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海波很出名,跻身内地片酬男演员前十位。但是,你想象不出来,他在长达五年的时间里,一直被“剥削”着,片酬几乎为零。他十分珍惜这五年没有收益的岁月,他珍惜那些别人不屑一顾的机会,只挣两千元但付出一万元的努力。他找准赚钱伙伴,独辟蹊径开公司。黄海波用坚持和成功说明,一个人在挣两千元的时候,没有自己能挣一万的信心,没有奔着一万元的目标去努力,永远只有等着天上掉馅饼的“臆想”,成功与财富只能与你绝缘……
文|楼南星
感谢被“剥削”的机会
黄海波从电影学院毕业的那会儿,最红的男演员是陆毅和陈坤。黄海波觉得自己的形象就能演个男七八号,但就连这样的机会都得求人。
黄海波是黄磊的得意门生,没钱的日子难捱,黄磊就分了一堆演出票给让他去卖,卖一张提成五块钱。黄海波乖乖领了票,站在剧院门口。见戴着墨镜的许晴走过来,不动声色地说:“小姐,你喜欢看话剧吗?黄磊班排的,希望你支持!”
“黄磊是你老师?”面对许晴不相信的眼神,黄海波回答:“对,他是导演,我的名字叫黄海波。”
许晴于是买了四张一百元的票,黄海波喜滋滋地说:“谢谢徐师姐,我叫黄海波。”
那时候,黄磊觉得奇怪,卖票就卖票吧,黄海波为啥每次都要不厌其烦地向别人推销自己的名字呢?黄海波笑而不答,反而笑称黄磊剥削他。
当大多数同班同学挤在地下室吃泡面的时候,黄海波已经能够靠卖票的提成租套有暖气的公寓住,还能买几件好衣服包装自己。虽然没有剧组主动找黄海波,但他依然一身光鲜地揣着照片奔波于各个剧组,碰到许晴,老远就打招呼:“徐师姐,你怎么越来越好看,最近演的那个电视剧也特别出彩……”许晴困惑地想了半天,迟疑着问:“你是……”黄海波爽朗回答:“我是黄海波呀,你在我手里买过几张票,你忘啦。”几番寒暄下来,许晴就把黄海波直接带到导演面前,男七八号的角色就轻而易举地定了下来。
在另外一个剧组碰到孙俪,黄海波跑过去埋怨道:“你还欠我个人情呢,上次说好买两张票,结果等了你一整天也没见你来,你说怎么补偿我吧?”孙俪在黄海波的再三提醒下终于想起来是怎么回事,得知他是来面试一个小角色,对他说:“这样吧,我去给导演说说情,让他换个好歹有几集戏份的正面角色给你,两清啊!”
就是靠着在卖票时积累的人脉,黄海波渐渐踏入演艺圈。不出名的演员,演一个小角色,收入少得可怜。很多时候,抠门的导演甚至会直接和你商量:“我再多给你几句台词,让你出名的机会更大点,片酬就免了吧。”
黄海波不假思索地应承下来,偶尔还会给导演提提意见,自己扮演的这个角色应该怎样怎样,尽可能多地为自己争取露脸机会。
再小的角色,黄海波也很努力,即便是导演那边通过,他自己觉得不够好,也要坚持再来一次,为此,黄海波受过不少伤。有次从马背上摔下肋骨摔断三根,被大家笑话“没见过配角还能伤成这样的。”但是,导演很欣赏黄海波的这种“挣两千却有一万的范儿”,以后有合适的角色首当其冲地想到他。不过几年时间,长得一点不帅的黄海波就成为导演们手中的“香饽饽”,片酬稳健上升。
找准你的赚钱伙伴
黄海波和海清是同班同学,凭借一部《蜗居》,海清就大红大紫了。这事让黄海波特别嫉妒,海清说,你嫉妒也没用,我只不过是在对的时间遇到了对的人。
彼时,黄海波早已不再是零片酬的龙套演员,先后出演过好几部大片的主角,遗憾的是,没有一部能够使他成名。黄海波自我检讨,发现自己犯了一个巨大的错误:不是自己不努力,而是没有找准对的合作伙伴,无论是导演还是演员,与自己的风格和特长完全不搭。为了改变局面,黄海波开始寻找合适的合作伙伴。思来想去,老同学海清就成为最佳人选。
黄海波把自己的想法告诉海清,海清说挺好的呀,咱们是老同学,彼此了解,又信得过。两人制订了一个周密的计划:首先合作拍一部戏,两个人都必须是男女主角,片酬一分为二各拿一半;同时,这部片子还必须得适合两人风格,能够保证两人名利双收。
很快,两人就与《媳妇的美好时代》签约了,对方满足了两人的所有想法和要求。小眼睛的黄海波凭借该片一举打破沉寂多年的尴尬,在收视飘红的同时,先后获得“年度观众最喜爱的十大影视演员”和“金鹰电视节最佳男演员”的称号,海清获得的奖项更多。不仅仅是荣誉,同时,黄海波和海清的片酬,双双翻了一倍。合作带来的名利双收,使得两人认定彼此都是对方的最佳赚钱伙伴。
海清懂一点股票 ,黄海波炒了多年黄金。这两年,股票 行情不太好,黄海波就指导海清炒黄金,海清原本在股票 里面亏的钱,逐渐从黄金里面弥补回来了。不过,海清还是看好股市的后势,也教黄海波如何' 炒股。两人认识的各路朋友挺多,于是相互交换资源,遇到值得投资的项目,也一起入股。两人共同出资,在北京东三环开了一家高级会所。投资很大,两人忙于拍戏也很少去管理,圈内朋友无不担心地提醒他们:“万一别人坑你们怎么办呀?”
