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月27日星期四21点,感恩节的深夜。
纽约市的气温已经降到零度以下。数十部长途大巴载着数千人,兴高采烈向Woodbury小镇驶去。
与此同时,更多的纽约人在吃完火鸡大餐后,决然离开温暧的家,跳上车向Woodbury小镇驶去。
通往Woodbury的六车道高速公路竟然出人意料的堵车了。平时40分钟的车程,现在整整走了三个小时。
将近午夜,当长途大巴上疲惫的人群下车的时候,他们绝望地发现,在进入Woodbury小镇的路上,已经有一群苦苦等候的人群。人们在零度的寒风中不停跺脚。
午夜12点!“黑色星期五”到了!寒风中的人群顿时炸锅。Woodbury这个著名的厂商直销购物胜地,终于向他们敞开了大门!一群“暴徒”立刻“洗劫”了镇里Giorgio Armani,Hugo Boss等220家名牌商品的直销店。他们挥舞着手上的信用卡、折扣券和绿油油的美元,把数百家直销店变得空空如也,一片狼籍。
“每个收银台前都排着长长的队伍,到处都是疯狂购物的人群。我整整一个晚上,只买到几样中意的产品。”她对本报记者抱怨。
11月28日早上9点,当中国游客Doris从Woodbury回到纽约市区的时候,显然还没有从彻夜购物的强劲刺激中放松下来。
当她听说“黑色星期五清仓销售”正在纽约三十四街的全球最大的梅西百货进行时,眼神立刻又充满了兴奋和渴望。
事实上,整个美国的零售店,数以万计的沃尔玛、Target、百思买、JC Penny 、和Macy’s百货,都在上演差不多相同的故事情节。只是上演的时间略有不同。
也许可以理解“黑色星期五”对普通美国民众的吸引力。一台平时售价达3000美元的52英寸平板电视,在Fry’s Electronics百货店,此时售价仅为1300美元(9000元人民币)。在中国国美电器的网页上,相同的电视机售价还停留在2.5万元。当然,只有前几个能冲到货架上的人,可以有幸把这些大家伙扛回家。
在纽约的中产阶级住宅区长岛的Valley Stream镇,一名沃尔玛的临时保安人员,因为缺乏应对经验,在黑色星期五的五点正式开店前几分钟,被2000名挤破玻璃、疯狂涌入的购物人流推倒并践踏,最终不治身亡。让这个星期五真正成了一个“黑色的星期五”。
故事还远没有结束。11月30日星期日午夜12点(北京时间12月1日星期一中午12点),众多美国的购物网站,如Amazon、 Overstock等虚拟百货店,开始了为期两天的“黑色星期一大促销”。彻夜等待的网民们,在午夜12点刚过时,可以在网站上找到惊人便宜的笔记本电脑和其它货品。同百货店一样,只有几秒钟,这些便宜货就被等待的网民点击买走。
百货业最温暖的日子
“黑色星期五”的原意,是指感恩节后(11月第四个星期四)紧随的这个星期五。感恩节是美国最重要的节日,对不少人来说,远超过圣诞节。今年感恩节曾出现过4400万美国人返乡与家人团聚的景象。感恩节后的星期五,虽然不是美国国家节日,但是因为不少公司放假以让员工们享受四天连假,因此大大增加了购物的人群。又因为这一天是整个圣诞节购物季的第一天,所以百货业行业从这一天,将开始进入强劲的盈利周期,因此被称为“黑字”(表示盈利)的星期五。
为了最大可能的吸引购物人流,不少百货商店在这天提前数小时开店营业,甚至在半夜12点开始营业,同时用大量便宜得惊人的货品来做“诱饵”。
这一源自1929年梅西百货“感恩节大游行”后的购物旺季,在几十年的岁月里逐渐形成了一种传统。
只是,在经受经济寒流侵袭的2008年,这个“黑色星期五”的大打折,对普通美国民众来说,变得特别有意义——渴望已久,一直无法购买的商品,如平板电视,终于可以买下来奖励自己和家庭了。
很多人在感恩节很早之前就开始不再购物,存下现金,一直坚持到这个“大减价”的购物节日开始。据万事达卡市场研究机构Spending Pulse的数据显示,在11月开始的前两周,零售品类如服装成衣、奢华用品和消费电子类产品都有接近19%的跌幅。
11月30日,据全美零售业联盟(NRF)的最新统计,有1.72亿美国人在这个黑色星期五进行了消费,花掉了整整410亿美元。每个人平均花掉372.57美元,比去年同期上升了7.2%。
“对消费电子产品和服装强劲的需求,加上前所未有的对当季货品的大折扣,将使整个周末的零售有强劲的增长。”NRF总裁Tracy Mullin对外界表示。
1'>2'>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