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服热线:18391752892

催熟TD产业链:大唐电信驶入快车道顺水鱼财经

核心摘要:  张德江向前走了走,拉开维护门,一边看一边仔细听着介绍,然后点头道:“你们的办法很好!对加快TD建网很有好处!” 摆放在他面前的,是大唐集团特有的TD智能一体化电调美化天线。 9月20日,北京2009最后一天,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张德江的亲临视察,是本届最大的兴奋点。 这也成为国产3G标准TD的又一次信心之旅。 &l
外汇期货股票比特币交易

  张德江向前走了走,拉开维护门,一边看一边仔细听着介绍,然后点头道:“你们的办法很好!对加快TD建网很有好处!”

摆放在他面前的,是大唐' 电信集团特有的TD智能一体化电调美化天线。

9月20日,北京2009' 国际通信展最后一天,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张德江的亲临视察,是本届' 通信展最大的兴奋点。

这也成为国产3G标准TD的又一次信心之旅。

视察通信展期间,张德江强调,要大力推进机制体制创新、大力推进自主创新、大力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相融合,加快信息通信业发展,并立足自主创新、强化国际合作,努力突破核心关键技术,在新一轮国际竞争中掌握主动权。

“这也将是大唐正在努力的方向。”9月21日,大唐电信集团总工程师、首席信息官陈山枝向记者表示,随着TD的商用进展,包括大唐电信集团在内的TD产业链已快速成熟。

终端逐渐成熟

一个全新的TD终端——“3G电子书”——正悄然进入市场

9月19日,在通信展现场,记者在大唐电信集团展台看到了名为AirPaper50T的全球首款TD电子阅读终端。这款具备6英寸E-Ink电子墨水屏幕的电子书,将支持通过中移动TD网络下载文档观看,并将通过中移动渠道进行销售。

这也是国内第一款由运营商牵头打造内容平台的电子书。在此之前,中移动已在浙江建立手机阅读基地,伴随3G电子书推出,中移动手机阅读这一新的3G业务由此破局。

“这说明,TD产业化正在进入快车道。”陈山枝表示,在TD商用化不断推进的带动下,TD的终端产品也在不断丰富完善和多元化,“比如在这次通信展上,我们展出的就有TD电子书、专为中国移动TD Ophone手机定制的TD OMS智能手机解决方案、TD家庭网关,TD双模家庭信息机,TD/GSM双模无线座机等产品。”

这也是当前业界共识。

在过去近2年时间中,终端产品一直是中移动和TD产业链最头痛的瓶颈,为此,中移动更出台了联合研发扶持' 基金、加大补贴等等举措,并多方游说诺基亚、索爱、摩托罗拉等仍在观望的国际手机巨头加入。但随着TD手机、上网本、无线座机、信息机乃至更多终端不断推出,TD的终端之困正逐渐淡去。

“今年5月,戴尔董事长迈克·戴尔高兴地给我带来了两样礼物:第一是TD的上网本,第二是OMS的手机。”8月31日,中移动总裁王建宙在接受本报记者专访时表示。9月16日,联想移动也正式推出其TD版的Ophone手机O1。

而据了解,在北京国际通信展上,TD手机终端出现爆发,大唐电信集团、中兴、华为等多款TD手机齐聚一堂,参观手机总数达到60余款,与此同时,数十家厂商分别展出的TD上网本、Ophone、电子书、家庭网关、信息机等产品种类也大量增加。

陈山枝表示,终端瓶颈的解决,是整个产业链不断成熟的标志。“目前TD-SCDMA产业联盟已有成员66家,并吸引超过200家企业参与到产业链中来。TD 产业已实现包括芯片、系统设备、测试、软件、终端、工程建设及网络服务等领域在内的产业链各个环节集群突破,并促进了产业链上下游企业间的协同互动和产业结构优化升级,”陈山枝说,产业链的成熟使得TD芯片及相关设备成本下降,质量性能却不断提升,TD终端因此更具市场竞争力。

“比如大唐电信集团的DTivy A2000-Ophone终端解决方案,其采用最新推出的4芯片套片组,具有强大的处理能力和高集成度,就可以帮助客户更快速有效开发Ophone手机。”他说。

发力LTE

随着3G运营的定局,3G后续技术与标准的演进也成为焦点。

其中,TD的演进标准TD-LTE更发展迅速。

2008年,大唐电信集团曾率先开发出首款TD-LTE样机,并于2008年“中国国际信息通信展览会”期间携手中国移动率先进行了TD-LTE业务演示。一年之后,TD-LTE有了更多进展。

9 月16日,' howImage('stock','2_000063',this,event,'9570') 中兴通讯(' 000063,' 股吧)宣布,与香港ASTRI(香港应用科技研究院有限公司)共同进行LTE无线业务演示,这也是业内首个成功的TD-LTE 跨厂商(IOT,Interoperability Test)测试,5天之后,诺基亚西门子也宣布,与中移动联合展进行了全球首次TD-LTE室内覆盖Femtocell演示。

