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善于止盈卖出,是很多散户的通病。
一般说,由于早期功课没做足,散户很难买进涨势迅猛的股票 ,偶有股票 持续上涨,也多半靠大势良好再加点运气。不过,当股票 不断上涨时,一些散户往往很早就卖出了,以至获利不多。而那些沉住气不卖的散户,有的就将之归于自己水平高超、独具慧眼,当他们产生这种自负心理时,会盘算每涨一个百分点能带来多少利润。随着股价步步走高,期望值也不断提高。此时,他可能搜集各路信息,评判谁对谁错,再在此基础上提高自己的预期价位:股价从10元涨到20元,会梦想涨到40元、50元。见多了回调后的迭创新高,就会简单地将创新高当作顺理成章的事。直到一天,发现股价从20元回到10元,这才如梦方醒。
这种暴涨之后又恢复原状的过程,就是股民们常说的“坐电梯”。
回顾2006年8月到2007年10月,上证指数从1660点涨到6124点,可谓无数中小投资者尽享浮盈之喜的时期,但大多数散户并没“吃到”全部行情,而是不断地中途下去再上来,直到指数超过4000点后,才逐渐坚定持股信心。所以,2007年4-6月,沪市月成交均值达到3.6万亿元,7月向上突破后,成交量反而降至2.2万亿元。牛市颠覆的10月,成交量也仅2.4万亿元,原因就在于中小投资者在反复的短线交易后终于明白:原来这是大牛市,要捂股而不能频繁进出了此时,他们坐上了“电梯”。
不知道止盈,就只能坐电梯;频繁短线,熊市可保身,牛市却不赚钱。这两点已经够“致命”了,偏偏很多人还逃不过最后一个陷阱:不善于止损。笔者的一位朋友,2011年3月买了几只股票 ,盘盘跌跌,在原位“哆嗦”了一个月,看看问题不大,就不去动。再过一个月,跌了5%,但眼见股价经常反弹回来,便安心了。又过一个月,跌幅达10%,由于有以前的经验,心想总会反弹回来,因此依旧笃定。等到7月,股价破位,还不肯止损,乃至后来越跌越深,却始终不肯斩仓,理由是:万一割在最低点怎么办?反正不卖总不算亏。如此循环,股价最后跌掉近60%,朋友的财富就是这样“毁灭”了。
分析这个过程不难发现,早期的涨跌横盘让很多人麻痹,渐渐对涨跌没什么感觉,当价格跌破关键位时,却又心存侥幸,结果不能自拔。其实,若能时时盯住市值变化,预先设好止损位,又怎么可能让损失不断扩大?
慢慢下跌的行情会让人放松警惕,加剧损失;突如其来的下跌也会让人六神无主,错过止损的机会。很多人都有体会,当突发事件发生时,第一反应往往不是逃跑,而是呆若木鸡。投资市场中,虽无恐怖的事物让人惊惧,但意外消息导致的股价暴跌却时常发生,此时,很多人的第一反应也是没有任何措施。当股价跌太多时,又会因为思维惰性而任其下跌,结果就不是“坐电梯”,而成了“蹦极”。
尽管有人担心止损会出错,而实战中也不乏止损后股价立即大涨的情况,但从本质上说,止损是不会错的,因为止损是对错误的纠正。就算卖了以后涨起来,找机会再买就是。股票 那么多,机会那么多,怎么可能因为止损就失去一切?所以,要避免陷入投资陷阱,就得在事前的计划中预先确定止盈位和止损位,不但可以让盈利扩大,损失减少,还可避免牛市中频繁的短线交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