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四' 创业板指数冲高回落以及主板指数异军突起,一度令市场憧憬大小盘风格转换即将展开;随后两个交易日,主板指数虽继续拉升,蓝筹股整体也出现一定幅度上涨,但创业板指数却如脱缰野马,继续强势刷新反弹新高。很显然,大小盘之间的风格转换初战未捷,昨日蓝筹股整体出现冲高回落走势。
分析人士指出,宏观经济复苏疲弱、新兴行业景气度高以及成长预期待验证共同决定了目前市场资金对成长股群体的高度偏好,至少前两大预期仍将较确定地支撑成长股' 行情,只是所谓的成长预期还存在被验伪的可能。在' 中报披露大幕开启之前,个股' 业绩增长的成色很难被正式验伪,因此现阶段风格转换还较难成行。
“牵绊”之一:
宏观面疲软 蓝筹难现升机
二季度经济再度回到弱复苏通道中。分析人士指出,二季度经济增速预期存在继续下调的风险,未来1-2个月将验证库存周期能否见底,在此之前,市场并不具备趋势性上涨基础,蓝筹股整体也缺乏上攻空间。
众所周知,价格是需求强弱波动的直观表现。4月PPI同比增速仅为-2.6%,远低于此前市场一致预期的-1.9%,这进一步验证了今年春节后开工滞后且旺季恢复力度不足。不仅如此,最新公布的4月制造业PMI逆季节出现回落,也表明实体经济内生需求动力疲弱,未来“量”、“价”齐跌的可能性仍较大,这将难以支撑盈利持续恢复。不过,4月工业增加值' 数据还是出现了一定幅度反弹。4月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9.3%,环比上升0.4个百分点。分析人士指出,尽管4月工业增加值环比数值刷新了去年12月复苏以来环比高点,但鉴于其本身存在报复性反弹的需求,因而除非出现大规模外生刺激,否则4月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速将成为本轮复苏高点,接下来5、6月份向下的压力将较大,二季度末经济去库存的压力很可能会重新出现。
应该说,当前市场正逐步从“政策市”过渡到“经济市”,接下来的经济走势才是决定指数运行方向的重要变量。目前来看,在地产调控政策持续不放松的背景下,管理层对经济主动减速进而为转型创造空间的认知已逐步达成共识,短期来看,大规模刺激政策或就此退出历史舞台,因而市场不大可能会出现趋势性上涨行情。
在此背景下,与经济周期敏感度极高的周期板块,后续仍将受制于整体经济的复苏乏力,因而其盈利改善空间将有限;即便周期股出现反弹,或许只能定性为昙花一现的“超跌反弹”,因此市场风格很难由小向大真正切换。
“牵绊”之二:
行业景气不一 “新兴”专享红利
目前来看,与经济周期敏感度极高的周期行业(上游及中游)基本面很难出现显著改善;而那些新兴行业,一方面受经济周期的影响小,另一方面契合经济转型特质,因而能维持较高的景气度,往往成为牛股集散地。短期来看,这种行业之间的分化格局依然存在,新兴行业的结构潮或贯穿整个震荡市,因而市场风格暂时还是会更多青睐“小”及“新”。
其实,早在“' 十二五”规划出炉之际,市场就对兼具转型特色的几大新兴行业憧憬无限,包括节能环保、智慧城市、智能交通、信息安全及医疗保健等。如今半年多时间过去,市场表现也在不断验证此前的中期逻辑,即“小行业”中的“大公司”往往更符合未来经济转型的方向,更容易受到活跃资金的青睐。
统计显示,目前市场涌现的牛股主要从五大行业中诞生:节能环保及安全、消费电子、' howImage('stock','2_300336',this,event,'1770') 新文化(' 300336,' 股吧)、医疗保健以及智慧城市,基本上是清一色的转型红利受益者。这五大高景气行业只是大方向,有很多都是细分的子行业方向。如智慧城市包含基础硬件、物联网、智能交通、信息安全、移动支付等相关行业概念。
分析人士指出,这些备受追捧的新兴行业,有些是基于政策层面的持续扶持,有些则是受终端需求旺盛的带动,如苹果、三星等智能手机全球热销所带来的触摸屏热潮等。整体来看,这类高景气度行业的基本面并未发生变化,接下来仍将享受政策的扶持以及所谓的转型红利,因而将持续吸引活跃资金的关注。而传统行业,尤其是产能严重过剩的行业,已基本上被投资者打入“冷宫”,很难吸引资金进驻。从这个角度而言,市场风格很难向传统板块转变。
“牵绊”之三:
“成长”享受溢价 验伪尚需时日
今年以来,成长股行情愈演愈烈。其中,头顶高成长光环的创业板指数更是在近日短暂休整后,再度刷新反弹新高。分析人士指出,市场给予成长股的溢价正趋极致,尽管其中的泡沫不言而喻,但在群体疯狂之时,泡沫的破灭不可能一蹴而就,期间泡沫的持续时间或超出市场预期。
一方面,在整体市场盈利状况不佳的背景下,具备高成长性的' 个股属于市场中的稀缺资源,理应享受一定估值溢价,某种程度上资金抱团这类成长股也是震荡市变防御为进攻的一种手段。另一方面,这类成长股多数属于细分行业中的“大公司”,本身就兼具抵御经济周期及契合经济转型的特质,因而很大程度上吸引了资金的疯狂抱团。某种程度上看,除非出现重大的利空事件,比如' 中报披露验证成长股业绩“水分”极大,否则这种高度抱团的牛股很难坠落神坛,至少在未来1-2个月,这种追涨成长股的热情不会立刻消失。
当前的成长盛宴,不仅仅是“成长”所致,还有想象空间和事件冲击的因素。这期间,传统的估值体系是否适用于这类' 股票 仍是疑问。类似' howImage('stock','2_300027',this,event,'1770') 华谊兄弟(' 300027,' 股吧)、' howImage('stock','2_300070',this,event,'1770') 碧水源(' 300070,' 股吧)、' howImage('stock','2_300104',this,event,'1770') 乐视网(' 300104,' 股吧)、' howImage('stock','2_300288',this,event,'1770') 朗玛信息(' 300288,' 股吧)、' howImage('stock','2_300315',this,event,'1770') 掌趣科技(' 300315,' 股吧)等这样的“牛股”,如果拿传统的估值体系去评判的话,其“高估值”早就应该让资金望而却步了,但资金仍在“高位”接筹,甚至不乏机构投资者,这或许就是成长盛宴趋于极致的表现。
需要指出的是,泡沫不可能永远持续下去,中报披露很可能就成为验伪成长股的第一道检验窗口。毕竟,当前的“成长”盛宴很大程度上超出了个股基本面的实际情况,未来“成长股”利润增速不及市场预期的概率并不能排除。比如说,今年一季度创业板的净利润情况就不及主板市场,如果接下来创业板的盈利回升幅度依然弱于主板市场,则大部分成长股的成色将接受检验,所谓的成长盛宴将进入大浪淘沙阶段,届时市场才有可能在下跌中实现大小盘之间的风格转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