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持续一年的零售大战中,即使最迟钝的人也感受到了这阵风的来临。过去一年中,上百家新零售企业博弈,数千家零售门店倒闭,数以万计的零售企业,以及人数更为广泛的零售公司员工们,正被迫经历大洗牌的生活。这些经历值得被记录。
2017年,是动荡不安、疾步如飞的一年。出走、倒闭、跑路、焦虑、死亡、裁员成了高频词汇,这是贾跃亭最难熬的一年,是创业者最忙的一年,也是零售人最无奈的一年。
为此,我们采访了38位零售老板,从不同角度看零售业的发展。
持久战
干了十多年的零售,李祥福万万没想到零售业要变天了。如果说共享单车改变了人们的出行方式,那么无人便利店则是革了一代零售人的命,这种信号一出来就像一颗定时炸弹放在了零售人的门口。
2017年," 沃尔玛中国门店3个月连关11家门店,玛莎百货全面退出中国," 华润万家18个月来自营门店减少800家,就连19年不关一店的“零售业陆战王”" 大润发也关掉了2个店。收账员惶恐不安,老板们焦虑寻求出路,而这仅仅是个开始。
咖啡陪你的创始人姜勋曾经以为,创业就是带着一帮兄弟以最快的速度攻城略地,但现在,这场战争还没胜利,他却永远离开了。
整个市场弥漫着一股浓重的火药味,“现在生意确实难做了……”李祥福说道。
这位老师傅,在广州待了数十年,曾经打过工、卖过衣服。后来,在市中心的一个小角落就着几平米搞起了士多店,这一做就是十多年。如今却陷于尴尬的境地,生意大不如前,仅靠一包香烟的利润撑起整个店铺。
眼看着铺租、水电煤、人工的成本都在上升,士多店的利润却在下降,李祥福深深叹了口气。想转行不知道能做些什么,继续撑下去只能勉强养活家里人,进退两难。而在中国,还有七百多万像李祥福这样的零售人,正遭遇不同程度的创伤。
在百度搜索上,关于“零售 死亡”的新闻有4450000篇,而“零售 下滑”的新闻则有10400000篇。
资本大战,利益捆绑
2017年,可以说是大步快跑的一年。
共享经济、人工智能、新零售席卷而来,相比前几年的电商O2O,整个市场要变革了。面对这些“风口”,各家投资机构纷纷下注追捧,演绎一场资本大战。
早在无人货架出现不久,“猩便利”便宣布完成超1亿元天使轮融资,由光速中国领投,美团点评创始人张涛、王兴、王慧文等跟投。同一个月内,CityBox、哈米、七只考拉、果小美、友盒等分别完成融资。
“设想一下,早上你去上班没有来得及吃早餐,或者是下午想买个零食下午茶,这时你的办公室里就有一个零食货架,500米外有一家便利店,你会怎么选?”无人货架友盒CEO陈惠鲁觉得,无人货架是零售业的神经末梢,打通了零售业的最后10米。
如果说互联网进入了下半场,那么下半场的揭幕战大概就是新零售挑起的。
参与到这场战斗中的金" 沙江创投创始人" 朱啸虎有些感慨,“我们也一直很焦虑,非常想知道下一个风口在哪里。说实话,今年新零售这么多钱砸进去,但新零售到底能不能成我们还是有很多困惑,到今天为止很多商业模式能不能被证明还有待商榷。”
这家投资机构仅在今年11月入局,就连续投资了三个新零售项目:掌贝、" 饿了么、火星盒子。过去一年,线上流量红利殆尽,020溃不" 成军,无所不能的互联网正遭受困境,机构纷纷转战线下。
华映资本、" 红杉资本、IDG资本、" 创新工场也加入到这场战争中来。据投资界披露,有超过30家VC/PE入局其中,总融资额超过50亿人民币。
资本的加速力量显而易见,10月份时,缤果盒子在全国22个城市已落地了158家店。
关于新零售,猩便利创始人晓村说道:“深耕行业20多年,看到了传统便利店用户信息缺失所带来的一系列滞后和不可持续。对新零售的规划和思考,让我相信技术的结合可以重新为这个行业带来生命力。”
资本布局,巨头入局。在这场战役中,BAT与京东也加入进来,阿里投资银泰、苏宁、盒马鲜生,入股" 三江购物、收购大润发、与百联战略合作;腾讯持股" 永辉超市;百度专注" 百姓网、糯米网的团购;京东投资天天果园、入股永辉超市。
