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商业银行差钱时代的来临
众所" 周知,在金融危机之后的过去十年中,几乎各行各业都属于缺钱状态,谁能够拿到资金估计在各个公司都会将财务总监的职位直接奉上,但是有一个行业基本上是从来不差钱的,这就是商业银行,作为中国金融业的核心与枢纽,商业银行一直是给中国企业进行输血的最主要输血者,再加上中国人长期以来的储蓄习惯,所以商业银行几乎是中国所有行业中最不差钱的了。然而,事情在这新年之际却似乎发生了变化。
根据21世纪经济报道的数据显示,2018年1月,贷款规模或达2.8万亿左右,伴随着贷款需求上升的却是储蓄存款的下降,2017年金融机构新增境内人民币存款13.34万亿,同比少增1.8万亿。特别是,2017年12月人民币存款较11月末减少7749.04亿元,其中,政府存款和非银行金融机构存款均出现较大幅度下降。这意味着,吸储困境已经从存款增速下降升级为存款规模负增长。
而根据中国人民银行提供的数据显示,2017年全年住户部门存款增加4.6万亿元,全年住户部门贷款增加7.13万亿元。也就是说两者之间的差额已经高达了2.53万亿,我们再把时间维度进一步放开,以十年为单位进行统计就会发现,在过去的十年时间中,中国的居民储蓄存款其实并没有太大的变化,一直都在4万亿到5万亿左右波动,可以说处于一个超稳定的结构中。
与此同时,居民的贷款却出现了爆发式增长,从2008年的0.64万亿在十年的时间内暴涨到了2017年底的7.13万亿,十年时间整整上涨了11倍还多,这几乎颠覆了大多数人对中国经济的想象。改革开放四十年来,中国就是一直通过高储蓄、高投资的发展模式,实现了中国经济的跨越式增长,这个的大前提就是中国人极为喜欢的储蓄存款。
如今,储蓄存款这个大地基被动摇了,对于商业银行来说恐怕真的要出大事的了,居高不下的贷款需求与永远不够用的额度,存贷款之间的严重失衡预示着一个银行都没有余粮的差钱时代的来临。
二、银行的危机究竟是怎么产生的?
看到上面的现象和数据相信很多人都是一头雾水,为啥银行都会缺钱,为啥中国人都不存钱了?在中国这个储蓄大国中,中国人爱好储蓄几乎已经成为大多数人的共识,但是这个共识却在无声无息地发生着变化,那么这个变化的根源到底是什么呢?
其实,原因我们也是可以认真分析出来的:
一是房地产正在成为中国家庭资产的主要成分。一说到中国人储蓄少了贷款多了,大家想到的第一个事情是什么?肯定就是房地产了,因为对于大多数中国家庭来说,房子几乎已经成为了中国家庭资产的主要成分,不少中国家庭的资产中一半以上都是来自于房地产,由于房地产是中国现阶段最为大额的居民消费品之一,所以为了买房大多数家庭都会将自己的储蓄存款取出用于支付房子的首付,以及每个月所需要承担的房贷,伴随着这些年房地产市场的突飞猛进,房地产正在成为消耗居民储蓄、增加居民债务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是劳动人口的逐渐减少。中国人最重要的储蓄来源是什么?一般就是劳动性收入,对于大多数老年人来说,其财富创造能力正在减弱,财富的消耗随着医疗、保健支出的增加在不断提升,所以一个国家的劳动力人数的多少将会直接决定一个国家的储蓄水平,从2012年开始,中国的人口刘易斯拐点就被提出出现了,这五年来中国的16-60岁适龄劳动人口下降了几乎1800万,毋庸置疑的是中国恐怕已经进入了劳动力负增长的时代,劳动力的下滑预示着储蓄的人群基数将会进一步下降,对于商业银行来说,即使未来房地产不再成为中国最主要的家庭资产组成成分,存款的下滑也将不可避免。
三是消费升级时代的到来。不得不说,中国人在改革开放的前四十年中的绝大多数都是一种节约型的消费方式,这是因为当时中国的市场供给有限,产品的品质都不是特别高,再加上居民收入不高,所以中国人的消费水平在一个阶段中都处于中低位徘徊,但是截至2017年末,中国居民的短期消费信贷余额已经达到了6.78万亿元,在5年之内上升了3倍多,长期信贷一般是房贷,而短期信贷则是用于直接消费的消费贷居多,我们" 周围借钱或者分期买手机、买汽车、买化妆品或者奢侈品的人是越来越多,一个消费升级的时代已经到来。
四是理财方式的根本性变革。从2013年开始,余额宝的横空出世真正改变了中国人的理财观念,银行存款跑不赢通胀,长期处于负利率的状态,中国人之前是别无他法,但是现在货币基金已经完全秒杀了银行的存款,于是很多人都已经习惯发下工资将工资直接转进货币基金,这个数字多到最后" 马云都不得不将余额宝“限购”了,最近一段时间十点不到余额宝你就已经抢不到了,真是人比人气死人,但是不可否认中国人的理财观已经彻底变革了。
在上面四大因素的影响下,商业银行的黄金时代已经过去了,银行的苦日子估计要来了,但是祸不单行,银行的苦日子同样意味着企业的苦日子,因为企业融资将会更加困难,这一点需要大家关注。
【本文为合作媒体授权投资界转载,文章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文章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投资界立场,转载请联系原作者及原出处获得授权。有任何疑问都请联系(editor@zero2ipo.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