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家同时被神化和妖魔化的公司。
在被神化的故事版本中,PPG这家三年前还不存在的服装直销公司被描绘为所有创业者的完美梦想。从天才创始人发现蓝海到年收入超过10亿元人民币,该公司仅用两年时间就轻而易举地甩开所有竞争对手,甚至连行情,
而在被妖魔化的故事版本中,PPG的成功故事则是一座沙滩城堡。对PPG的服装质量,始终有着若隐若现的质疑,近期甚至在一些媒体上有传言称数千万美元的风险投资已在PPG激进的市场策略下被挥霍一空。该公司已经濒临倒闭,所谓的IPO上市
在深思熟虑之后,PPG创始人、CEO李亮(David Lee)决定打破长时间的沉默,在2月21日下午接受了《财经时报》的采访。
资金链传言
“资金链断裂?太荒唐了。”在听到这个消息时,李亮毫不掩饰他的不屑。
为了证实他的说法,李亮向《财经时报》透露了一个此前未曾公开的消息——PPG在去年第四季度曾获得PE(私人股权投资)三山投资公司的投资,而在此后不久PPG“资金链断裂”的传言则甚嚣尘上。
“我们去年的确有向PPG投资。至于规模,我只能说是数千万美元。”身在香港的三山投资公司副总裁温智敏在电话中确认道。三山投资是由朱镕基的得意弟子前香港中银国际总裁李山、前高盛全球总裁约翰·桑顿(John Thornton)及另一位曾在高盛任职的美国金融家郑凯文(Kevin Czinger)共同创建的私人股权投资基金。
随后记者又向PPG的另一股东、风投机构KPCB的中国董事吴运龙求证,他也立刻证实了此事。
在李亮的商业逻辑里,PPG的成功的外因被分解为中国“世界工厂”的地位和巨大的人口红利两大因素,而PPG的未来亦必将建立在这两大基石之上。
颠覆者
在上海和北京这样的大城市里,PPG已成为一个家喻户晓的服装品牌。
与在全国拥有超过1500家实体终端的雅戈尔等传统服装品牌不同的是,PPG从未开设一家实体店,也没有在任何商场中拥有实体柜台。
但这并没有妨碍这个新品牌在各大城市中迅速蔓延开来。通过在各个地方电视台、平面媒体、楼宇LCD乃至互联网上的广告轰炸,PPG迅速在衬衫市场上开辟了滩头阵地,并在短短两年之内就站稳了脚跟。
如果说在2006年,PPG还是以一个挑战者的身份活跃于舞台上的话,那它2007年的业绩则足以让任何一家传统服装业巨头汗颜。
“根据我们获得的数字,PPG2007年的衬衫销量已经超过雅戈尔了。”李亮说道。
事实上从出现在人们视野中的第一天起,PPG这家典型的“轻公司”就不断被人们与行情,
这样极端的“轻重”对比显然极富视觉冲击力。作为一家年销售额约10亿元人民币、利润率5%左右的传统的服装企业,雅戈尔的触角触及到了产业链的每一个环节。从棉田到棉纺厂、印染厂、制造厂、物流中心乃至销售终端,雅戈尔通过其对产业链的绝对力控制来极度压缩成本并攫取利润。
近期推荐:
和讯科技股 新股专题汇总 财报: 指数
全球十大富豪太太榜单(图) 1'>2'>下一页
(责任编辑:雷建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