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需要多层次
资本市场,而新三板诞生那一天就已经是梧桐树
市场了,它就是“
华尔街”,千万不要小看
市场的生命力,而且现在事实上推行的是渐进式的注册制,其实给新三板留足了5年的发展期。
“能够转板的就转板,不愿意转板的就在新三板里面绽放”,“新三板既要有苗圃功能,又要发挥土壤功能”,2月10日,刘士余首谈新三板,关于新三板定位的讨论,再一次如火如荼地展开。
“我看好新三板,5到8年后它和沪深
交易所将殊途同归,都会是健康的
资本市场,然后各有分工、各有各的表现。”" 荣正投资董事长" 郑培敏,这样告诉读懂君。
郑培敏说,中国需要多层次
资本市场,而新三板诞生那一天就已经是梧桐树
市场了,它就是“
华尔街”,千万不要小看
市场的生命力,而且现在事实上推行的是渐进式的注册制,其实给新三板留足了5年的发展期。
称自己是坚定
市场经济原教旨主义者的郑培敏,阐述了他为何现在仍力挺新三板。

正在到来的A股注册制只是注册制1.0时代
我对新三板的坚定看好、我的乐观,是基于长期、战略的思考。从整个
市场经济的发展来看,中国需要多层次
资本市场,需要新三板,就像A股需要注册制一样。
现在A股事实性的注册制正在到来,而新三板短期内没有强有力的
利好,很多人担心会对新三板造成很大的冲击。我觉得没关系,让沪深
交易所先热闹一阵。
其实,现在推行的注册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注册制,或者称之为渐进式注册制,目前只是注册制的1.0时代。
这个阶段就是发行速度放开,现在每个星期发行8到10家甚至15家,但仍不能把发行
价格放开。只放开发行速度,不放开发行
价格,不是真正的注册制。现在还是23倍
市盈率管控,也只有中国A股
市场会出现开盘后10个涨停板的奇葩现象。
放开速度才能解决掉IPO的存量,之后才会进入注册制2.0时代,这大概需要两年的时间。
在2.0时代,A股会出现“即申即审即发”,慢慢放开
价格管制,可以询价发行,
价格管制最快也要从2018年下半年开始才逐步放开,完全放开也需要2到3年,而现在的新三板没有任何
价格管制。
然后才会进入注册制3.0时代,亏损公司也可以在主板
上市,这才是真正的注册制。
目前1.0时代的注册,势必会把一批好的、亏损的公司挡在A股外,也就不需要担心A股注册制会把所有的好公司都吸引走,至少在3.0时代来临前不需要担心。京东是好公司,巨额亏损无法在A股
上市,对不对?但却可以在美国
上市,是因为它履行了严格、完整的信息披露,给
投资者讲清楚了亏损原因、经营
策略等。
但沪深
交易所没有这样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因为战略性新兴产业一定是先亏损,没有3到5年发展不起来,Uber、滴滴到今天都是亏损的,所以还有足够多的好公司目前去不了A股。
而且,新三板不是一个一成不变的
市场,我对它非常有信心,一定会改革的。如果新三板改革到最优秀的企业有竞价机制,企业发行
新股不受23倍
市盈率管控,想发多少发多少,那我相信即便那些有
利润的企业,也会有部分选择留下来。
现在A股有足够大的诱惑,60倍、80倍、100倍
市盈率,但随着注册制2.0时代的来到,发行
价格放开后一定会下降,这时那些有
利润的企业在A股
上市后,可能有40倍
市盈率,而新三板25倍
市盈率。但A股整天接待的是一群非专业的
投资者,新三板接待的是专业
投资者,也许有的
上市公司就宁可
价格低一点,选择高质量高素质的
投资者。
所以新三板和A股的博弈,我觉得是各取所需,不用担心新三板没有好公司。
未来新三板肯定是能够跟沪深
交易所并驾齐驱,各有各的表现的
市场。对于企业来讲,不同的企业应选择不同的
市场,成长型创新型企业,我觉得新三板就挺合适;已经是中
石油、" 中石化那样成熟的公司,就在主板待着吧。
这可能会涉及到转板问题,目前都是从新三板摘牌后重新申报IPO,那不是真正的转板,我认为未来转板只可能在股转自己的体系里实现,基础层到创新层,创新层到竞价层(精选层)。可预见的5年时间内,我看不到将来新三板的竞价层或创新层,能不经过IPO发审委直接到沪深
交易所。
新三板还有5年的发展期,不要小看
市场的生命力
A股推行渐进式注册制,从1.0到3.0时代需要5年的时间,而这5年其实也是留给新三板最后的发展期。
A股是在改革、在发展,大家也不要“刻舟求剑”式看新三板,现在大家失望的主要原因就是政策一直没有动,我觉得现在到了临界点,今年会有政策推出的,新三板一定会改革发展的。
现在很多企业选择IPO,像" 开心麻花这样的公司,它们希望通过
资本运作能够上一个level,但新三板现在给不了它空间,那只好换个舞台。