黄海波和海清哈哈一笑,回答:“怎么会?虽然我们并不是最大的投资人,但是,我们俩的股份加起来,具有绝对的控制权。”。
有一次,两人在一起聊起了春晚。黄海波说:“咱们干吗不去整个小品节目上春晚呢?”海清回应道:“是呀,以前咱们在学校里面可没少表演小品,只不过上春晚比上大片还难,我们进得去吗?”
黄海波又拿出了那副“挣二千,要有一万的范儿”,开始找人物色合适的小品。小品历来都是春晚竞争最厉害的项目,如果是常规小品,肯定难以通过,但在自己和海清身上下点功夫,希望还挺大的。黄海波端出了《美好时代》这个小品,而且主题也特别符合当下的社会热点。
两人在家排练了半个月后,参加了央视春晚的首次筛选。没想到,导演看了他们的表演,十分满意,接下来的过程中,这个节目一路畅通无阻,最终登上了央视春晚,还拿到了小品类节目二等奖。
两人再次合作成功,并且还是夸领域的合作,使得更多的人对他们刮目相看。虽然两人并不是夫妻,但许多广告商看中他们的默契,他们以“夫妻”的恩爱,接拍了不少广告。用黄海波的话说,被“剥削”五年的总酬劳已经抵不上如今一个广告的代言费。
添点斤两,赚明天的钱
刚出道时,因为长得太不偶像了,没有公司愿意签约他,后来出名了,黄海波再也不愿意被剥削了,所以拒绝了好几家大公司的合约。他也想自立门户,不过他也深知,以当前的实力和名气,还不足以撑起一个公司,这让黄海波有些困恼。
一次,黄海波拍完戏从摄影棚出来,看到棚外站着不少正在试镜的演员。原来,剧组拍的是宫廷戏,需要大批群众演员扮演丫鬟和仆人,附近电影学院的学生得知后,纷纷过来试镜。
黄海波意识到,自己为什么不开家演出公司,将那些具有潜力的艺人招募旗下,替他们招揽角色呢?多年的拍戏生涯,使得黄海波结识了不少导演和制片人,其实他们也常常为好的配角发愁,往往应声上门的龙套演员并不怎样,而真正好的小演员又像无头的苍蝇奔波于各个剧组之间,时间都浪费在路上了。
黄海波把自己的想法透露给身边的朋友,大家都觉得好,这样一来,既成立了自己的公司,自己也有了发展的空间。
黄海波分别从电影学院的毕业班,以及眼巴巴等在剧组外讨角色的艺人堆里,挖掘了很大一批“潜力股”。黄海波很照顾他们,自己去和导演谈戏,也不忘带上几个“员工”向导演推荐。为了能让黄海波定下心来出演角色,导演碍于情面不得不打包了几个小角色给他。黄海波深知导演并不信赖他这批名不见经传的“员工”,开工前,总不忘教导他们“挣两千也要有一万的范儿”。“员工”也倍加珍惜机会,真正的实力加上努力,令导演刮目相看。渐渐地,黄海波的艺人公司,在圈里十分有名。有导演有戏要开拍了,即便是黄海波没有加盟,他们也会给他打电话:“带几个艺人过来试下镜,这边有几个角色缺人……”
不仅如此,黄海波还在自立门户的过程中,学会了谈生意。有个导演不是很有名,剧本倒是不错,资金不足,请了名演员制作就要大打折扣,想要两全其美很难。导演想请黄海波演男主角,又付不起片酬。于是,黄海波就将公司旗下最得意的“员工”推荐给他,几乎是零片酬,只要给他个机会。导演很犹豫,觉得这个“员工”既没名,又没演过主角,怕投资砸下去回不来。黄海波打包票:“相信我,他的演技并不比我差,他需要机会证明自己,你需要廉价人才推动你,这事靠谱。”
剧组很快就开机了,最初几天,黄海波天天陪着“员工”去开工,直到导演对“员工”竖起大拇指后,黄海波才结束“陪工”之旅。
如今,身为老板的黄海波,已将旗下艺人分档成几个类别,有主攻喜剧,有主攻情感剧,还有主攻动作片,几乎就是一个大而全的艺人中转站。黄海波以独到的眼光发现演艺市场的空白点,独辟蹊径地添斤加两,壮大自己的同时,创造更大的梦想和财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