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理财周报记者 张伟湘/ 文
崔志赫是一家法资投行衍生品交易部的中层管理人员,他还有着一个更复杂的印度名字。在香港,几乎每一间大型银行都有像他那样年轻而又执著的身影。
崔志赫原本就职于一家华尔街投行。但是,2009年,他来到了香港。去年12月的圣诞节前,他拿到了在香港的第三笔年终奖。“这是一个神秘的数字。”他对记者笑道,露着雪白的牙齿。
在香港,投行人士并不会向外界透露他们年终奖的具体数额。不过,从以往的数据看,像崔志赫这样的中层人员大约可以从东家那里得到超过100万港元。尤其是在去年,虽然证券市场并不景气,但衍生品依旧繁荣。在权证领域排名第一的法兴银行业绩甚至提升超过了5%。
崔志赫的内地同行,年终奖的数额也不少。虽然不少基金的年收益率为负数,但是,基金经理的年终奖往往以百万元计。如果你是业内少数顶级的基金经理,并且管理的基金有幸跑赢大市,那么,你的年终奖有可能高达300万至500万元。
如果说基金位于金融业服务链条的高端,基金经理们的年终奖有点高不可攀。那么,一般银行从业人员10万元左右的年终奖则是可望而又可即的。在理财周报这期的年终奖特刊中,读者将见到一些清晰的面孔,她们兢兢业业,每天中午在银行内吃盒饭,时常为当月的存款任务而忧心。而在这个春节前,她们将领到超过10万元的年终奖。
在记者的调查中,以往风生水起的外企员工的年终奖今年不免有些落寞。除了少数依旧在国内市场拥有较强地位的大型外企会为员工发放可观的年终奖,甚至安排赴外旅游外,其余的不少外企年终奖都有不同程度的缩水。
罗先生是一家外资酒商的营销部经理,去年,他的年终奖高达30万元。他用这笔钱为自己更换了一辆更大的小轿车。但是今年,他的年终奖只有不到10万元。
当然,更多的白领群体年终奖仍集中在2000元至5000元之间。对于这个仅相当于国内大城市人均月工资的奖金,他们并不会为如何支配而忧心。春节期间,与朋友出去旅游、看看电影,或者是小聚几餐,就能花去年终奖中的大部分。
真正为年终奖而思量的是那些奖金动辄以十万元计的"大奖"。按照最新的税法,它们有可能被列入最高税率的征收区间。为此,我们也安排了几位' 税务规划的高手来讲解如何合理避税。一般来说,把高额的年终奖一分为二或一分为三,分期发放是常用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