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服热线:18391752892

为什么华为手机越卖越贵?顺水鱼财经

核心摘要:不过“集成零部件”价值进而通过汽车后市场获益,以及集成“技术与功能”通过后项商业运营获益,这两种高端科技消费产品的商业模型都是很清晰的。而两者的根本基础就是产品高端化伴随着“集成化”整合的高端用户体验。 <BR /> 为什么智能手机行业只有苹果和华为手机越卖越贵?高端产品持续溢价的原理是什么?这是两个很值得探讨的问题。 先爆料一个小故事。华为终端高管们在iPhone X发布后3小时就拿到了真机,大家看到iPhone X都非常兴奋,余承
外汇期货股票比特币交易不过“集成零部件”价值进而通过汽车后市场获益,以及集成“技术与功能”通过后项商业运营获益,这两种高端科技消费产品的商业模型都是很清晰的。而两者的根本基础就是产品高端化伴随着“集成化”整合的高端用户体验。

为什么智能手机行业只有苹果和华为手机越卖越贵?高端产品持续溢价的原理是什么?这是两个很值得探讨的问题。

先爆料一个小故事。华为终端高管们在iPhone X发布后3小时就拿到了真机,大家看到iPhone X都非常兴奋,余承东仔细研究了一整天之后信心满满。这些领导们的逻辑很“有趣”,即苹果在全世界范围内开拓了单台售价在8000元人民币以上的智能手机市场,支持了华为下一代手机在更高价格上装入更领先的技术,他们都对领先于苹果发布下一代手机非常有信心。

华为的“工程师思维”就是这样理解智能手机的本质,即智能手机的发展史是一部IT领先技术集成史。为什么手机卖的越来越贵,但是消费者更加趋之若鹜?背后逻辑很简单——智能手机不断集成“值钱的技术”,消灭很多单一的产品形态,形成了用户体验的超高性价比。说白了,真正热爱技术的公司都不太愿意把一个东西越做越便宜,去打价格战,他们希望能集成更多牛逼的技术,更值钱的技术,以此提高产品的性价比。

本文作为“华为近距离”系列第四篇,周掌柜就和大家顺着这个线索探讨一下智能手机是如何集成多种功能,做到赢家通吃的。主要是对比苹果iPhone 3和华为Mate 10系列两个划时代的产品,这两款手机都是在智能手机历史上里程碑式的颠覆了前面的产品形态。算一笔小账,看看高端智能手机到底集成了多少技术?值多少钱?

先来回顾iPhone 3的集成史。最初几代的iPhone主要包括以下几个受追捧的技术集成:

1.随身听功能。当时日本以索尼为代表的消费电子公司可谓如日中天,20世纪90年代的时候,日本的磁带随身听就可以卖到2000多元人民币,放到今天相当于一台低端轿车。后来发展到CD随身听,也一如既往的贵。但苹果iTunes+iPod完美地通过数字音乐的时尚和便携打败了索尼随身听,并将这种模式和音质集成到iPhone 3。粗略统计,当时市场被集成的同品质随身听平均价格大概在1500元人民币左右;

2.游戏机 移动视频。iPhone诞生之前,日本的索尼游戏机是一个完整的游戏生态,基本上游戏发烧友都会配备一台,并且不断的通过买游戏卡持续消费。当时那代人沉迷程度完全不亚于现在玩王者荣耀,花的钱也不少。后来iPhone不但集成了游戏功能,还通过App Store变革了游戏发行和分成体制,彻底颠覆了这个行业。被集成的索尼PS游戏功能价值约2000元人民币;

3.商务通。上面这张看起来有点陈旧和丑陋的图片,就是iPhone诞生之前,功能机时代匹配手机电话功能的PDA。那时候PDA是几乎所有商务人士的标配,当时恒基伟业依靠商务通在几年时间里成为世界第五大智能电脑供应商,销售额达百亿之巨。但是随着智能手机特别是iPhone于2007年的诞生,PDA被彻底消灭,功能完全集成于手机。被集成商务功能的价值约为2000人民币。

4.读书阅读器。虽然iPhone的发布是2007年1月份,而Kindle是2007年11月份发布的,不存在iPhone集成Kindle的假设。不过从具体功能上看,随着智能手机的发展,正在逐渐挤压Kindle纯阅读器的生存空间,智能手机的护眼模式越来越接近于Kindle的阅读体验。被集成电子书商成的价值约在1000元人民币左右。

5.卫星导航。应该说在诺基亚时代,卫星导航在手机上也是存在的,不过应用非常复杂,当时地图也不是很发达。iPhone开始集成了高端的导航功能,并结合导航软件的用户体验,让手机在汽车和户外场景获得了导航设备的基本功能。粗略估计,被集成的卫星导航功能价值在当时约为1000元人民币;

以上早期iPhone3集成的几项技术粗略统计就已经超过7500元人民币,这还不算通过App Store可以免费获得的服务,可以免费听到的音乐,观看的视频,以及社交软件免费提供的多种服务。所以,这确实验证了消费电子进步的行业规律——智能手机是靠“技术集成”,包括“功能集成”,提高解决方案性价比进化的。

下面我们对比看看2017年华为手机在中国发布的Mate 10系列的集成能力,恰巧在苹果发布iPhone3的10周年之后,仔细探究起来,同样具有划时代的震撼效果。

1.智能芯片底层全" 智慧系统。芯片听起来还是挺抽象的,简单来说——就是华为给智能手机加上了“大脑”和“神经网络”。华为Mate 10系列的麒麟970处理器加入了NPU,全称是Neural-network Processing Unit,也就是神经网络处理单元,由此,AI在手机的拍照、通讯、计算等领域都获得了进一步提升。而且麒麟970处理器为华为手机未来从“应用响应式”设备到“服务伴随式”设备的创新提供保障,以后智能手机会像一名贴身助理一样,时刻关注和感知你,并为你提供服务。如果按照AI手机通过几十种智能功能为你提供一个助理的价值计算,一个月300元的兼职助理工资,一年集成价值就是3600元人民币;

