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移动回归A股市场前唯一的电信概念股,其诱惑力仍在其概念而非企业的真实价值
“传言中买进,证实后卖出”,如此屡屡让投资者得手的坊间信条,在中国电信股的扑朔迷离中却一再失效。即使已进入“电信重组”的倒计时,持续不断的传闻却从未获得过任何证实。通常“传言”兴起时,正是股票 的最高点,买进的命运可想而知。
而行情,
如果传言属实,一个“新联通”将浮出水面,并继续运营有望升级WCDMA网络的G网业务(GSM网络)。流言当日,中国联通(600050)股价立即暴涨,报收于12.83元,涨幅高达7%。颇为戏剧性的是,1月10日收盘后,中国联通随即发表公告,称“并不知悉导致价格及成交量上升的任何原因”,并表示没有任何有关收购和出售资产的消息公布——这是一次主动而暧昧的辟谣。 于是联通的股价再受重挫,那些相信传闻的投机者又一次接受了惨痛的教训。“预测电信重组和发放3G牌照的时间,可能带来的影响就像是试图预测地震震级、时间和震中位置一样”,知名电信咨询分析师邓肯·克拉克(Duncan
Clark)说。 无论如何,电信重组是迟早要发生的事,随着C、G两网各自的归属日渐清晰,它仍是分析师们对联通价值判断的重要依据。另一方面,传闻的消长通常导致联通股价的起伏跌宕过于戏剧性,而且无论重组结果如何,联通都是最终的受益者。它的股价反而不能体现联通的真实价值——也许是时候重新审视联通的基本面了。 常小兵的三年 抛开电信重组的传闻,中国联通价值被“低估”的观点也颇为流行。花旗集团(Citigroup
Inc.)给予中国联通“买进”的评级,并将联通12个月的目标价定位22港元。而摩根大通将联通股票 评级也由“减持”上调至“中性”,同时将目标股价上调至16.50港元。 而解读联通的真实价值,仍需回答一个根本的问题:长期被普遍认为经营状况和管理不善的中国联通,在2004年12月常小兵就任董事长之后,3年之间发生了哪些变化? 毕竟不能忽视,截至2007年12月31日,联通的移动电话用户数已达1.6亿户,其中GSM用户数1.19亿户,CDMA用户数4109.7万户,其中联通CDMA用户净增数在2007年为460.4万户。在全球为数不多的CDMA运营商中,中国联通目前是仅次于美国第二大移动运营商Verizon
Wireless(旗下客户超过6200万)的全球第二大CDMA运营商。 联通近年的业绩增长似乎是“常小兵时代”的注脚。2008年1月31日中国联通发布的公告称:按新会计准则追溯调整后,2007年度预期股东应占净利润将比2006年增长100%以上,即可超过70亿元人民币,而中国联通在2006年全年的纯利润约为37.32亿元人民币。如果不计算2006年7月联通向韩国SK电讯定向发行的可转换公司债券换股权公允值变动损失的金额,联通在2006年的纯利润为61.28亿美元——按此计算,联通2007年的纯利润增长将在20%左右。 这意味着,自常小兵主政联通以来,联通的利润一直保持两位数增长,这不能不说是引人注目的变化。而联通一直亏损的CDMA业务也终于在2006年实现盈利,税前利润10.3亿美元。2007年,联通C、G两网手机总销量为1.47亿部,其中CDMA手机上市
对外界而言,作为联通主帅,51岁的常小兵面目并不清晰。曾担任中国电信副总经理、自曝“加入联通以来一直被重组传闻困扰”的常小兵注定是个低调的人物,几乎从不直接面对公众和媒体。尽管如此,寻找他的施政路线并不困难。
自2005年起,联通的组织结构开始大幅调整。先是成立终端管理中心,又在2006年初将市场部划分为综合市场部和营销业务部。它们旨在加强市场推广与营销的力量,其重点则是常年亏损而又投入甚巨的CDMA业务。联通还在2006年初成立了独资子公司联通华盛,统筹负责联通定制GSM和CDMA手机终端的销售。2007年1月,联通正式推行“两网分营”,它一度再次被外界看作是“联通拆分”的先兆,但在另一个层面上,它的确强化了G网和C网各自的营销力量。
近期推荐:
和讯科技股 新股专题汇总 财报: 指数
全球十大富豪太太榜单(图) 1'>2'>下一页
(责任编辑:雷建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