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市民袁女士最近收到中铁" 信托发来的短信:“近期公司将根据市场资金成本变化,下调部分产品收益率。”另外,她发现进入3月以来,部分银行理财产品的预期收益率已经出现了略微下调。
算笔账:
10万元理财62天要少50元
尽管" 央行的基准利率尚未开降,但是银行、信托等投资渠道的部分产品进入了“降息通道”,成都晚报记者了解到,一些银行推出的最新稳健型理财产品,年化收益率和今年前两个月相比,已下跌0.10.4个百分点。以一款62天期限的保本浮动收益型产品为例,今年1月初的预期年化收益率为5.1%,现在预期收益率已经降至4.8%,如果计算收益,此前10万元62天的收益有850元,而现在购买同一款产品,收益少了50元。
原因:
资金面宽松拉低收益率
普益财富统计显示,1月份银行发行的1个月期限以下产品的平均收益率为4.36%,而2月份该类产品的平均收益率已经下降至4.06%,3月份至今该类产品的收益率进一步下降。
对于理财产品收益率下降的原因,银行理财师分析,元旦和春节前后市场资金比较紧张,导致银行间拆借市场利率飙升,因而也带动了银行理财产品的收益率,加之上月央行下调存款准备金率,释放了流动性,银行间市场拆借利率回归正常水平,因此银行理财产品收益率也随之回落。
建议:
选长期产品避免“再投资风险”
银行理财师建议,如果资金短期内没有急用,最好买入半年期或一年期产品,就可以提前锁定5%以上的预期年化收益率,以免遇到收益率下调的“再投资风险”。此外,每一款理财产品从认购到本金收益打回账户,都包含了认购期、运作期以及清算期,而标注的期限仅为运作期,也是能产生预期收益时间段,这就意味着算上认购期和清算期,每一款理财产品的实际投资期至少要比标注的期限多出几天,加上衔接两款理财产品之间的等待时间,资金闲置的时间延长,最终收益将在无形中摊薄。所以还不如一开始就购买一款中长期理财产品,既锁定收益又省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