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言:在本栏前期文章《盈利能力、成长性与内在价值》一文中,作者曾探讨了盈利能力与" 股票 内在价值的关系。“只有高盈利能力的企业才能通过持续经营活动为其股东创造价值,盈利能力低下的企业则是股东价值的毁灭者。”但作者并没有完全否定低盈利能力的企业的价值,作者认为低盈利能力的企业并非一无是处,一个盈利能力低下甚至长期亏损的企业,即使股票 市值远低于估算的清算价值,在持续经营情况下,其股票 价格并不必然向清算价值回归。
因为清算价值估值的前提是假定对企业资产进行清算,而通常这样的情形下并不会发生。只有发生特定的两种情形之一或两者同时发生时,其价格才可能向价值回归,使投资者从中受益。
而这两种情况分别是:1、有外部投资者介入,推动其大量变现低效资产、改善" 财务状况;2、企业的盈利能力得到显着提升。
低盈利能力的企业无论成长与否,由于不能通过持续经营活动为其股东创造价值,在成熟资本市场,其股价往往远低于账面净资产。在上世纪30年代大萧条及其后相当长时间内," 美国股市很多股票 的价格甚至远低于" 格雷厄姆所称的净流动资产。
基于当时" 美国股市的市场状况,格雷厄姆提出了一套低估值股票 的10条标准,只要符合10条标准中的7条,就是价值被低估且有相当安全边际的股票 。在其10条标准中,有5条是涉及资产价值的定量标准:
股价应该低于每股有形账面资产价值的2/3;
股价应该低于净流动资产或快速变现、净清算价值(net quick liquidation value)的2/3;这一数字是指流动资产减全部负债,固定资产不包括在内;
公司的总负债低于有形资产账面价值;
流动比率(流动资产除以流动负债)应该大于等于2;
公司的总负债不超过快速变现、净清算价值的2倍。
格雷厄姆之所以关注净流动资产,是由于其易于变现,而固定资产在清算时可能一文不值。
案例1:格雷厄姆投资北方石油管道公司
一个较为典型的实例是,格雷厄姆分析发现,一家石油运输上市公司——北方石油管道公司除了油管资产以外,还拥有一个每股价值为95 美元的铁路债券组合,而它的股票 却只有65美元的市价。格雷厄姆买入该公司股票 ,并且建议公司把持有的债券卖掉,但遭到管理层的拒绝。
后来格雷厄姆发动了一场争夺代表权的战争,最终北方石油管道公司屈服,清算了债券,并且支付了70 美元/股的红利。
案例2:" 巴菲特对Dempster Mill公司的投资
巴菲特早期投资生涯中,也忠实地遵循着格雷厄姆的投资原则。
1961~1963年致合伙人的信中,巴菲特介绍了对一家农场机械公司(Dempster Mill)的投资情况。
巴菲特于1956年开始买入Dempster Mill公司的股票 ,当时其股价为18美元,而每股的净资产为72美元,每股净流动资产为50美元。
该公司主要生产农场机械,面临的问题是盈利能力低、管理糟糕、库存高、存货周转率低、销售" 业绩停滞不前,股价表现低迷。
在1956~1961年间,巴菲特持续买入该公司的股票 直到持股量上升至70%。在控股该公司后,1962年4 月,巴菲特聘请Harry Bottle为总裁。在Harry的帮助下,公司情况有了很大起色。从巴菲特致合伙人的信中有关Dempster公司财务" 数据(详见附表)来看,Harry主要做了两件事:
其一、资产处置、变现。公司滞销的存货、闲置的固定资产被大量处置、变现,其存货账面金额由1961年10月末的420.3万美元下降至1963年6月末的97.7万美元;由此产生的现金流一方面用于清偿债务,其负债由1961年10月末的231.8万美元下降至1963年6月末的51万美元。另一方面,巴菲特将该公司多余的现金用于购买低估值的有价证券,1963年6月末,该公司有价证券账面金额177.2万美元、市场价值202.9万美元(增值部分未反映在账面上),折合每股32.65美元。