9月15日,在接受本报记者专访时,高通大中华区总裁孟樸也表示,预计本月底高通的第一颗LTE芯片的工程样片会推出,该芯片也将支持TD-LTE。此外,中移动也已宣布,将会在2010年一季度的上海世博会搭建一个试验性的TD-LTE网络,并展出数据卡相关产品。

陈山枝表示,与3G相比,LTE将为数据业务提供更大优势,“所以我们对TD及其后续演进技术持续投入,在立足自主创新的基础上,强化与国际企业的合作,以在新一轮无线移动通信产业竞争中掌握主动权。此次重点展出的TD-LTE端到端解决方案中,就包括了' 视频监控、在线游戏及视频会议等高数据流量的业务演示,以展现LTE的优势。”他说,“我们已率先完成TD-LTE样机研发,并准备了端到端的、支持TD向TD-LTE平滑演进的全套解决方案,以满足工信部和运营商的要求。”

这也意味着,未来LTE将与2G和3G业务形成互补。此前,王建宙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已经表示,未来中移动将同时向用户提供2G/3G和LTE服务,其中2G/3G以话音业务为主,LTE则重点是高速数据应用,并不会出现业务互搏的局面。

就目前来说,从实验室到试验、试商用到商用,LTE还需要相当长的时间来逐渐完善,不过,在业界看来,中移动的积极态度,有望令TD-LTE未来在中国市场占据领先地位。

“在 2013年,中国大多数的4G用户都将来自中移动。”分析机构In-stat近期发布的报告认为,虽然中国政府和三大运营商都已明确表示今后将支持 LTE,但根据目前市场地位和采用3G技术发展情势情况,每家运营商的LTE发展战略都不相同,预计在2011年,中国移动将小规模地推出LTE商用网络。' howImage('stock','1_600050',this,event,'6570') 中国联通(' 600050,' 股吧)和中国电信的LTE网络搭建将晚于中国移动,很可能在2012年左右。

“LTE是中国从3G走向4G的唯一途径,而在其中,TD-LTE将比LTE-FDD获得更多政府和产业界支持。”该报告认为,“预计中国LTE的用户数在2013年以前将不会超过50万,其中80%的用户将来自中国移动。”

产业化突破

无论网络、终端还是后续演进,TD的商用化进程都为产业链带来机遇。

中移动人士向记者透露,TD目前进入到全面商用和业务应用阶段,TD网络即将全面覆盖全国238个大中城市,年底前网络性能达到2G水平,同时已有130多款TD终端获得入网证,用户则已超过120万。业界人士更普遍认为,中移动即将开始TD市场的全面发力,在第四季度,TD用户数量可能出现井喷。

大唐电信集团董事长兼总裁真才基认为,TD的规模化商用,将推动中国通信装备制造业由“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的转型,以核心技术创新为基点、以产业转化创新为主线、以产业整体协同升级为导向,系统整合技术创新优势、资源要素优势以及制度协同优势,实现中国式自主创新。

“值得注意的是,创新不是简单的一次性技术性突破,而是一个将技术进行持续商用转化的过程。特别是关键技术标准的开发与确立,更是一个系统性工程。”真才基表示,长期以来我国企业在创新方面一直存在“转化难”、“样机主义”等问题,所以在TD的商用过程中,大唐电信集团等核心企业先后占据了TD产业链芯片设计高端环节,利用金融危机背景下全球资本市场处于低谷的机遇,通过市场手段实现对芯片制造高端环节的控制,将核心技术与加工制造资源相结合,从而加快了技术的产业化进程,有效地提升产品的整体性能,打造一条完整的民族移动通信产业链。

“目前,TD—SCDMA产业联盟的成员企业已从2002年起步时的8家发展到66家,而加入TD产业链的相关企业已超过200家,并带动了软件、系统、终端、核心芯片、精密仪器仪表等高科技产业集群的整体发展与提升。”真才基表示。

陈山枝则表示,与2G时代中国制造厂商仅占据20%的移动通信市场份额相比,在TD市场中,本土通信企业已获得80%以上份额,在中移动TD三轮招标中,仅大唐电信集团一家,就累计提供3万多套基站,进入20个省市自治区,综合市场份额超过30%。

值得注意的是,TD的商用和产业化发展也受到政府肯定。

“TD面对国际竞争,大唐要不断创新!”在北京国际通信展上,张德江表示,政府要支持大唐电信集团在TD后续标准演进工作中发挥主力军作用,并勉励大唐电信集团作为TD发展的主要力量,要进一步加强与产业链上下游企业的合作,持续提升TD产业整体竞争力。

“我们将与产业链积极合作。”真才基表示,“通过沿产业链和价值链进行布局、占据产业链高端环节,大唐电信集团和TD产业链企业将把技术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和市场优势,推动'中国创造’。”

下一篇:

4.25黄金多空争夺可双向斩利,周获利4.3万不过尔尔!

上一篇:

要是不能“卖身”顺丰,百度外卖还能找到下一个“接盘侠”吗?顺水鱼财经

  • 信息二维码

    手机看新闻

  • 分享到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0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