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服热线:18391752892

当煎饼摊都不用付现金,钱包厂家和行贿的不改不行了顺水鱼财经

核心摘要:更快地拥抱现代化的,是充满消费欲望的穷人,拿起手机扫码的时候,家里、兜里、包里有多少现金已经不重要,重要的是,你用的是小米还是爱疯。 <BR /> 四月上旬开车出远门,身上没现金了,懒得去银行取,就跟同行的朋友说,你带点现金哈,交高速路费。 朋友上车放了二百现金,来回一趟,花了一百一,剩下九十,朋友说不要了,搁你车上吧。这九十块,我花到了现在,还剩三十。 并不是我生活节俭,而是现在可以不用现金的地方越来越多。买菜,买零食,发快递以及去饭馆吃饭,基本上拿个手机就能搞定。就连我们小区门口
外汇期货股票比特币交易更快地拥抱现代化的,是充满消费欲望的穷人,拿起手机扫码的时候,家里、兜里、包里有多少现金已经不重要,重要的是,你用的是小米还是爱疯。
四月上旬开车出远门,身上没现金了,懒得去银行取,就跟同行的朋友说,你带点现金哈,交高速路费。 朋友上车放了二百现金,来回一趟,花了一百一,剩下九十,朋友说不要了,搁你车上吧。这九十块,我花到了现在,还剩三十。 并不是我生活节俭,而是现在可以不用现金的地方越来越多。买菜,买零食,发快递以及去饭馆吃饭,基本上拿个手机就能搞定。就连我们小区门口卖煎饼的小车,都挂上了一微信支付二维码,还有一摄像头。没顾客的时候,煎饼摊主就坐在车上打瞌睡。我跟他开玩笑:“你睡吧,我自助,自己做个煎饼然后扫码付钱走人了哈。” 现在想想生活中什么地方还需要使用纸币或者硬币:公交卡充值,高速路收费(不使用ETC卡),停车费,给我爹妈送红包,还有就是交取暖费——我的那个房子,小区是老公房,取暖费要交单位,每年秋天,坚持只收现金,要是身上没带那么多,就去马路对面取去,那有银行。看着工作人员在古旧的小屋子中点钞,还真有点恍如隔世的感觉。 总之,什么事情,一个手机,一个卡片,基本就能搞定了。 已经有媒体报道,因为现金使用减少,生产钱包的企业都开始创新了,一部分奔奢侈品路子走,有个钱包不用装钱,就是显摆身份;另一部分奔着大容量走,装卡装证件装U盾U盘,向手包靠拢;还有一部分,琢磨智能化了,比如防丢失,能定位,小偷一摸就叫唤……等等。 给使用现金沉重一击的,是4月20日晚上央行北京营管部、北京市住建委、银监会北京监管局联合发布的通知,简洁说一句话:买卖房屋,不得使用现金,必须得刷卡,谁买房刷谁的卡,谁卖房,钱就转到谁的卡里去。这是为了防范洗钱。我猜,这个规则将会推广,最后全国都这样。全世界各国都防着买房洗钱的主,这么做也是顺理成章的事儿。 都不能买房了,钞票还干嘛使啊?再过个五年十年,是不是就成了珍稀藏品了? 要说买房,十七八年前房价还低的那阵,还真是用现金。有次我去银行办事,排长队,前面就有提着纸袋,甚至拉着行李箱的人,旁边跟着售楼员,一看就是买房的。那是我亲眼所见最多的现金了。那么多钱,点上好几遍,得耗不少时辰,后面的人怨声载道。在抗议声中,银行不得不另开一个窗口,把那些花大钱的人归拢到一边去。那时候拿现钞买房也是没有办法,大家手里全是存折,没有银行卡,智能手机也没有,更别提电子支付了,银行之间转账都困难,普通人只能把各种散碎零钱取出来,凑到一处,去交首付。 后来银行卡普及,还实行了实名制,依旧拖着大箱子交房款的人,就十分可疑了。大概是2012年吧,我换房子的时候和中介聊天,那个中介说,昨天有个人开车来,要买一个二手的别墅,打开后备箱,里面满满的是现金,当场把卖家吓得关了大门,死活不肯出来,他们中介也紧张了,最终没敢接这单生意。现在想,不接还真是对的,指不定这是什么钱呢。 当然,要是这一招就能治了洗钱和腐败,也不尽然。不买房了,这些人还能买字画古董,金银珠宝什么的。说白了,要不用现钱大家都不能用,才能基本堵住这条路。 我们家有只小女猫,叫糊糊,是路边捡来的小流浪猫,可喜欢攒钱了。比如,我有点钢镚啥的,随手放在桌子上,糊糊就会趁我不注意的时候,给扒拉到地上去,玩啊玩的,玩半天,然后都会归拢到她藏玩具的地方。我的书柜下面有个小缝隙,那是糊糊的百宝箱,几乎所有的玩具都在那里,糊糊想玩了,就撅着屁股在那里掏啊掏,掏出个五毛钱,玩一晚上,最后再扒拉回去。 知道糊糊的这个小秘密后,每次我需要用零钱了,就也拿个逗猫杆,在那个缝隙里扒拉,多了不说,两三块钱总是有的。 不知道为什么,糊糊最喜欢的是黄色的五毛钱,可能是因为大小趁手吧。有次吃饭,我在饭桌上把这事说了,饭桌上有个大叔,直夸我家猫有眼光。他说,五毛钱的硬币是铜做的,成本高,以后肯定会越来越少,所以就应该攒着,千万别随便乱花。尤其是梅花的,比荷花的更值钱。他自己,就一直攒着五毛硬币,都攒了一小筐了,他说,等他女儿长大了,怎么也得有一箱子,他就拿这一箱子五毛钱给女儿当嫁妆。 我不懂收藏,当时还开玩笑,说您真能对付你家闺女。不过后来上网一查,一箱子五毛硬币还真值钱,梅花已经标价到20元一枚了,麦穗的就更稀罕了。再过个十几年,这朋友的闺女出嫁,扛着一箱子硬币,怎么也得值个几十万了吧。 这方面,我还真有过后悔的事情。