所调整,很多人开始思考,反弹进行到这个点位投资情绪是不是会发生转换?
我们认为,在过去的一个半月中,市场表现出了时不我待的情绪,但这种时不我待不是基于多头逻辑的时不我待,而是更多的基于一季度是' 数据和政策真空期的时不我待。这本质上是一种空头思维逻辑,是一种担心增长的可持续性,担心房地产政策' 两会出台的逻辑。我们在前期曾指出,库存周期基本是双底模式,而2013年一季度大概率事件上库存周期将出现小级别回落,所以,此时已经不可能时不我待,市场终究需要循序渐进的,而循序渐进才是多头逻辑。
第二库存周期的现实基础
在2012年对中国房地产周期研究的报告中,我们根据置业人口的测算得出2014年才会是中国房地产刚需的高点,这似乎一方面肯定了至少在这两年,我们对中国经济的乐观是有现实基础的。但也在另一方面感觉到,中国经济增长的时不我待。
关于置业人口的研究本身是静态的,所以关于中国房地产周期问题的研究需要考虑农村人口向城镇迁移的因素,城镇化会在客观上延缓中国房地产周期在2014年之后的回落速度。而这可能会在2013年提升对中国中长期经济增长的信心,这也就是从主导产业的角度解释了城镇化主题对2013年股市的意义。就库存周期的现实基础而言,城镇化不仅仅是主题,而是决定' 行情能走向何方的核心判断指标。
无论如何,我们只能认为城镇化对2014年之后的中国的房地产周期是平滑或者延缓,而不是方向上的改变。从这个意义上看,在2012年四季度到2014年上半年这样的库存周期上升阶段中,显然是越靠前中国经济的确定性越强的。所以我们一直认为,在未来的3年中,2013年是确定性最强的阶段,2013年是时不我待的机会。
2013年复苏节奏
就2013年全年而言,我们所理解的节奏是,全世界经济而言,2013年是全球性的触底回升之年,但中国最早,在2012年8月库存周期已经触底。而' 美国的经济好转应该在三季度左右,欧洲则更晚。
这就说明一个问题,从增长而言,2013年中国经济上半年可能是复苏加低通胀,而到了下半年可能是在经历了短暂的全球共同复苏之后向通胀预期转移。从资本流动而言,2013年上半年对' 中国资本市场是最有利的,而下半年存在资本流动转向的可能性。从这个节奏上看,2013年前三个季度又对股市具有决定性的意义。从全球的视角来看,2013年的行情是可以循序渐进的,我们还有时间。
沿着上面的思路,在2013年的经济运行中,房地产的政策也许被看作是经济复苏中的最大不确定性,这里我们只想强调两点:其一,对房地产政策的预期,没人能有什么先发优势,大家都在同一起跑线上,所以,我们只能退而求其次,只能依据基本面,因为这个是决定行业趋势的核心,过去两年的经验证明了这一点。其二,政策的预期而言,我们除了要考虑房价之外,也要考虑2013年的经济环境与2009年经济环境的区别,考虑地方政府财政状态与以往的区别,考虑地产政策与城镇化结合的问题,所以,2013年的地产政策确实是纠结的。
过去两年的经验是,大的趋势还是要以基本面研究为主,对政策的预测与投机并不会起到关键性的作用,如果看明白这一点,既然我们对2013年的世界经济和中国经济都有信心,何必时不我待。
政策的预期与兑现
就2013年的改革政策节奏而言,我们似乎还无法判断,但有一点是可以基本看清的,当前市场对改革的预期相当强烈,对转型的预期也相当强烈,从这个意义上看,2013年改革及转型政策超预期的概率不大。
而且,政策不能超预期是随着时间的推移而逐渐确认的,因此,市场对周期品的估值提升和对主题类资产的估值提升也是一个渐弱的过程,估值提升是最好赚钱的阶段。这个阶段,一般存在于政策的朦胧之中,所以,也许政策预期在从二中全会到三中全会是渐渐兑现的,这个预期的兑现过程可能是一个超预期与不达预期的检验,2013年就是政策预期的兑现期。而到了2014年,政策进入实施阶段,往往' 业绩的兑现也没那么快。这只是我们的逻辑推导,但他说明一点,政策预期不是支撑行情的根本,因为不会有超预期的政策。
时不我待PK循序渐进
如果单纯看增长与政策,我们得出了2013年的行情时不我待的结论,我们认为2013年是未来3年内机会最确定的年份,而2013年的行情在资本流动和政策角度可能是减弱的,在增长角度虽然是渐强的,但在增长与通胀的组合中,反而前三个季度会更肯定些。从去年12月份以来,市场的确表现出了时不我待的特征,但我们还可以更淡定些,一季度出现库存周期第二底是完全可能的,基本面仍然给了我们重新思考和布局的时间。在我们的逻辑中,我们认为4月份之后一定会出现经济数据的进一步回升,而房地产政策即便出台,也并不会影响房地产投资向整个产业链的延伸。从而2013年虽然是时不我待,但那是一种战略意义上的时不我待,在战术上,周期品的复苏还在延续。
关于周期品复苏延续的问题,分歧目前更多的存在于中国的库存周期,我们在以前的报告中提出,2012年8月份库存周期触底之后,9月至12月已经经历了一次小波段回升。而从2012年12月之后,出现短期的数据波动是符合库存周期规律的,这就是我们提出的库存周期双底论。而这个双底的彻底形成则要观察今年4月份的数据,我们坚信数据回升,所以,也许3月至4月是由空头的时不我待向多头的时不我待转换的过程,震荡难免,但趋势不改。
而到了下半年,我们需要密切关注的是国际复苏的动向,这里,经历长时期调整的大周期品种比如航运,是不是能够触底反弹,都对周期的运动具有指示意义,对于2013年的周期复苏,必须注意的是他不单纯是中国周期的复苏,而是世界性的,如果拘泥于中国的去产能和去库存之争,可能有挂漏的风险。
所以,真的多头要直面中游,直面房地产产业链的复苏,这是2013年的核心。真正的化工品机会,还是要看房地产产业链复苏力度以及美国建筑业周期的复苏力度,所以,中游的行情并未实质性展开。而作为中游的机械等品种的复苏,还要进一步等待产业链的传导。如果我们在下半年能够观察的诸如航运等大周期品种的复苏机会,则说明这有可能是一次内外需共振的周期行情,所以,尽管在战略上我们需要时不我待,但在周期的延展性上还有较长的路径,这还是需要循序渐进的。 (作者系' target='_blank' >中信建投证券分析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