其二、提高盈利能力。Dempster在1962年亏损、净资产下降,主要是由于处置、核销了部分不良资产。1963年上半年盈利能力得到明显改善,净资产也由407.7万美元上升至459万美元。
在Harry的管理下,Dempster公司的财务状况得到明显改善,盈利能力得到提高,巴菲特在1963年底以平均每股80美元的价格出售了该公司的股权。
巴菲特在取得Dempster公司控制权后,对该公司管理层进行了调整,将公司大量低效、闲置资产进行了处置、变现,实际上,是将该公司部分资产进行清算的过程。
上述案例揭示了传统价值型投资的一些特点:
1、估值基于账面资产的清算价值、且有足够的安全边际
北方石油管道公司拥有一个每股价值为95美元的铁路债券组合,易于变现,而它的股票 却只有65美元的市价;债券组合变现并派发现金红利后,足以让投资人收回投资成本。
Dempster Mill公司的股票 每股净资产为72美元,每股净流动资产为50美元,股价为18美元;巴菲特入主该公司后,对部分资产进行处置、变现,并清偿债务后,利用多余的现金构建了一个每股30多美元的证券组合。
2、控制权之争
获取被投资公司的控制权,是实现投资收益的关键。
格雷厄姆最初建议北方石油管道公司出售其持有的债券,但遭到管理层的拒绝;其后,在联合了其他中小投资者、入选董事会后,才迫使公司管理层接受了建议,出售债券、大额分红。
巴菲特于1956年开始买入Dempster Mill公司的股票 ,由于该公司盈利能力低下、管理糟糕,在此后长达5年时间里,该公司财务状况并无改善;直到1961年8月,巴菲特成了控股股东,更换公司总裁,对该公司低效、闲置资产进行处置、变现后,其财务状况才出现明显改善,盈利能力也相应提高,使得巴菲特能以每股80美元的价格出售其股票 。
3、被投资公司股权相对分散
两家公司大股东的持股比例较低、股权较为分散,外部投资者可以通过争取股东投票代表权或者直接通过收购,进入公司董事会,从而改变了公司的经营方针和政策,盘活了存量资产,实现了投资收益。
由于这种类型公司的盈利能力低,估值是基于清算价值而不是经营价值,其清算价值不会随时间的流逝而增长,因此,股票 持有的时间越长,投资收益率越低。
假设一个公司的清算价值为每股20元,股价为10元,如果一年内得以清算、收回投资,那么其年投资收益率为100%,是一项很有吸引力的投资;如果需要10年时间,则10年的累计收益率为100%、年化收益率仅为7%,只是一项较为平庸的投资。
综合上述分析,一个盈利能力低下甚至长期亏损的企业,即使股票 市值远低于估算的清算价值,在持续经营情况下,其股票 价格并不必然向清算价值回归。因为清算价值估值的前提是假定对企业资产进行清算,而通常在这样的情形下并不会发生。只有发生下述两种情形之一或两者同时发生时,其价格才可能向其价值回归,使投资者从中受益:
1)有外部投资者介入,推动其大量变现低效资产、改善财务状况;
2)企业的盈利能力得到显着提升。
1975年格雷厄姆在一次演讲中谈及其廉价股" 投资策略时表示,投资者应构建一个由30只符合廉价股标准的股票 组成的投资组合,以分散风险,单" 个股票 的盈利目标设定为50%,如果股票 在两年内未达到50%的盈利目标,则应以市价卖出。
需要特别说明的是,格雷厄姆主要采取基于公司资产价值分析的策略,与其所处的时代有关,1929年爆发的经济危机以及随之而来的大萧条造成了许多股票 以远低于资产价值的价格在市场中进行交易。
随之而来的问题是,当越来越多的投资者采用这种寻找廉价股的投资策略后,符合其条件的、可供投资者选择的这类低估值股票 也越来越少。这或许也是巴菲特60年代后期开始注重企业盈利能力和成长性的一个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