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随着股价的大幅攀升,中小盘牛股的股东减持情况也越发成为市场关注重点。记者发现,尽管部分" 个股并未发布减持公告,但从" 大宗交易、" 龙虎榜乃至股权质押,都能看出玄机。
亿元级减持频现
7月以来,大宗交易市场单只个股的交易量在井喷。" 数据显示,本周前4个交易日,大宗交易成交额超过亿元已达13只,分别是" 海康威视(" 002415," 股吧)、" 凤凰传媒(" 601928," 股吧)、" 红日药业(" 300026," 股吧)、" 独一味(" 002219," 股吧)、" 大东南(" 002263," 股吧)、" 日海通讯(" 002313," 股吧)、" 方正证券(" 601901," 股吧)、" 亚厦股份(" 002375," 股吧)、" 水晶光电(" 002273," 股吧)、" 广联达(" 002410," 股吧)、" 西藏城投(" 600773," 股吧)、" 南宁百货(" 600712," 股吧)和" 乐普医疗(" 300003," 股吧)。其中海康威视最高,7月3日发生的6笔成交金额共48451万元。而6月份累计超过亿元的只有36只。
与交易时点对应的是,上述个股股价大都处于历史高位,或近期走势凌厉。到截稿时为止,上述公司中已有红日药业、日海通讯、独一味、西藏城投、乐普医疗和" 苏大维格(" 300331," 股吧)6家公司公告表示,大宗交易系股东减持,其余公司目前尚未发布类似公告。不过,对比公司股权结构或结合此前公告,答案并不难猜想。
比如凤凰传媒周一的8笔大宗交易总成交额高达4亿元,恐怕只能来自第一大流通股东弘毅投资。事实上,凤凰传媒日前也公告称,弘毅投资不排除在未来12个月内继续减持可能,并承诺如减持将仅通过上交所大宗交易系统。
隐性套现通道浮现
相比大宗交易“批发”式减持,集合竞价可谓是股东“零售”减持的通道。比较典型的是一些频频登上龙虎榜的活跃股,如" 乐视网(" 300104," 股吧)。该股今年来共10次登上龙虎榜,从卖出席位来看,5月8日、9日以及7月3日三次登上卖出席位的" 银河证券北京" 中关村(" 000931," 股吧)大街营业部,以26392万元的累计卖出金额位居所有营业部首位;如果结合当时股价,三次卖出" 股票 数量应不低于700万股。而在乐视网今年5月9日发生的唯一一次大宗交易中,该营业部正是卖方营业部,当时两笔交易成交金额达到10330万元。
假设上述交易行为均为同一方所为,那么结合乐视网的股权结构,只有前三大股东" 贾跃亭、贾跃芳和" 刘弘有此能力。但后两位的绝大部分股份仍处于限售期,流通股数量远低于此数。而贾跃亭拥有的19571.41万股(今年一季度末数据)虽然均未解禁,但屡次质押给各家" 信托公司,也变相实现了流通。
记者进一步梳理发现,大东南等公司的大股东近期也纷纷通过该方式将手中的" 限售股在二级市场予以“套现”。有市场人士认为,大股东股权质押主要是盘活资金,有的用于与公司外其他项目的投资等,但在股价高位时变相套现,市场影响不言而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