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时报记者 郑晓波
经济走势下' 行情况下,下半年财政政策、货币政策如何使用,宏观调控政策选择再次走到十字关口。昨日,在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举办的经济每月谈活动上,对于今年上半年7.6%的经济增速的理解以及下一步政策走势,有专家提出了完全不同的看法。
' target='_blank' >统计局日前公布的' 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同比增长7.6%,其中一季度增长7.7%,二季度增长7.5%。“从公布的数字来看,中国经济运行总体上是平稳的,虽然下行的压力短时期还难以改变,但是不会出现硬着陆。”原全国人大财经委副主任' target='_blank' >贺铿说。
“现在有些人觉得已经超出了预料,希望赶快出台相应措施,我不赞成这个观点。”贺铿指出,当前我国经济主要面临三个问题:一是内需、外需增长乏力,促进经济增长的原动力不足;二是近几年财政、货币政策失误导致金融风险在不断加剧;三是长期依赖投资保增长,导致一些行业产能过剩,结构性矛盾突出。
贺铿认为,去年以来,中国经济防止风险比稳增长更重要。今年经济增速仍有可能达到7.5%,但建议下半年召开的党的三中全会主动将经济增速调降至7%,使各级政府减少刺激经济增长的动能,转而更多关注民生。
基于以上认识,贺铿建议,今后一段时间,政府应该千方百计帮助企业降低成本,如减税、降低融资成本等,帮助企业解决困难,促进企业发展,达到充分就业和增加居民收入的目的。同时,决策层应适时放弃积极的财政政策,要量入为出,努力实现财政的平衡,此外还要在扩大内需同时扩大外需,提升经济发展的原动力。
与贺铿观点不同,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经济研究部副部长张永军认为,目前中国经济7.5%左右的增长率比潜在的增长率略低,现阶段仍有必要保持比较快的增速。
张永军指出,物价指数下降持续了一年多时间,与此同时,发电量和用电量指标,还有近几年进口增速下滑较为明显,都反映出我国存在需求不足的问题,表明我国实际经济增长低于潜在增长率。
对于当前货币政策,张永军建议,决策层应当增强前瞻性,把握好金融结构的变化对货币运行的影响,该放的放,该缩的缩,前一段时间该向市场供应资金的时候还是要供应资金,不能用短期的手段治理长期的问题。至于财政政策,要落实中央提出的结构性减税政策,扩大营改增范围;此外,还应放缓人民币升值步伐,稳定出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