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医药股的投资逻辑是“顺应疾病谱转变和基层需求释放,关注医改带动的服务增量市场格局变化”,投资机会集中在慢性病防治需求扩张以及化学制药、医药商业的行业格局变化。
关注基层需求释放
——大病医保、慢性疾病
未来我国基层市场空间巨大。根据2012年基药市场规模580亿元来测算,未来所有省份的县级以上医院都严格实施基本药物配备使用政策,基本药物市场将占中国总药品市场份额的30%-40%,金额或将达到3000亿元。基层主要的关注点将是慢性疾病的防御及诊疗、大病医疗增强。
大病医保方面,基础医药目录中增加了对大病医保的侧重,以减轻群众因重大疾病致贫,报销的比率大幅提升,大病保险对这小部分人群个人负担的合规医疗费用在基本医保已经报销的基础上再次给予报销,要求实际报销比例不低于50%。主要涉及比如血友病、癌症等。增加的品种比如八因子、凝血酶原复合物、纤维蛋白原等。
人血白蛋白、凝血因子等血液制品一直处于供不应求状态,后期仍会受到政策扶持,使得供应得到一定的释放。为缓解血液制品供应难题,' target='_blank' >卫生部将在“十二五”期间实施血液制品“倍增计划”。通过提高血浆利用率,增加原料血浆供应,合理血液制品定价等多方面手段保障血液制品供应。
尽管2011年贵州关停部分浆站,但这毕竟属于小概率事件,浆站开设放开和向血浆利用率高企业倾斜是大势所趋。' howImage('stock','2_002252',this,event,'1770') 上海莱士(' 002252,' 股吧)、' howImage('stock','2_002007',this,event,'1770') 华兰生物(' 002007,' 股吧)等4家血液制品企业共有12个在建和近期获准采浆的单采浆站,可采浆源扩大化解血液制品企业的产能瓶颈。
慢性病方面,慢性病包括心脑血管、糖尿病、癌症等疾病。我国现有2亿多高血压患者和9000多万糖尿病患者,每年脑卒中和肿瘤新发患者约为150万和160万人。庞大的患病人群数量给医保支出带来较大压力。1999年以来临床用药结构发生较大变化,全身用抗感染药物市场份额从1999年的30.73%下降到2011年的19.33%,心血管、抗肿瘤等慢性病用药份额提升。
疾病谱变化、人口老龄化等因素造成慢性病发病率不断攀升。我国进入人口老龄化时期,至2025年65岁以上老人占比将达到14%。多数老年人患有多种慢性病,慢性病的负担占总疾病负担的70%。为遏制慢性病危害,卫生部发布《中国慢性病防治工作规划(2012年-2015年)》。我们认为慢性病工作规划重在预防和监控,血糖仪、诊断类上市公司会首先受益。
关注化学药及商业的行业整合
化学药方面,基药的价格下降和使用范围扩大至县以上医院成为未来的必然趋势,至于进程推进仍需长期观察。我们认为医保的控制费用,对于医药细分领域中通用的药品格局影响比较大,无论是参照' 美国自由市场还是欧盟和' 英国等的通用药品的价格策略和监管,这部分药品的价格都持续走低,即创新溢价比较小。
从2012年下半年至2013年一季度,招标政策基调为“质量优先,价格合理”;然而二季度以来药品的招标政策降价趋势明显,“唯低价论”有重新抬头之势。广东出台的药品交易规则,基药竞价规则偏严,普通仿制药品种成为重灾区。广西、湖南、陕西等省针对过渡期基本药物采购招标也在2季度陆续出台,降价为政策主旨,但是相对于广东草案有所缓和。
目前国内化学类行业集中度相对较低,主要因素为创新药比较少,使得技术溢价、技术壁垒比较小,市场更接近完全竞争行业。医保费用压力和招标政策的推行压力将会倒逼政府加强质量监管,促使仿制药结构性调整的因素仍然存在:一是新版GMP推行,价格管理等,中小企业压力增大;二是仿制药质量一致性评价征求意见稿出台,仿制药质量标准提高;三是新仿制药审批趋于严格。
医药商业方面,相比国外行业的高集中度,国内仍具有提升空间以提高规模效益。医药商业的新的增长点主要来自于两方面:一是医药流通环节的产业链环境的变化,产业链条精简,同时作为桥梁平台的优势,商业企业宽度在不断地增加,未来商业将作为较好的平台型的企业,比如像器械和耗材的拓展,盈利性将得到进一步的提升;二是医院终端改革的变化,医院效益及收入结构变化促进的医院内商业的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