尽管一直专注人工智能领域的百度,也开始布局本地服务一块。
传统零售面临威胁,大型百货公司和超市出现萎缩,这意味着快速、多样、平价的便利店模式异军突起。
传统零售的焦虑
短短三个月,星糖KTV连续拿了3轮融资,数额高达1500万美元,近5个月,果小美已完成超3亿元C轮融资。早在2016年," 阿里巴巴零售平台年度交易额超过3万亿元,超越沃尔玛,成为全国最大零售体。
扩张速度难免让人吃惊。
2017年2月,周辉还没意识到将有一场龙卷风来临,这个经历了40年洗礼的行业像往日一般并无异常。2月21日,一个叫罗安武的人宣布友唱M-bar拿到6000万元的A轮融资,不久,“迷你KTV”如雨后春笋遍地都是。
上百家新零售企业纷纷圈地,获投项目数十个,共享充电宝、共享雨伞、无人便利店、无人货架、共享按摩椅正在逐步改变人们的消费习惯。
在中国10万余家KTV中,占据了4万多家点歌系统,覆盖了百万KTV包房。1996年创立的雷石集团在2017年,因行业痛点+消费升级,孵化了迷你KTV项目哇屋,这家21年的“老公司”也被吹上了风口。
传统企业,也意识到需要做出改变了。华润万家、" 海澜之家、沃尔玛、" 饿了么相继入局新零售,上半年无人自助领域已有几十个项目获得融资,累计融资金额超过30亿人民币。
但周辉不以为然,“" 马云搞的幺蛾子,名声听起来很厉害,其实一点用都没有!”自从无人货架出现,很多办公区都放了零食货架,虽然解决了便利的问题,却也存在隐患。
“现在中国人的素质也不高,就像共享单车,就在我们后巷,堆了一大堆,还有不少人扔进河里面,无人货架没有人看着,很多人就会去偷,中国人的素质还没有达到那么高的水平,能在没有看管的情况下拿,特别是一些烟,那可能一天就白赚了。”
在周辉看来,新零售也就那么一回事。踏踏实实做了几十年的零售业,怎么可能说变天就变天,新零售要想取代传统零售还需要好几十年。但他却没发现,敌人已经提着大刀来到自家门口了。
困顿、迷茫、不解,在周辉身上或多或少能看到老零售人的影子。
同样是传统零售人,17岁那年," 马强只身一人来到广州打拼,没有文化、技术傍身,只好进入一家KTV做服务员,随着升级打怪及资金的积累,马强后来也有了自己的KTV。
但这几年,马强也开始心有余而力不足。有一次,几个顾客过来唱歌,投诉KTV配套陈旧、歌曲太少,不管马强怎么解释,顾客非要投诉,还差点就闹到卫生局。投资成本高、铺租贵、回本慢,让行外的人望而止步。
看着市场接近饱和,生意越来越难做,马强想过转行。但想到一家四口的负担,只能继续熬下去,期待会有转变。
在中国,有很多KTV仍停留在90年代的经营和设施,行业在找寻变化,但方向却存在很多误区。
2007-2008年左右,钱柜朝外店仅跨年夜的单日营收就能达到78万元,周五能实现30万元左右的进账,每月收入能达到500万元以上。但到2013年以后,每月的收入已经降到200万元,此外周五的营收也下降近一半,在15万元左右,客流量只有此前的20%。
这种现象并不少见,每年都有媒体报道零售死亡名单,此外还有很多个体零售店正遭遇灭顶之灾,未被报道出来。
眼看迷你KTV流行起来,马强说道:“这种迷你KTV,只能满足一个人或者两个人去使用,但满足不了一个公司、一群好友去聚会。”确实,与迷你KTV的小年轻群体相比,KTV的消费人群更为广泛,甚至老年人也占据了小半市场。
在中心商场,迷你KTV人流量还是较为可观,但稍微偏一点的地方,人们的消费习惯没有养成。“好像每次路过,都没有看到有什么人在唱,反而经常见到一些小孩子在里面玩。”
在他们看来,新零售与传统零售的战场不同。“马云只是把你不做的那部分生意拿过去做而已。”但即使如此,眼看着新零售在线下战场这块大蛋糕上切了一小口,老零售人多少有些无可奈何。
品牌间的博弈
如果对个体户来说,新零售相当一个炸弹把过去数十年的基业一点点摧毁。那么,老零售品牌面临的则不止这些。
今年3月份开始,沃尔玛开始深陷“关店潮”之中,据不完全统计,2017年上半年连续3个月关闭的门店总数达到了11家。而2017年上半年关店总数已经创6年来新高!
