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事实上,世界经济现在总体也是呈现这样一个特征,由于经济不景气,连著名的跨国公司如摩托罗拉都被合并,危机由弱到强,逐步升级,弱者不断倒下。比如欧洲先是希腊倒下,接着稍弱的意大利、西班牙也岌岌可危,连强国法国也被降级,只有最强的德国还撑得住。
但越是在这样的时刻,无论是企业,还是个人越要积谷防饥,越要存钱,不可轻易投资。
叶檀对当前通货膨胀问题比较担心,目前,全球各国' target='_blank' >央行都处于量化宽松时期。通胀严重时期,投资者到中国西部以及非洲等地圈钱圈地,寻找投资机会是比较明智的选择。
的确,现在各国都在印钞,但只是应付危机一时之举,决不是长久之策。因为从这几年结果看,印钞票说白了就是让钱不值钱,也改变不了生产过剩的事实。而印钞的结果,反而使人产生存钱不如花钱、花钱不如借钱等错觉。比如最近温州跑路的信泰公司胡福林,本来是当地最大眼镜老板之一。如果守住本业就完全可以稳定发展。他非要大举进入的光伏新能源产业,不惜代价借款投资,而新能源也并非遍地黄金,仅在美国,过去一年内就有20%的光伏企业停产或破产。胡福林资金链断裂连自己多年的基业也赔进去。
通胀对企业有害,对普通大众危害更大,且不说物价低收入的人觉得物价上涨会造成损失,更具危害也使人产生存钱不如花钱的危机感,而在经济危机时,本来很多企业裁员,失业人数多,工作难找。如果一个人有现金不论是自己的,还是政府救助的,在失业时都支撑一段。如果觉得现金都是烫手山芋,要马上花掉,他们又不懂得如何保值,本来就失业的人很可能陷入绝望情绪,会引发很大的社会问题。因此就连经济最强的美国都不推出QE3了,而广大发展中国家它们的弱势群体更多,一直是把防通胀作为经济的大事来抓。
因此这次通胀自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虽然持续已久,但现在已经是强弩之末了。而且退一万步说,就算因为通货膨胀造成损失,但这种损失还是有限的,而如果去投资风险更大,因为经济紧缩时,经济危机就象饥荒灾难在各地都有普遍性,各公司都在拼命压低成本,维持住自己的地盘,如果去别人的地方去分一杯羹比平常更加困难,弄不好血本无归。(《天下公司》经济之声评论员:蔡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