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证监会主席" 郭树清最近表达了一种观点:低收入人群和以退休金为生活的人群不太适宜参与我国股票 市场,应更多地考虑风险较低的固定收益投资和储蓄工具。这里,不仅涉及投资者的风险承受能力,还涉及到投资逻辑的问题。
第一个逻辑,想清自己的位置。进股市时,先自问为什么我能赚钱?我比别人强在哪里?来看一组数据:中国证券投资者保护基金公司的年度综合调查显示,2011年在股市中亏损的投资者近80%,也就是说,仅20%左右的投资者赚钱或不亏钱。对于低收入或以退休金生活的人来说,自问一下,为什么我应该属于这20%,而不是亏损的80%?我的专业知识够吗?有足够的精力和时间做研究吗?如果做不到这些,当然不适合投资股市。
第二个逻辑,虽然买卖股票 并不复杂,但成功与否关键在于投资逻辑是否清晰正确、是否符合股市运行规律和自己的投资风格及风险承受能力。
买卖股票 有两种基本的投资逻辑:一种是自上而下选股,包括看清大势、跟踪板块、精选个股、基本面选股、技术面进出。看清大势是指有宏观分析能力,能判断宏观经济及股市运行在哪个阶段;跟踪板块是指近期或未来哪些板块、行业是市场热点;精选个股是指在热点板块中,选出有代表性的个股;基本面选股是指对目标股票 进行充分的财务、公司运营管理等分析;技术面进出是指在盘面上选择合适的买卖时机。另一种是自下而上选股,简单地说就是看到好的上市公司就买,中长期持有,不在乎市场短期波动。
哪些人适合自上而下选股,哪些人适合自下而上选股,区别在于投资者要形成适合自己的投资逻辑。形成后,还要在实践中不断检验、修正,有一个逐步完善的过程。投资逻辑成熟的人,会摆脱盲目入市和盲目买卖股票 的行为,这就是一个合格的股市投资者。
(曹忠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