有一阵子,我交房贷交得焦头烂额,经常处于囊中羞涩状态。进城办事,翻了半天,也没翻出够交高速路费的现金。最终,找到了一个信封,里面是一沓子崭新连号的2元纸币,那是过年的时候,家里人玩麻将牌用的。打完牌,就把这些钱重新收起来,等着下次再玩。当时急眼,想反正我也玩不起麻将了,穷家富路,就花这个吧。 这些个2元很是花了一阵子,一直撑到了我下一笔稿费到来。可是,没过多久,2元纸币就越来越少,最终从世面上消失了。消失就意味着升值,我那种品相好的,一张都好几千块了。现在回味,太可惜了,简直是败家。 但当时不是走麦城么?也不懂啊。算了吧,我总是这样宽慰自己,就是无缘聚财,花了也就花了。 不同的年代,不同的经济状况,人们对于现金的感觉是不同的。想当年,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大学刚毕业发工资,就那么几张钱,还没有一百的。我记得我第一年工资四十多,第二年转正,七八十,就不问家里要钱了。钱实在不够了,就问同事借十块,下个月发工资还。这种情况出现了两三次,我就有外快了,给别的报纸杂志写点稿子挣钱,很快就自给自足。不过,直到工作五年以后,我才有能力攒钱,攒的钱,也长期徘徊在三五千块的水平。钱少,就觉得钱重要,总处在短缺之中,身上有几张一元,几张十元,心里都有数。 现金短缺是一种病,为了治病,当时的年轻人也想了不少办法,也有人利用别人想治病,干了不少忽悠人的事情。我有朋友,现在是著名主持人,某闻名天下企业的领导了,年轻时照样落魄,给一个饮料企业做宣传。活干完了,对方却赖账,不想给报酬,竟然对他说:“你也是知识分子啊,我们觉得给你现金是侮辱你,干脆这样吧,你直接拿饮料走,拿多少箱随你。” 你说他要这么多饮料干什么啊?这哥们儿冲着对方来了一句:“没关系,你就侮辱我吧。” 关于现金,人们有不少有趣的说法,记得" 王朔的小说里就用过一个民谣:“最大的人民币是十块的(当时没有百元钞),最小的人民币是一分的,无论是最大的还是最小的,都是人民群众最热爱的。”我认识的一个写小说的姑娘也说过很传神的话:“你问我喜欢什么颜色?就是那种一百块钱的粉红色。” 说到钱的颜色,刚有百元钞那阵,一百元是蓝色的,和十元钱长得差不多。我同学喝高了,打了个面的回家,身上就剩一个一百的,一个十块的。拿着两张钱比照了半天,给了司机一张,之后上楼回家睡觉。第二天早晨起来去买烟,摸出兜里剩的那张钱,哎呦,竟然是十块的。 所以说啊,用现金还是有诸多不便的。现在用现金的地方越来越少,是一种进步。除了使用上不会搞混以外,对人的心理也是有影响的,毕竟不用记自己还有几张钱了,花钱的时候也爽快,就跟没花差不多。这也是一种刺激消费吧。我觉得,更快地拥抱现代化的,是充满消费欲望的穷人,拿起手机扫码的时候,家里、兜里、包里有多少现金已经不重要,重要的是,你用的是小米还是爱疯。 《人民的名义》让现钞很是火了一把,满墙满床的钱,数钱就那么费劲,印也得有一阵子吧?前几年有媒体探秘印钞厂,说工人们经常加班加点,我就觉得蹊跷,看来还是有原因的。不过这种事情,以后可能会得到遏制了,不仅现金的使用量目前在下降,有媒体报道,现在央行还在研究电子货币 ▲ 《人民的名义》剧照 说到电子货币,好多人不理解,觉得现在电子支付,不就是电子货币吗?其实不对。现在电子支付,背后支付的还是钱,还能兑付出现金来。而电子货币,就是一个个代码,这个代码代表了财富,它们都是唯一的,什么时候从银行出去的,到了谁手里,怎么花掉的,下家是谁,数据库里都有痕迹,想查的话,瞬间门儿清。那个时候,可是真正意义上的现金消失。 有些人乐观地说,要是实行了电子货币,靠货币搞腐败,或者洗钱什么的,基本不可能了。 也有些人悲观地说,国家对民间财富的控制也加强了,收税更加方便,想加点什么税,电脑上打打键盘,呼啦一下,大家的钱就被收走了。那个时候,不是能不能捂紧钱包的问题,而是能不能捂住的问题。 不过我倒觉得,什么都是物极必反。民间的" 智慧是无穷的,要真是所有钱都被控制了,大家还会想出新的办法来,例如以物易物,再比如,寻找一种暗黑的、民间认可的交易介质品:一斤鸡蛋五十个贝壳,一斤肉一百个贝壳……现金可以告别,但很多东西,都是轮回的。 依此类推,现金消失真的能杜绝腐败么?我看未必,眼红了什么招想不出来?真要反腐,完全靠这个也不行。
【本文为合作媒体授权投资界转载,文章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文章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投资界立场,转载请联系原作者及原出处获得授权。有任何疑问都请联系(editor@zero2ipo.com.cn)】
下一篇:

4.25黄金多空争夺可双向斩利,周获利4.3万不过尔尔!

上一篇:

山雨欲来房产税顺水鱼财经

  • 信息二维码

    手机看新闻

  • 分享到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0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