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以文化传媒为代表的中小盘' 股票 累计涨幅巨大,并带领' 创业板指数不断创出历史新高。投资者的心态也从“谨慎、不认同”转向“麻木、追涨”,这种现象并不是一个好的信号。
本周四,创业板指数下跌2.66%,这根中阴线是否意味着预期中的中期调整已开始,目前尚不能给出明确的结论。毕竟之前屡次出现过“短期调整后,再创新高”,但对累计涨幅巨大的中小盘股票 多一份谨慎还是必要的。
虽然国内宏观经济回升,三中全会的改革预期以及' 美国、欧洲经济继续回暖,构成对' 大盘的支撑,但同时影响市场的不利因素也在逐步增加。
首先,市场热点可能青黄不接。虽然大盘蓝筹股进入休整,题材股借机继续活跃,每个交易日两市涨停板' 个股不少。然而,在诸多涨停板的水面下,仔细观察,涨停的个股依然多数是此前已经大幅拉升的' 自贸区、影视游戏、民营银行等概念板块个股,并没有明显的新热点板块出现,也少有真正在近期开始走强的个股。近日的题材股' 行情更多是前期热点的锦上添花,或更可能是前期热点板块的冲顶过程。在经历了巨大幅度的拉升后,' 主力资金必将寻找出货时机,这一时机较大可能将在11月重要会议前发生。
其次,高估值的中小盘和现有热点板块将面临三' 季报业绩的巨大考验。根据' 数据,截至10月9日,创业板整体的滚动市盈率高达59倍,隐含着市场对创业板高达50%以上的' 业绩增长预期。但' 中报数据已显示出绝大多数创业板个股是“伪成长股”。
第三,IPO重启预期和再融资压力。市场预期,' target='_blank' >证监会发布“IPO征求意见稿”进入倒计时,并在讨论2015年是否过渡到注册制。再融资方面,年内已公布但尚未实施的344家上市公司计划再融资金额高达5600亿元。
第四,货币政策的变数。近期国内地王频出,房地产调控压力加大;在猪价周期震荡向上,去年9月至10月低基数效应下,市场预期9月CPI同比增长逼近3%,四季度通胀压力可能加大;为应对上述情况,' target='_blank' >央行货币政策可能趋紧,对A股市场流动性形成不利影响。 一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