这个拥有57年历史的连锁企业,在不断“失血”。即使是规模最大、业务足够稳定的品牌,也在不断收缩。
以快消品B2B平台起家的爱便利,由于B2B品牌长期无法自我造血,面临淘汰的境况。爱便利不得不调整盈利模式,通过收缩B2B业务来主打紧密型加盟的连锁便利店品牌,部分直属分公司暂停。
香港零售巨头莎莎进军大陆市场,由于水土不服,亏损不断加剧,集团净利润为3.27亿港元,同比下降14.8%,净利润已经跌回十年前。
云南商超巨头昆百大,因为转型受挫,投资失败,2017年上半年营业收入6.33亿元,同比下降40.88%,净利润2548.73万元,下降29.96%。
为了缩减成本,美国百货巨头Sears宣布裁员400人,精简组织架构。同时,将原有180家关店店铺扩大到246家。
过去一年,停业百货涵盖租赁的、自持的,一二线、三四线城市,外资、国企、民营,营业十多年的老店、开业不久的新店等多个类别,无一幸免。
关店、调整,是这几年零售业的核心关键词。
无可奈何,零售巨头也开始想办法生存下去。
为了应对冲击,华润万家入局新零售,复制“超市+餐饮”模式,旗下的Ole’在一定程度上填补了国内高端精品超市的市场空白。
腾讯入股永辉旗下生鲜超市超级物种,沃尔玛、京东到家与京东合作,海澜之家入局阿里,为无人试衣间打基础。百联、三江、银泰、盒马鲜生被" 阿里巴巴收购。面对用户消费习惯的改变,这些零售人紧紧握住手中仅剩不多的筹码。
在按摩椅行业做了8年的林小芳,见证了行业的起起落落。
“我们这一带零售按摩产品的还是比较多的,一般都出现在那些比较高端的商场,不管是我们的牌子还是其他牌子。”
2017年,共享按摩椅的出现降低了人们的消费门槛。以摩摩哒为首,一二线城市覆盖率就高达80%。
在日本,按摩椅的普及率达到 20%,但国内则不到 1%,“就像日本和香港,平均5个人就会有一台机器,不像广州,10个人不知道有没有1个人有,按摩椅这个市场还是很大的。”林小芳说道。
共享按摩椅品牌竞争力弱,但按摩椅行业却是个以品牌为基准的大市场。林小芳透露,在按摩椅行业,高低端市场分界特别明显。高端是以荣泰、奥佳华、傲胜为首的大品牌,低端则是差异化程度不高,各家市占率和知名度较低的牌子。
“我们的竞争力,是品牌和品牌之间的竞争力,这些年按摩椅的品牌,有很多迅速崛起,也有很多迅速倒闭,按摩椅品牌产生的速度,是比较快一点,但很多也是比较快倒下去的。”林小芳无奈道。
品牌间的博弈从未停止过,近年来由于产品更新换代较慢,缺少主打产品,按摩椅品牌“傲胜”营收呈下滑态势,过去的巨头老大也面临随时被革命的危险。
夫妻店何去何从
2014年,黄杰辞掉了做技术的工作,开起了小便利店。
“当时市场有点热,资金也可以,一直以来深挖的行业恰好迎来了风口。”黄杰现在回忆起那段日子,仍然掩饰不了眉眼间的得意。
那时的大润发、沃尔玛、家乐福、永辉、银泰、天虹、大商、三江是商超巨头,市场繁荣的时候营业额高涨,不管是小卖部还是老式便利店都存在刚需。
但近几年的发展,已经磨灭了它的光芒。
在中国,有七百多万家夫妻店,靠着微薄的利润维生。毕业之后,黄杰来到一家小公司做编程,但长期的加班熬夜让他实在扛不住。看着近几年,便利店生意火爆,黄杰便拿着积攒的十多万块在自家小区开了家便利店。
装修店面、商品选购、陈列规划、仓库管理,黄杰没想到一家20平米的便利店需要做这么多事情。开店早期,借着促销活动还有不少人过来消费。但由于缺乏经营经验,再加上小区消费群体有限,生意每况愈下。
