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务院办公厅近日下发《关于金融支持经济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的指导意见》。这份被称为金融“国十条”的《意见》从多个角度阐释了如何“盘活存量、用好增量”,意在加强引导金融对经济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的支持作用。有专家表示,本次“金融十条”的落地为经济回暖和转型增长积蓄新动能,再次吹响金融改革的冲锋号。
金融改革进入深水区
经过三十多年的改革开放,我国已经发展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调整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客观要求愈发突出和迫切。经济转型呼唤着金融改革的深化,产业升级亟待优化金融资源配置,更有效地提升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能力已经刻不容缓。在此背景下,金融“国十条”悄然出台。
政策以长带短本届政府更加强调以结构性政策推动中长期经济的转型升级,“金十条”相关措施正是经济中长期转型的重要一环。与此同时,选择目前的时点推出金融支持经济的政策也能起到稳定短期经济的效果。
此次政府对“政策平稳”作出了进一步的阐释,即政策平稳不等于政策无为,而要“稳中求进、稳中有为、稳中提质”。
值得注意的是,对于十条金融举措,《意见》都点名了具体实施的牵头及分工负责机构,整个“金十条”共涉及国务院18个部门,多部门联动和牵头负责的工作机制将有利于相关举措的“落地”。
助力资金流入实体经济
如果说过去刺激经济的政策是条条见金钱,那么这次的“金十条”则是款款调结构,实际上是要把资金逼入实体经济。
“当前中小企业的融资成本高,存量资金主要在金融活动中流转,就是我们常说的"空转",资金没有进到实体经济中来。”上海财经大学现代金融研究中心副主任奚君羊表示。中国人民大学金融与证券' 研究所所长' target='_blank' >吴晓求认为,我国经济结构调整转型升级迫在眉睫,需要改变以货币政策调整等短期措施刺激经济发展倾向,转而对整个金融体系进行全面理顺和系统规划。
“金十条”指出:继续支持先进制造业、战略性' 新兴产业、劳动密集型产业和服务业、传统产业改造升级等,而严控产能严重过剩行业的新增信贷投放;即便对于传统产能过剩行业的信贷需求,这次也是差别化对待,即对整合过剩产能的企业定向开展并购贷款。因此,通过金融改革可以实现全社会资源优化配置。
' howImage('stock','1_600030',this,event,'1770') 中信证券(' 600030,' 股吧)报告指出,通过金融改革实现资源优化配置,由于金融扭曲,造成经济结构不合理,例如许多大企业能够获得较低成本的信贷,而通过低成本资金的获得往往造成相应行业的产能过剩。
专家认为,本次“金十条”的落地更加尊重和顺应产业规律和经济规律,高度重视推进金融领域的市场化改革。通过金融手段来加快淘汰过剩产能,有望释放出新的投资机会,从而为经济回暖和转型增长积蓄新动能。
后半年货币政策“求稳”
“金十条”中有关货币政策最核心的阐述为“继续执行稳健的货币政策,不因经济增速放缓转向宽松,也不因当前一时货币增长较快而转向紧缩”。这个表态,尤其是后一部分“不因一时货币增长较快而转向紧缩”的说法,明显有回应6月市场普遍预期的意味。这句话表明,一段时间内货币供应既不会有增量,也不会转向紧缩。实际上,稳健货币政策为转型升级提供金融动力。
稳健货币政策是一个主基调,其中蕴涵着丰富内容。“今年的货币政策就像行走在平衡木上,在稳增长、调结构、控通胀、防风险之间寻求平衡,这就需要把握好度,不断审时度势,增强操作的灵活性。”中央财经大学中国银' 行业研究中心主任' target='_blank' >郭田勇表示。
6月份银行间市场是剧烈波动的,在这个过程中很多人出现了判断误区,认为完善中国市场必须要断腕式、危机式的改革,甚至有些人认为此次调整是中央直接的政策意图。美银美林大中华区首席经济学家陆挺指出,“金十条”有对6月政策拨乱反正的意味,奠定了下一阶段货币政策求稳的基调,对金融市场有稳定作用。
陆挺指出,中国金融改革重点是制度上的改革,核心是利率市场化。此前我们看到的是银行间交易方面的一些市场波动,这一波事件更多的是整顿,而非改革。事实上,6月的银行间市场信贷紧缩对中国经济弊大' target='_blank' >于利,不利于中国新基准利率的形成及金融自由化,同时出现大型银行将恢复主导地位等问题。
京华时报记者 高晨 马文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