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革的火种总是萌发于边缘地带。资本正在试图颠覆重构一个不那么性感,甚至被很多人误解的行业。
2017年6万亿的健康产业规模中护理服务市场占3750亿,呈每年递增趋势,5年将突破万亿。截止2016年底中国有超2.3亿60岁以上老年人口、4000万失能老人,而与之匹配的,只有350多万护士队伍。这其中,真正供职养老机构、护理机构的只是很小部分。
老龄化的“银色浪潮”来袭,我国已经面临与发达国家同样的老龄化问题,而且还多一个“未富先老”的突出矛盾。我们准备好了吗?
5月10日,在北京国家会议中心举行的,由国家卫生计生委人才中心指导,卫人伟业、国药励展合作组织,护联网承办,清科资本支持下的“2018护理创新发展论坛”上,医疗健康相关专家学者、各国领事馆代表、国内外医疗健康创新企业、医院集团、上市公司、投资公司和医疗机构行业代表数十位嘉宾分享,四大话题共同解构健康产业中的护理价值链。
当你老了,谁来护理?人才是关键
毫无疑问,供给侧改革已然渗透到各行各业,包括医疗大健康产业中的护理领域。
从需求侧看,《中国老龄产业发展报告》指出,2022-2030年,我国60岁以上老人将由2.6亿增长到3.7亿,“空巢老人”占老年人口比例近50%,失能、半失能老人占比达18.3%。老年人群为医疗、护理、康复、生活照料等服务存在庞大的刚性需求。
同时,我们慢性病患者增多,他们的护理康复需求更为迫切。还有生育政策调整带来的妇产、儿童护理服务需求都大幅增加。
而从供给侧看,大多数发达国家护理专业人才占总人口的比重约为5‰,每千人中挪威拥有照护师17.27人,美国和日本分别为9.8人和11.49人,欧盟制定的基本标准为8人以上,而在中国比例极小。350多万的护士群体远远满足不了“老龄化”需求。
“当看到中风的爷爷被绑在床上,护理人员却在外面打电话,我很气愤。”北京一家养老服务有限公司创始人曾在一次采访中告诉投资界,他的爷爷中风后,家中先后换了7位护理人员。“折腾得家人心力交瘁,我发现有专业素养的护理人员数量严重不足,所以萌生了自己做养老事业的想法。”
专业养老护理员数量少、不好找,这似乎已经成为了行业的共识。
国家卫生计健康生委人才中心" 张俊华主任在《中国护理服务人才培养与规划》的主题演讲中提到,越来越多的老年人需要得到专业的、适宜的、便捷价廉的医疗和护理服务,而医养结合护理服务人才培养体系建设非常重要。
创新离不开人才,在护理服务体系中,专业护理资源的提供方包括:护士、护理员、康复技师、健康管理师等,其中:护士是护理服务中最专业的护理资源在护理服务产业链条上承担着护理引领者、辅导者的角色。
护理员介于家政、护工和注册护士之间,护理员是介于临床护理人员和传统的家政照顾之间,要有一些医疗护理和生活护理的知识,而不是简单的做家政,又接受过专门的技能" 操作方面的培养。张主任认为,护理员要掌握专门的知识和实操的技术,在注册护士指导下做很多服务的工作。
他强调,人才培养主要有六个环节,“我们培养人才第一基于需求;第二基于老龄化;第三基于人口总数;第四基于二胎全面放开政策;第五要生得好、生得出孩子又健康,当然还需要一批的人才,有职业的设立,我们的健康产业需要哪些职业来提供服务;第六是各学院教育、继续教育、规范化培训,再加上人才怎么进行考试,合格以后怎么发展、怎么注册,上了岗以后,他的职业定位怎么样,怎么进行激励、鼓励表彰,以及合适的人放在合适的岗位上,这是六个大的环节。”
三大“缺陷”待改变
国家卫生健康委医养结合专家乌丹星博士深度剖析《中国医养产业发展中的护理服务价值》。她一针见血地指出,目前养老机构里的护士来做护理事业,有三个重要缺陷。
第一,“人文”缺陷。“我们的护士对职业要求非常苛刻、严肃认真、一丝不苟,我们特别认同,因为这就是他的职业习惯。当你转到养老以后,养老的基本生活理念是‘我的生活我做主’,它是生活方式而不是以专业技能为核心。如果你不做这样的转变,你会拿技术来压人文,你会拿技术来说事,但是养老真的不是这么回事。养老和医疗和酒店都不一样,它有非常重要自身的一些特征。”
第二,“成本”缺陷。“有很多的护士尤其是高大上的医院挖过来,从来不讲究成本。消毒也好,方方面面的要求非常高,但是各位应该知道当你在公立医院的时候可以不计成本,但是大养老,养老成本是天是命,养老的成本就是它的利润,成本只要加大,运营成本占到百分之七八十已经没有办法活下去了,再加上租金。所以成本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这个时候护士就不能说只负责把事情做到最好,做到极致不考虑成本,养老必须是在考虑成本前提下尽量把事情做好,这是完全不同的概念。”
第三,“运营”缺陷。“我们会干一件事,但是我们不能干10件事,我们在医院都是一人一岗一职,做好自己可以。但是在养老界是一人多岗多职,全能型的是最需要的,而不是单一技能的。这是养老界对高大上医护人才的一些期盼。”
那么在这样一个缺陷下,需要改变,第一个改变观念,技术为大,改变人文为大,医院护理是以规章制度,你所有东西按章去做为准则,按标准去衡量养老产业没有办法这样衡量,它是生活方式,没有办法衡量生活方式。
第二个改变,职业扩容,单纯吃技术饭,在大健康产业肯定不行,我这么高薪聘你,我一定让你接入管理,哪怕是组团管理也是管理,你技术饭的是技能过硬,但是做养老管理是整体达标,哪怕一个楼层一个组团管理是我们这样的行业转到其他方面,必不可少的一部分知识能力和知识技能的爱人。
供求不均下,如何深度挖掘护士专业价值?