仅靠着老熟客帮衬,并不能维持盈利。“利润以卖烟为主,不靠零食、食品、饮料赚钱,它们的利润率没那么高。其实我们做的还是熟人经济,小区不少人下来买点东西,都是熟客了,有时候他们会跟我吐槽一下,说一下生活上的事情,算是情感上的归宿。”
这种熟人经济在夫妻店很常见,靠有限的群体消费维持生活。因为没有进行过体系培训,缺乏系统化管理,盲目进货,店铺肆意发展,市场一片混乱。
当然,也有另外一种结果。
靠着自己摸索,在便利店待了十多年的章先生,发现行业存在的问题后,选择加盟罗森便利店。有统计显示,罗森便利店加盟者中,70%的人是赚钱的,20%属于不赚不赔,而剩下的10%是赔钱的。由此推算,一个“新手”加盟一家成熟的便利店品牌,至少有七成的把握是能赚钱的。
但也并非如此,何况赚的还是辛苦钱。
加盟罗森后,54岁的章先生从过去的吊儿郎当到真正投身便利店。先是修正前一天的订货,根据货架上的商品存量对订单进行调整。然后是跟店员一起进行上货、陈列以及开业前的准备。等到八点钟的时候,便利店做好准备迎接第一波客人。
“坦率来讲,便利店是赚钱的,但这是一个细水长流的过程,赚的是辛苦钱。一家店一年抛去房租、水电费以及人员工资,剩余10万-20万元,大致与上海的一个普通白领收入相当。这其实也就是店主自己的工钱”。章先生说道。
这个还是可观的收益,像普通小店每个月可能就近6000的净收入,有时候甚至更少。
毕竟在中国,像章先生这样的加盟者还不是很多,更多的是不知外界变化,低着头卖东西的小老板们。
谈起对夫妻店的印象,一位网友在知乎上说道:
“传统便利店给我的印象就是,夫妻店为主,老板爱理不理。店内昏暗,货品摆放混乱,标价不明,找个东西要找很久,问什么态度也一般。吃的东西更不敢买了,落满灰尘,也不知道是哪年生产的,在不在保质期。”
这确实是夫妻店的最大隐患,由于缺乏系统的培训管理,他们多数只想着悠哉悠哉的挣点小钱过日子。
眼看着便利店在不断升级,这群老板们不知所措却又安于眼前。或许,他们还抱着一点侥幸,同时又想再抗争一下,毕竟做了那么多年的零售怎么可能说倒就倒。
不远的前方
资本乱战、品牌博弈、零售人焦虑,战役远远没有结束,但一代零售人的时代过去了。
尽管新零售还需要时间去验证,但它无疑向老零售人发出了一个信号,零售不变则亡。
未来的零售会愈加分化,生意也不再一家独大,很多小品牌也有机会争夺大市场。我们不去评判对错,但希望通过这个市场去思考零售人的下半场。
零售业不会倒,变的是业态,有的人跟上去了,有的人摔倒了,还有的人在犹豫要不要跟上去。
进入任" 何一个新行业,你都必须要有声音,表现出你的强势,在竞争者还未出现的时候,跑得快一点,再快一点。因为,资本只会向头部聚集。
而那些迟迟不做出改变的老零售人,面临的绝不止这些。
【本文为合作媒体授权投资界转载,文章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文章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投资界立场,转载请联系原作者及原出处获得授权。有任何疑问都请联系(editor@zero2ipo.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