2.智能手机、大屏显示器或投影仪平台互通。华为Mate 10系列的手机和电脑互通使用的功能,其实被广泛的忽略和低估了。这个技术虽然并非大的原创性突破,但是华为确实在手机中为用户提供了类似电脑的功能。而且背后隐藏着华为EMUI的一个更战略性的动作,华为研发的“下一代手机”很可能借鉴美国Chrome浏览器的云化思维,将EMUI变成连同多平台的技术标准。那时候,手机的物理形态将发生极大的创新和变化。这个功能如果从替代电脑的角度,就算打一个折扣,应该也值2000元人民币;

3.智能微软翻译系统。之所以说是翻译系统,因为华为翻译功能的实现还不仅仅是通过和微软的合作,也包括Mate 10系列基于人工智能的软硬件结合,EMUI 8.0上可以实现的AI随行翻译可通过NPU加速实现实时文字交互翻译和识图翻译,也可方便地进行面对面的语音翻译。这是一个系统结合的体验,也看得出,华为拥有了人工智能芯片麒麟970之后,反而在应用级智能角度可以广泛和全世界厂商合作。如果对" 汉王科技翻译机2799元的价格,这个功能作价2000元应该没有任何问题;

4.智能徕卡拍照成像系统。华为Mate 10系列在拍照中应用人工智能具体有四项功能,分别是AI场景识别、AI自拍、AI快拍、AI夜拍。最突出的能力是,在自动模式下,Mate 10系列的相机能够识别出13个常用生活场景,包括文字、食物、舞台、蓝天、雪景、海滩、猫、狗、夜景、日出/日落、绿植、花朵、人像。手机在自动识别相关场景后,调试最适合当前场景的拍摄参数,优化最后的成像效果。这个功能完全简化了普通人使用专业相机时不会调节参数的问题,对摄影小白来说非常实用。从徕卡相机发明至今,追求锐利和暗部细节间的平衡一直是其镜头设计的指导思想,这也造就了摄影爱好者口中的“德味”。还有一点与滤镜不同之处在于对黑白传统的承袭和发扬,华为在模组中加入一颗能独立运作的黑白镜头,徕卡研发人员还参与研发了相关算法。如果按照徕卡相机7600-10万以上的价格区间,徕卡品质的智能拍照至少可以估值底价对折3800元人民币;

5.智能“小E”语音交互系统。亚马逊的Echo智能音箱,目前已经拥有了屏幕的互动体验,应该说在家庭场景正在成为一个非常核心的智能产品形态。虽然现在训练的智能还非常少,而且周掌柜对Echo能整合LOT的物联网生态还有极大怀疑,但Echo作为一种产品形态已经体现出了一定的生命力。" 科大讯飞的中文语料库是全世界最发达的,据称有3000多个初级语料库管理人员积累了10年的数据,所以才有了今天的大爆发,那么华为Mate 10系列集成了类似Echo的科大讯飞的语音产品,开发了“小E”智能语音交互系统,对标1600元人民币的亚马逊Echo,这个功能价值至少值1000元。

在此基础上,华为Mate 10系列全球第一款下载速率高达1.2Gbps的4.5G智能手机,支持全球最高的通讯规格,这个技术因为华为通讯网络的经验,独特且独家,目前还无法对其估值。统计一下以上Mate 10系列“最值钱”的5大技术保守估值约为12400元人民币。这个数据还不算4.5G网络独特性,超大容量电池技术突破。从华为Mate 10系列发布价格来看,相比欧洲的699美元(5437元人民币)起,国内只有3899元起。客观讲,虽然Mate 10系列看起来贵,但很有可能是中国“性能价格比”最高的手机!

其实类似的集成思维在高端汽车品牌中同样有类似的展现,2017年中国保险行业协会与中国汽修协会公布第八期汽车零整比数据显示,“零件价格与整车价格比”最高的车型是北京奔驰GLK级,汽车零整比系数为827.58%,相当于零件可买8辆整车;宝马3系和5系系数为500%多;最低的车型为力帆620,汽车零整比系数为155.12%。可见,通过作为消费类产品的汽车行业高端品牌同样是“技术集成+功能集成”。

以上就是周掌柜对比iPhone和华为手机的“IT集成”战略思维,粗略计算的数字可能不太准确,不过“集成零部件”价值进而通过汽车后市场获益,以及集成“技术与功能”通过后项商业运营获益,这两种高端科技消费产品的商业模型都是很清晰的。而两者的根本基础就是产品高端化伴随着“集成化”整合的高端用户体验。

消费者的消费心理本质实际上是非常理性的,本文分享的“集成思维”也是消费者对高端品牌理性思考上感性认知的基础。

可见,站在消费类科技和电子产品食物链最顶端的不是“猎食者”,而是“集成者”!


【本文为合作媒体授权投资界转载,文章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文章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投资界立场,转载请联系原作者及原出处获得授权。有任何疑问都请联系(editor@zero2ipo.com.cn)】
(责任编辑:admin)
下一篇:

4.25黄金多空争夺可双向斩利,周获利4.3万不过尔尔!

上一篇:

3款产品未达最高预期收益率 50款产品到期收益5%以上顺水鱼财经

  • 信息二维码

    手机看新闻

  • 分享到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0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