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家访谈
随着艺术品近年来的大热,堪称比股市楼市更有价值的投资渠道。不仅传统的书画玉石瓷器等藏品获追捧,一些杂项' 收藏,如景泰蓝文房用品铜器沉香等,以及另类收藏,如精品酒邮币卡火花等也集体升温,涵盖各级市场。
那么新手投资前如何揭开艺术品的神秘面纱?它属于富人的游戏还是有空间' 大众化参与?不懂艺术能混迹艺术品收藏吗?艺术和金融理财如何结合?抛出这些敲门砖,《南方日报》本期艺术品行家谈特邀广州华艺国际拍卖有限公司(原嘉德广州国际拍卖有限公司)董事副总裁兼艺术总监王野夫畅谈,为投资者解惑,带您一同走进艺术品投资的殿堂。
关于“艺术品”的三个入门概念
南方日报:很多消费者面对艺术品收藏这个新的投资市场,可能还“站在门外”,因为它似乎离我们的生活有点远。作为行家,您能否先给我们普及下什么叫“艺术品”,以便缩短我们和这个投资主体的心理距离?
王野夫:首先,艺术品是一个泛化的概念。讲这个我要提到它衍生出的三个概念。狭义的艺术品艺术的商品和商品的艺术。以画作为例,狭义的艺术品是精神层面的事情,对一个民族来说可遇不可求。例如达芬奇的画作《蒙娜丽莎》,转向对人的关注,而不是教会的神,画作形象已经不再是圣经故事,它也因此成为文艺复兴的核心价值。我认为中国具备“蒙娜丽莎”般意义的是罗中立的作品《父亲》。也是回归人的作品,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对改革开放意识形态有很强的推动力。走到欧洲的工业化,到了从觉醒到尊重每个人的个性同等重要。在普及的过程中,你会发现《向日葵》和梵高是分不开的。再往后就出现了毕加索。有意思的是,他的人比画作重要。这种后工业化的典范意义重在创新。
什么是艺术商品?它是从人的意识转为情感范围,已经不再关注思想人性。这样的画作有两个特点:一个是才能,作者首先要具备高超的绘画技巧;第二个具备商业属性,能捕捉中产阶级人群的情感,并让他们产生认同。举个例子,像已逝作家陈逸飞,他的画作中永远流淌着对老上海风物的情感。买家买他的作品不可能亏钱。这就是没有风险的艺术商品。
最后谈什么是商品的艺术?商品艺术是艺术家揣摩别人的爱好和审美情趣基础上出现的。这种艺术作品用于商业用途,但收藏的话是没有价值的。像西餐厅,哪怕洗手间都会在墙上挂艺术张贴画。
消费群体和艺术品类之间的对应可预测
南方日报:那么对艺术品收藏的投资眼光是可以在实践中锻炼出来的吗?
王野夫:说真的,眼光的东西肯定因人而异。马斯洛有个著名的“需求模型”,人上升到对精神层面的追求,肯定是要建立在其他需求被满足,甚至是在一定财力的基础上。不过有的人对“艺术”的追求与生俱来。解放前后,齐白石的画两块钱就能买一张,但在当时的收入水平也不是个小数目了。那个年代多数人哪有投资的概念,但是有部分人因为喜欢还是以微薄的收入来买画,放到现在其价值简直无法想象。
收藏界现在有个有趣的现象,就是什么样的群体买什么样的艺术品是可以预知的。银行律师医生,反而不喜欢传统的艺术品,他们平时工作环境需要条框,所以生活中更喜欢有想象力的作品。如果是自己创业的企业家实业家就更喜欢写实的作品。
“包容”是当代艺术品市场的推动力
南方日报:据法新社2月8日发布的一份报告显示,全球艺术拍卖总成交额115亿美元,而中国守住了其市场领先地位,并且中国在去年的拍卖收益上涨了惊人的38%。纵观2011年的中国艺术品市场的辉煌“战绩”,无论从成交量还是成交额,我们都已走进国际领先行列,但是作为业内人士的判断,您认为数字的背后,我国艺术品市场果真达到这个“国际化”标准了吗?
王野夫:我说过艺术商品是属于情感层面的东西,拿到国际上怎么个参照法不好说,因为它的属性决定了在不同背景之下流通是非常困难的。比如,中国老板去买莫奈,西方人来买齐白石?文化认同上不太可能。但近些年有个词叫“包容”, 在艺术圈来讲,它的意义更积极一些,各种文化间的包容和理解对当代艺术是有推动作用的。
艺术品收藏是财富的避风港
南方日报:而今,中国经济的繁荣为艺术品市场的发展带来了新的契机,也为与之相关的金融产品的兴起创造了土壤。近期,继艺术品抵押艺术品按揭艺术品' 信托艺术品基金后,艺术品保险这一舶来品也即将由外资保险公司带入中国市场。您如何看待并理解资本+艺术品组合的未来趋势?
王野夫:艺术品+金融绑定出现的衍生服务,在我看来是国内还是国外的无所谓,做得专业就可以。
虽然买艺术品收藏现今来看确实是财富的避风港,但单纯作为理财产品是挺可怕的一件事。我说过人的需求模型,财富积累到一定程度,人势必会提出很多“为什么”,回归到精神层面真正上升为一种喜欢来研究,带着这样的眼光来接近它,以后它的增值才会给你带来巨大的想象力。
去泡沫化就是去投机
南方日报:艺术品近期赝品事件不绝于耳,您怎么看这个现象?目前觉得艺术品行业里现下面临的问题是什么?如何改进?
王野夫:行业里,我们也经历不少对艺术品真伪的辨别。举个例子,普通投资者由于不具备专业的眼光,可能买100件艺术品,有三件能碰到真东西,那就是赚了,这三件的回报足够了。因为它本身不是大众市场。一大众化就产生了投机。真正买艺术品的人投机的很少。文交所把艺术品份额化就有投机的因素在里面。艺术品不像电脑,家具可以二手转,它不是生活的需要,难以转换。投资要有专业机构的支撑,去泡沫化就是去投机。
还有一点很重要,就是买家是不是真的有做“藏家”的心态。就如我讲的为墙面而画是商品不是艺术。艺术品对家族而言也是一种传承,家里有了艺术品,会变成家族的一分子,会成为家族的留恋。
收藏快讯 “汉代玉凳 我相信自己的肉眼”
一套含坐凳的“汉代青黄玉龙凤纹化妆台”,去年拍出2.2亿元天价,后被质疑为“赝品”。近日,江苏邳州“造假者”现身自我“揭露”,怀疑声浪直指“玉凳”的鉴定者,76岁的故宫博物院研究员周南泉。3月1日,周南泉回应:“我相信自己的肉眼,仍然坚持当初对这件拍品的鉴评。”
龙年邮票大版仍达面值15倍
今年1月5日新发的“壬辰龙”邮票其大版票价格一度攀高至400元,近日“壬辰龙”票的市价已略回落至370元,但仍高达面值15倍多。业内人士表示,由于投机人士和炒作的存在,集邮爱好者和投资者仍需提防价格泡沫的风险。
嘉德书画拍卖再夺全球桂冠
根据中国嘉德国际拍卖有限公司公布的业绩,2011年全年,中国书画部分共成交作品1.07万余件,总成交额超过74亿元人民币,三件作品迈过亿元大关,94件作品超千万元成交,再次稳居全球榜首。
首部拍卖行业国家标准出台
2011年12月30日,国家' target='_blank' >质检总局国家标准委发布了625项国家标准,其中包括“拍卖企业的等级评估与等级划分”。此标准是国内首部拍卖行业的国家标准,该标准将于2012年5月1日正式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