在由中国社会福利基金会护爱基金联合护联网发布的中国首版《中国护士群体发展现状调查报告》中提出,“随着护理服务的内涵、外延不断拓展,护理服务需求更加多元化、精细化,护理服务领域逐步从医疗机构向社区和家庭拓展,服务内容从疾病临床治疗向慢病管理、老年护理、长期照护、康复促进、安宁疗护等方面延伸,在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多样化、多层次的健康需求方面,需要更加努力地发挥护士的专业性、积极性;同时,需要积极开拓护士服务半径、培养护士新技能,不断满足新阶段下护理服务的新需求。”
日益增长的护理服务需求,为护理行业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创新护理服务模式会产生怎样的价值?这些价值由哪些机制保障?
新里程医院集团CEO " 林杨林提出,医院多点执业、三级诊疗体系、护理保险推广将为之提供制度、空间和支付等三大保障;医疗和养老机构在认识到护理人员的价值后,应该为护理人员建立三大体系:定位清晰的护理业务体系、独立垂直的护理绩效体系、全面的护理人员发展体系。
护士丰富的临床实践经验是健康管理的基石,护士在健康管理领域有着丰富的职业拓展的空间," 中国人寿投资健康管理和资源整合部负责人何铁强先生分享《健康管理与护理创新——重新定义的价值》,既能做好护士本职内的工作又能做好慢病管理、老年健康、骨科康复等“护士+健康管理”的复合型护理人才正在被护理管理者和市场广泛认知和认可。
与“护士+健康管理”复合型人才创新类似,护士在临床研究中可以担任更多的角色," 药明康德津石医药任科总经理指出,从临床协调研究、药物安全、临床运营、质量保证、数据管理等均可由护士担任,护士在新药临床研究领域中的不可低估的价值。
无论是发展社区和居家护理服务,落实医养结合、安宁疗护以及养老护理服务业,回应不断加剧的老龄化社会问题,护士都是重要的专业服务力量,无论在医院集团、临床研究还是健康管理都担负着重要的职责。
本次活动承办方护联网现有超过60万精准护士人才库,覆盖中国所有城市。护联网创始人兼CEO张雪莉女士认为,当前护理服务需求爆发式增长,但护士群体尚无法对接市场化需求,市场化服务体系和能力尚待大力发展,解决这一问题的本质就是“存量挖掘增量开发”,提升专业价值,满足更多需求,同时护士收入增长。
众所" 周知,中国老年人口规模大,老龄化速度加快,失能老年人规模较大,收入不足以支付护理费用,对外经贸大学保险经济学院于保荣教授指出对于长期照护保险制度设计,核心内容应至少包括:覆盖人群、筹资机制与筹资标准;长期护理服务需求评估标准与评估机制;长期护理制度的待遇享受人群和服务内容;长期护理支付范围、支付标准及支付方式;服务提供体系的能力建设与服务质量管理;长期护理保险及服务的管理与经办六个方面。
看不懂别唱衰!社会资本催生爆发式护理需求
与其他行业相比,养老产业的投资回报率并不高,其回报周期更是长达10-15年。这让很多资本方并不看好养老产业,甚至有人在“唱衰”。但近几年仍有不少的大资本开始布局养老市场。
2013年被专家称为中国的养老产业元年。《中国健康养老产业报告(2016)》显示,2013年以来,各类企业纷纷涉足,从2014年地产、保险、医疗服务、康复辅具等企业的蜂拥而入;到2015年地产、保险、医疗、康护、器械、互联网、大健康等产业链相关企业的群英荟萃;再到近两年国有大型企业和民营企业集团的资本介入与跨界涌入。
地方国企积极探索破解城市养老难题。如上海地产集团与万科、上海中医药大学联合成立了医养服务运营商上海申养公司,提供涵盖居家养老、医养社区养老、照护机构、长者公寓等多种形式的养老服务,并将专业公立医院嵌入养老机构,弥补了医养结合运营短板。
上市房企也将目光锁定到养老板块。绿地控股2017年10月发布康养产业战略规划,计划投资200亿元,2年内在全国开工建设100家康养居酒店,5年内在国内外形成500家连锁,并打通医疗体检、旅居养老、健康保险等健康产业上下游,对优质健康养老资产推进资产证券化。此外,复星等民营资本也开始大举进军养老产业,成立大健康投资和运营平台星健,打造以社区健康服务、专业养老、康复护理为核心的多产品线。
险企在养老产业方面表现的也非常积极,据不完全统计,2013年至2017年间,国家鼓励保险企业参与养老服务产业的政策就有7条。太平人寿自2014年就开始探索养老产业与保险业务的互动模式,推出配套养老保险产品,同期规划建设太平梧桐人家国际健康颐养社区,建立了“保险业务+养老社区”的互动模式。合众人寿则于2016年12月的最后一周斥资2亿元收购了上海长青藤颐养院、南京欢乐时光老年公寓等长三角地区共7所养老院,成为国内首家收购养老院股权的保险公司。
此外,养老产业这块“蛋糕”也吸引了一些财富管理机构。伴随着各路资本的涌入,给养老产业带来了前所未有的生机。
【本文为投资界原创,网页转载须在文首注明来源投资界(微信公众号ID:PEdaily2012)及作者名字。微信转载须在文章评论区联系授权。如不遵守,投资界将向其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