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今,给一代年轻人输出对话资本的意见领袖,其实大多是50后、60后和70后。从年纪上来看,他们是“老派”人士,但年纪只是一个标签,在互联网转型过程中老派的新潮恰恰在引领或者指出新生代的生活方式。 他们中有马东的奇葩风,陈丹青的艺术风,梁文道的思想风," 罗振宇的商业风," 吴晓波的中产风,高晓松的知识风……相比之下,马东输出的内容产品,一出身核心用户就是年轻人。如果我们和现在年轻人谈论他们当中流行的事物,撸猫和旅行,王者荣耀和狼人杀游戏总是必不可少的。如果说《奇葩说》是想和年轻人一起思辨,那么马东的另一款内容产品《饭局的诱惑》,则是直接和年轻人的生活方式息息相关。 盘活经典游戏“狼人杀” 桌游发源于德国,在欧美地区已经风靡几十年。桌游是一种需要参与者面对面进行的游戏,非常强调交流沟通与逻辑思维。参与者凭借游戏道具进行逻辑上的思维沟通,既轻松又富有挑战性,是家庭休闲、朋友聚会,甚至商务闲暇等多种场合的最佳沟通方式。 相较棋牌、麻将等传统桌游,狼人杀游戏更考验游戏者的情智双商,也更具时尚感,同时还有着寓教于乐的优点。先是直播的兴起,电竞圈开始邀请圈内知名主播打造桌游,吸引观众。 2015年6月,游戏直播平台战旗TV 首先推出了电竞真人秀Lying Man,凭借游戏自身张力和参与主播的粉丝影响力,Lying Man 一炮走红,奠定了“狼人杀”的群体基础。熊猫TV、斗鱼TV 纷纷推出各自的“狼人杀”综艺和比赛。而由马东带领各" 路明星推出《饭局的诱惑》,是“狼人杀”游戏站上风口浪尖最关键的一个环节。 在腾讯视频独播的《饭局的诱惑》自第一季就附带着很强的社交属性,“饭”与“局”都是我们日常生活中熟悉的社交场景,某种程度上,狼人杀就是社交的游戏载体,再通过线上综艺的影响反过来延伸到线下受众的日常生活和社交中。 我们看到,但近几年的电视真人秀节目,已经不局限在人们在电视上观看“明星真实生活”了,而是由“明星表露真实自我”——用个性来形成一个个节目元素,构成完整的非虚构故事。 《饭局的诱惑》第一季主要通过两部分组成,第一部分为主持人及嘉宾在饭桌上通过进行真话假说来进行“掩人耳目”这个能力的训练,第二部分则是建立在第一部分的训练成果上,达到“狼人杀”这款游戏的主旨——通过掩藏身份安身立命。 这么做的好处是,节目一开始,其实就承包了两方面的用户群体,一个是基于狼人杀游戏兴趣的,还有一部分是明星粉丝,而且这两部分用户还能互相“导流”,提升社交媒体口碑的丰富性。 内容迭代,超半数用户是95后 2014年,是我们全面进入移动互联网的一个时间点,也是高校迎来第一批“95后”大学生的元年。根据企鹅智库发布的《“95后”新生代社交 娱乐喜好数据报告》显示:95后是这样一群人——他们是活跃社交者,更善于把握兴趣+社交机会;也爱追星,但内在动机却有着新的演变;偏爱直播、短视频,内容消费更加碎片化和视觉化;爱玩游戏,但他们不只关注游戏本身;爱二次元,并撑起了动漫IP的价值空间。 《饭局的诱惑》中美食、时尚、游戏等多种元素,很好地贴合了年轻群体们的日常生活,同时又兼顾价值观的塑造,对年轻人积极、健康引导。《饭局的诱惑》第二季升级以后凭借“局中有饭、饭中有局”直接、犀利的模式,更圈粉95后。据米未官方透露的数据,95后用户占比超5成以上。 当代年轻人已不完全满足于传统的娱乐休闲模式,他们更倾向于挑战自身的体力、智力,也乐于交流和分析,相关数据显示,仅微博“狼人杀”相关话题讨论数就超过1.5亿条,还有“向狼人杀势力低头”、“饭局狼人杀”、“狼人杀攻略”等均是突破千万的讨论数。 《饭局的诱惑》总监制、企鹅影视天相工作室副总经理邱越在提到节目创新和变化时说:“第二季的变化很多都来自用户关于节目的意见,包括弹幕、评论、用户的深入调研,用户反馈就是节目优化和提高的方向,而最终的呈现结果是超出预期的。”



【本文为合作媒体授权投资界转载,文章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文章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投资界立场,转载请联系原作者及原出处获得授权。有任何疑问都请联系(editor@zero2ipo.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