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服热线:18391752892

人民币升值加速 理财策略宜“微调”顺水鱼财经

核心摘要: 进入8月以来,人民币的升值幅度出现再度“加速”的态势。统计显示,2011年以来,按中间价计算,截至8月31日,人民币今年升幅为3.56%。8月份人民币升值幅度已达0.89%,远超前两月0.23%和0.42%的升幅。 面对不断升值的人民币,理财专家指出,目前手头持有部分外汇币种的投资者的财务规划需要进行一定的调整。而合理布局手头的各币种资产,需重点从两个角度来调配。 外币资产“区别对待”
外汇期货股票比特币交易

进入8月以来,人民币的升值幅度出现再度“加速”的态势。统计" 数据显示,2011年以来,按中间价计算,截至8月31日,人民币今年升幅为3.56%。8月份人民币升值幅度已达0.89%,远超前两月0.23%和0.42%的升幅。

面对不断升值的人民币,理财专家指出,目前手头持有部分外汇币种的投资者的财务规划需要进行一定的调整。而合理布局手头的各币种资产,需重点从两个角度来调配。

外币资产“区别对待”

虽然人民币升值速度加快,但是对于手头的外汇资产,外汇理财专家依然建议投资者要区别对待。

“人民币升值主要是针对" 美元而言,事实上并非所有币种都会在这个过程中贬值,所以投资者需要视手头的外汇币种的强势与否来决定它们的去留。”" 招商银行(" 600036," 股吧)上海分行外汇分析师赵蔚建议。在她看来,由于在人民币的升值过程中,主要对应的是美元的贬值,故而建议投资者美元最好进行结汇。“虽然人民币对内而言,在较大的通胀压力下面临一定的贬值风险,但是相对于美元而言,却是很坚挺的。所以除了有移民、留学或旅游需求的那部分头寸,我建议手头持有大量美元投资者及时结汇。”

那么其他的币种是否也需要结汇?赵蔚的建议是,从各币种近几年的走势来看,在目前适当持有" 澳元是明智之举。

从目前的银行外币理财产品的收益率来看,澳元理财产品的收益率是外币理财产品中收益相对较高的。今年以来,澳元理财产品的收益率一直居高不下,年化收益率通常都能达到6%以上甚至更高。而近期部分外资银行的外币存款利率也因揽存需求的影响而水涨船高,部分币种一年期存款利率甚至高过中资银行一年期理财产品的收益率。比如某外资银行近期在一个网站打出的优惠利率广告上就显示,其澳元一年期定期存款利率最高可达7.4%。

当然,建议持有澳元的原因不仅仅是因为相关的理财产品的收益率较高。赵蔚表示:“从2003年至今,澳元的总体走势非常强势。虽然在2008年金融危机的时候,澳元曾经在短短几个月的时间里大跌约40%,但到了2009年,澳元仍重回强势。”赵蔚进一步分析指出,从目前的经济状况来看,“澳大利亚的经济恢复还不错,且澳元还有矿产资源的支撑。所以投资者持有澳元,可谓即赚" 汇率,又赚利息。”

故而她也建议,那些仍想持有外币的投资者,或可逢低换一些澳元,以便长期持有。

善用本币理财品种

在人民币升值的大背景下,用本币进行理财,是最直接的“钱途”。受益于人民币升值,按照目前业内估算的人民币年均升值5%—6%,用人民币理财除了可以享受本身获得的收益外,还可以获得升值带来的附加收益。这种双重的收益优势是用其他币种理财所无法达到的。

“从目前的投资环境来看,股市的持续震荡和政府对楼市的调控,使得眼下的银行理财产品成为较适合投资者进行本币理财的投资品种。”普益财富研究员方瑞建议,“一方面,人民币理财产品相对而言比较稳健,另一方面,人民币理财产品目前的收益率不错,是资产配置的有效途径。”

根据普益财富的最新统计数据,在刚过去的一周里,共有427款银行理财产品到期。这427款产品中有274款公布了到期收益率,且均实现了最高预期收益率。其中" 中国银行(" 601988," 股吧)发行的两款挂钩汇率的人民币和美元结构性产品,分别实现了预期最高收益率7.00%和4.50%。“目前的银行理财产品的投资对象多为债券货币市场工具类、信贷类金融工具,因为这些投资对象均为稳健型资产,投资风险较低,所以相关理财产品到期获得预期最高收益的可能性也较大。”方瑞表示,在近期的统计中他们发现,银行理财产品的预期收益率尽管没有6月底时那么“疯狂”,但“投资期限为1个月的产品,年化收益率仍在4.5%—4.5%的水平。对于投资者而言,仍适合当作资金在股市震荡期的避险品种。”

至于QDII产品,人民币升值,对其则造成了“利空”。某商业银行资深理财师表示:“人民币升值,由于有汇兑损失,那就或多或少会侵占QDII的投资收益。而且当前全球经济复苏前景不明,QDII仍有一定风险,建议投资者规避。”

下一篇:

4.25黄金多空争夺可双向斩利,周获利4.3万不过尔尔!

上一篇:

券商重金回收理财产品纸质合同顺水鱼财经

  • 信息二维码

    手机看新闻

  • 分享到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0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