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报讯 昨天上午,种了大半辈子田的常熟市古里镇白茆村农民高健浩满面笑容地从省长李学勇手中接过“种粮售粮大户”的奖牌,同时获得10万元重奖。像高健浩一样,全省共有80位种粮大户在粮食生产表彰奖励会议上获得同等奖励。记者了解到,由省政府对种粮大户进行如此高规格表彰,在新中国成立以来还是第一次。
“现在是种粮最好的时期”,66岁的高健浩乐呵呵地说,2003年,他抓住土地流转机遇建设规模化生态种植基地,目前规模已扩大到6800多亩。高健浩列出一长串好处:“一不收税,二有种粮补贴,买农机也有补贴,农田水利全部搞好,卖粮有保护价,种得好还有奖励。”2011年,他出售商品粮1112万斤,种粮收入1724万元。
江苏是经济大省,同时也是农业大省、粮食大省,在工业化、城市化进程中,一直高度重视粮食种植这一战略产业,全面落实强农惠农富农政策措施,发挥农业科技优势,以人均仅0.9亩的耕地,连续8年保持粮食增产。2011年全省粮食总产突破660亿斤,总量居全国第四位,单产创历史最好水平。与之相应的是,对农民的粮食直补、农资综合、良种推广和农机具购置四项补贴总额也创下69.9亿元的新高。数据显示:今年省级财政预算安排支农资金139.8亿元,比上年增长15.3%。
来自建湖县颜单镇任杨村的徐正青是当地有名的“粮王”,去年种粮3200亩。他依托农机合作社,实现了从种到收全程机械化。当天,身穿一袭新西装来领奖的徐正青自豪地说:“收割时你们来看,从田里收割到进地头仓库,最后直接烘干,2800亩小麦只要4个晴天投入20个工就能完成。” 南通市通州区石港镇农民孙洪箭,2011年流转土地1000多亩。他说:“去年,我种的新品种小麦亩产超500公斤,水稻超650公斤,真正是亩产吨粮。”
说到奖金的用途,大户们仿佛事先商量好一般。高健浩表示要购买一台烘干机,徐正青说想添钱购买三台高速插秧机,孙洪箭则要再进一台拖拉机。高健浩说,他成立的江苏田娘农业科技公司,每年都会招进20名大学生。年轻人学会一门农机,每月加100元工资。今后种田,必须更多地依靠科技和机械化增产。
“省长在会上说,要真正让重农抓粮者、支农兴粮者、务农种粮者政治上有荣誉、经济上有实惠、工作上有动力。重视农业,重奖农民,就是对种田的最大肯定。”45岁的孙洪箭说。
(陆峰 夏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