赌石到底是什么?
近两年,随着翡翠价格的飙升,翡翠收藏也大幅升温,而赌翡翠原石的风潮也从缅甸、云南蔓延至全国。赌石古已有之,不过最早赌的是和田玉,现在说的赌石,往往是缅甸的赌石,主要赌矿石中有没有翡翠。
赌石又称“赌料或赌货”,是指翡翠在开采出来时,有一层风化皮包裹着,无法知道内在的好坏,即使在科学发达的今天,也没有一种仪器能透过这层外壳很快判出其内是“宝玉”还是“败絮”。人们只能根据皮壳的特征和人工在局部的开口,来推断赌石内部有无上等翡翠,这就使得翡翠原料交易中,对翡翠原料品质的鉴别成为一件颇为困难的事,这样的交易颇似赌博,买卖风险很大,也很“刺激”,人们把这种商业行为也称为赌石。
南京力天翡翠总经理谢龙告诉记者,赌石分为全赌,半赌和明料三种。其中,全赌是原石完全被皮壳“包裹”,未作任何处理,购买者只能通过强光电筒判断石头价值,风险极高;半赌则是指原石被擦开了一个小口,也称作“开窗”,风险稍小;而明料是指原石已经过人工切,也称“开门”,风险最小。现在云南瑞丽赌石公盘现场很少出现充满风险的“摸黑盲赌”,大部分原石是被人工切开,肌理必现的,交易双方均更倾向于风险相对小的半赌与明料,全赌的石料不超过两成。
“涨”与“垮”冰火两重天
一刀穷,一刀富,一刀穿麻布,这是“赌石”界的行话。赌赢了,十倍百倍地赚,一夜之间成富翁;赌垮了,可能会输尽赔光。“既然是赌,那就谁也没有必胜的把握;就是经验老到的行家,也难免有看走眼的时候,颇具风险性。”谢龙告诉记者在玉石行当内,切割石头的过程叫作“解石”,成功的叫做“涨”,失败的则叫作“垮”。他们公司每次去缅甸、云南买原石,都要带着极为经验丰富、眼光奇准的专业人员过去挑选,很多师傅都是在玉行当已经打滚了二三十年的元老人物,“就连这种老师傅都不敢说自己肯定能看准,所以原石买卖绝对不是只靠运气就能完成的活。”记者了解到,很多赌石者在“解石”的过程中,不愿轻易透露购买原石的价格,通常是“解涨”了皆大欢喜后才告知众人,“解垮”了往往安静的走开,这让原本就不太透明的赌石活动更添神秘色彩。“赌石有风险啊,我们公司更多的是选择明料,就是开了一半的玉石,稳中求财是我们的风格。”谢龙笑着说。
只凭运气十赌九输
近年来,赌石以其刺激性和神秘性,越来越受到社会的关注,国内不少地方出现“赌石俱乐部”,以普通消费者为目标群体,让玉石业界外的人也能体验“一赌为快”。江苏省收藏家协会副会长赵雷认为,随着原石资源的日益紧缺,缅甸方面正在明显的控制上等原石的出口,上等原石的价格一天一个价,有时候大场口还会封盘,“普通消费者既缺乏经验,也没有专业常识,想花少量钱就捡大漏的情况真是不太可能的”。“赌石既有赌的成分,但更多的是财力、眼力、胆力的较量。越能读懂石头,对石料判断越有经验,赌石的风险就能降低,至少能够尽量做到不赔本”。赵雷提醒收藏爱好者,应根据自己的财力赌相应价位的石头,以一颗平常心把它看成是一种买卖行为,只有这样才能在赌石过程中始终处于主动,而不被石头套住。事实上,失败在这个行当里是客观存在的,如果不了解相关的知识,只是凭运气,那么十赌九输。
赌石造假五花八门
“作为一种投资行为,近年来,赌石越来越被市场接受和重视。然而,赌石行业的风险性不仅仅在于石头难懂,而且要谨防造假行为。”谢龙告诉记者赌石造假的情况五花八门,最常见的是主石为下等翡翠原料,在切口处粘上一层水好色好的翡翠薄片。还有一种是,主石为下等砖头料,中间粘上一薄片绿玻璃,其上再粘上翡翠薄片。还有的赌石赌输了之后再粘上,用和皮一样颜色的泥沙胶混合在翡翠原料表面上。甚至有的在翡翠近表层处打孔,孔内放入绿色物质,再把孔封上,使人们能从表皮看得见其内有绿。不过,再强的造假,遇到行家也就现了原形。如果没有行业经验,想要赌石的话,最好找一个行家作为参谋,最重要的是要了解石头的来源。
赌石现象令人忧
“现在赌石规模越来越大,价值也越来越高,赌石炒得疯狂,这不是件好事情。”江苏省收藏家协会副会长赵雷对赌石现象表示了担忧。现在国内组织赌石的人本身就对其认识不够,赌石活动的水平也不高,绝大多数把“赌石”变成了推广宣传的噱头,最可怕的是有些人借着赌石文化的名义,拿一些没有价值的材料设庄,通过这种游戏骗钱。
记者 刘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