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服热线:18391752892

“正利率”来袭 理财咋转向顺水鱼财经

核心摘要: 过去的两年,人们已习惯了恼人的“负利率”,钱放在银行里越存越少,不得已想尽各种办法理财,拼命与飞涨的CPI赛跑。如今,“负利率”突然转正,不少人甚至产生了一种陌生感,“正利率”对市民投资理财将产生怎样的影响,理财该如何调整方向呢? 正利率难唤回储蓄意愿 CPI涨幅3.2%,一年期定存3.5%,这意味着负利率时代结束,在银行存款终于划算了,这种情况下,居民储蓄意愿是否回升,商业银行会迎来存款潮吗?记者调查
外汇期货股票比特币交易

过去的两年,人们已习惯了恼人的“负利率”,钱放在银行里越存越少,不得已想尽各种办法理财,拼命与飞涨的CPI赛跑。如今,“负利率”突然转正,不少人甚至产生了一种陌生感,“正利率”对市民投资理财将产生怎样的影响,理财该如何调整方向呢?

利率难唤回储蓄意愿

CPI涨幅3.2%,一年期定存3.5%,这意味着负利率时代结束,在银行存款终于划算了,这种情况下,居民储蓄意愿是否回升,商业银行会迎来存款潮吗?记者调查发现,“正利率”乍现,市民的存款意愿并不强烈。

“存款收益率太低,实际意义不大”,市民朱小姐就对储蓄存款持观望态度。她分析说,比如,现在100元钱可以买一袋大米,按照目前的CPI涨幅计算,一年后一袋大米价格将达到103.2元,如果把钱放在银行里,一年后本息共计103.5元。

朱小姐说,“比较下来,把钱放在银行里,并没有带来购买力的提升,存款只能保证财富不缩水,并没有带来更多的收益”。这也是很多市民不打算增加存款的原因。

“负利率只是暂时转正,未来几个月的走势还不好确定,并没有多少指导作用”。济南某公司职员曹先生认为,与存款相比,现在投资的渠道比较多,如买理财、" 炒股票 、投资贵金属等等,这些产品的收益水平远高于储蓄存款,这是他对存款不“感冒”的原因。

市民的态度,符合一些财经人士预测。" 交通银行(" 601328," 股吧)首席经济学家" 连平就表示,一部分小微储户选择储蓄的可能性多一些,资金量稍微大一些的目前有很多投资的渠道,除了股市以外,理财、" 信托等许多产品有时候会给出高于一年期定期存款3.5以上收益的回报,所以很多中户、大户还是可以继续选择其他的投资品种。

长期存款未必划算

虽然居民储蓄意愿并不强烈,不过,也有一些稳健型家庭,尤其是中老年人开始考虑增加存款在家庭资产配置中的占比。“CPI回落,未来有降息的可能,我打算把部分存款转成中长期”,有市民这样打算。

预期到了降息的可能性,趁着利率还在高点时长期存款,避免未来遭遇利息损失。对于“存款转作长期”想法,在一些专家眼中或许未必划算。

一些经济学家预期,今年虽然是艰难的一年,但是经济周期会随后转变。经济政策将再次调整,利率也有重新上调的可能。如果此时将所有的资金都变成了定期存款,尤其是长期的定期存款,并不划算。

“存款是必要的,但是要考虑家庭资金的流动情况,并以此来选择定期存款的期限,提高资金的灵活性”,工行大观园财富管理中心主任王霞建议。

理财人士以5万元存款为例说明:对于经常有资金需求的家庭,可以考虑“定期+活期”的搭配,2万元存活期,3万元分成三份存定期,分别存1、2、3年期,到期的1万再存为3年,这样一来,每个存单都是3年期,可以获得更高的利息收益

如果资金不急用,可以把存款分作三份,其中1万元1年期,2万元2年期,2万元3年期。这样当存款到期后,可以根据当时市场利率情况和预期,再重新选择存款期限。

国债、债基有望走红

持续两年的“负利率”结束,降息的预期加大,一向冷门的储蓄国债突然变成了“香饽饽”。稳定的投资回报以及高于定期存款的收益,成为储蓄国债近期走红的原因。

3月10日,今年第一期、第二期电子式储蓄国债开始发行。第一期期限为3年,年利率为5.58%;第二期期限为5年,年利率6.15%。14日,记者在泺源大街的建行、农行等几家银行调查时了解到,相比之前的不冷不热,今年前两期储蓄国债的销售情况明显好转。

“3年期的储蓄国债销售情况最火,购买的多是一些中老年人,他们更习惯于这种稳健的投资方式。”一家国有银行的大堂经理告诉记者。

工行大观园财富管理中心的王霞表示,去年12月和今年2月" 央行连续两次下调存款准备金率,2月CPI涨幅低于一年期定存利率,存款准备金率继续下调的可能性较大,这些都意味着" 加息周期的结束,类似储蓄国债这样的传统固定收益的中长期投资品种自然受到青睐。

“具备一定风险承受能力的投资人可以考虑债券债券基金,收益会更加合适。”王霞称,债券利率的敏感性很强,一旦出现降息,债券基金收益率就会提高。

对于风险承受能力更强的投资人,理财人士则建议,可以考虑介入资本市场,投资股票 ,或者买混合型、偏股型基金。“负利率改变,货币政策转向宽松的预期加强,货币政策宽松后,流入股市的资金增多,对于资本市场是一种利好。”

理财产品收益或走低

对理财市场而言,货币市场利率的大幅下降将对短期银行理财产品的收益率形成较大压力。“目前,理财产品的收益已呈现下降趋势,以往热衷投资短期产品的格局或将改变。”省城某股份制银行财经理杨先生对记者说。

数据验证了理财人士的判断,普益财富的统计数据显示,1月份银行发行的1个月期限以下产品的平均收益率为4.36%,而2月份该类产品的平均收益率已经下降至4.06%,3月份至今,该类产品的收益率进一步下降至3.4%。

不过,记者也发现,虽然短期产品收益走低,期限较长的产品受到的影响并不大。据普益财富统计,上周,1个月以下产品平均预期收益率为3.6%,相比前一周4.01%的平均预期收益率有所下降;1个月至3个月期产品的平均预期收益率仍然维持4.82%;3个月至6个月期产品的平均预期收益率由5.08%下降至5.01%;然而,6个月至1年期产品则从4.95%的平均预期收益率上升至5.20%。

普益财富研究员叶林峰指出,随着市场资金面的进一步宽松以及未来对于降准预期的升温,银行发行的3个月以下期理财产品的收益率可能都会受到影响,投资者需要根据自身情况灵活配置不同期限的理财产品以获得最大收益

省城理财经理杨先生建议,“考虑到未来央行还有可能进一步下调存款准备金率,投资者手中的资金若较长时间不用,可以关注中长期的银行理财产品。”

(责任编辑:admin)
下一篇:

4.25黄金多空争夺可双向斩利,周获利4.3万不过尔尔!

上一篇:

济南白领的周末“度假”生活顺水鱼财经

  • 信息二维码

    手机看新闻

  • 分享到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0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