当然全国股转公司可能会遗憾这类公司撤离新三板,但目前他们无能为力,因为新三板体制的大改革不是股转能定的。到现在证监会主席刘士余还未视察过股转,我预测快则两三个月慢则半年内,他就会去视察股转,那就意味着后续政策可能要出台了。
而新三板后面可用的子弹有很多,包括创新层里分出一个类似竞价层、精选层,公募
基金入市,以及还未执行的私募做市,适当或变相降低
投资者门槛都有可能。
其实我这么乐观的根本点,是因为新三板是一个
市场化的
资本市场,就这一点足以
支撑我对它的信任。我是一个
市场经济的原教旨主义者,所以坚信
市场的力量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
新三板是中国现在唯一一个以信息披露为导向的监管和以信息披露为导向的投资,只要公司披露到位,
投资者买或者不买自己决定,什么
价格买自己决定,没有任何窗口指导。
A股存在无
风险套利机会的
市场肯定不正常,
投资者自己不承担责任的
市场,天天要靠国家来呵护也不正常。我们习惯了被呵护,所以现在新三板没人呵护,我们倒不适应了。
国家可能发批文说北京建立一个什么
市场,可是你看义乌小商品
市场、" 山东寿光的蔬菜
市场是不是野蛮生长起来的,也没有什么国家级
市场的说法,所以我非常相信
市场的生命力。新三板诞生那一天就已经是梧桐树
市场了,它就是“
华尔街”。
新三板的“跷跷板”该怎么玩?我有这些建议
不可否认,新三板还有不少问题要解决。
任" 何一个
资本市场的买方和卖方、挂牌企业和
投资者之间的关系都好比跷跷板,目前来看
投资者的问题稍微大一点,因为新三板的企业数量已经足够多了,1万多家企业其中优质企业至少500家,可这500家都还没有获得应有的价值体现,原因是什么?
投资者太少。
在
投资者端我有三点建议。第一,做市商制度亟待改革,应该迅速把做市商增加至200家到300家。股转应该对做市商有一个全面的考核机制,不能允许部分券商拿到做市商牌照后不作为,要是不做市就吊销做市商资格,因为
市场流动性需要做市商来活跃。私募是很好的活跃力量,我觉得就是要在做市商中增加一些私募这样的“鲶鱼”,来刺激那些沉睡的做市商;
第二,
机构投资者放开的速度应该加快。公募
基金的私募
账户,甚至
信托、券商自营都放进来。从理论上讲,只要在
基金业协会备案的GP,都可以让他进来买,因为注册后相当于向证监会宣誓“我是理性投资人”;
第三就是适当降低个人
投资者门槛,我觉得可以把创新层的门槛降到300万,换句话来说叫渐进式降低,先把500万降到300万。
从跷跷板的另一端公司角度来说,我投资的企业,只要符合两年以上成立历史、两个完整财务年度,并且已经财务规范,不管亏损与否,我都鼓励上新三板。为什么?因为挂牌以后我监管轻松多了,多了股转、
市场的监管。
如果未来新三板足够成熟后,那所有融完A轮的公司都应该挂新三板,A轮融完说明企业规范了,也有一定规模,那赶快上新三板融B轮,挂牌融B轮怎么也比不挂牌融B轮效率高。本来需要6个月,现在可能3个月就能完成,而且
价格高,原来不挂牌新三板,通过财务顾问去做
融资,知道的人少
价格就会低,原本10亿估值,上新三板也不要指望20亿估值,可能11、12亿估值。总的来说,作为一个非
上市企业来讲上新三板肯定比不上要好,但前提是好企业,烂企业就算了。
未来两年内,新三板的繁荣,除了表面的成交量、定增量加大,
投资者门槛适度降低、开户数的增加外,还有很重要的一点是标志性企业的挂牌。
本来像" 神州专车、" 百合网,这种公司挂牌新三板已经开了个苗头,但股转没有抓住这个时机。其实股转现在就可以去跟滴滴、跟ofo、跟" 爱奇艺说你来挂牌,为什么不可以呢?归根到底是看企业本质。
股转应该有个部门、一个小组专门去拉优质企业来挂牌。当年中小板和创业板的时候,深交所是专门有
上市资源的开发部门,然后到各个省去跟
金融办说你们把好企业介绍到深圳来
上市,不要去上海
上市。股转也应该有个部门,学习当年深交所草根化、地推式的运营方式。
股转除了鼓励优质的高科技企业、高成长的战略新兴产业它们来挂牌新三板外,还应该在VC、PE中间去做工作,让他们把企业推荐过来,然后也鼓励VC、PE在新三板买定增,因为都是一级
市场的
价格。现在新三板定增就是一级
市场的
价格,即使将来活跃了它的
价格也是更趋近一级
市场,而不是趋近
二级市场。
还有一点制度上的缺陷,可能需要股转“打补丁”,针对并购是不是应该制定要约制度。前段时间有家传媒公司要被收购,大股东跳伞了留下了散户。这种情况就应该规定收购新三板公司超过多少股权时应该发要约,至于要约散户接不接受,那是另一码事,散户不接受,说因为自己是高价买的,所以必须要保本,那这没道理,但现在三板没有要约制度,我觉得对并购来讲一个蛮大的制度缺陷。
不要用A股思维看三板,到1100点就该投资建仓了
我发现大量关注新三板的人,不管是看好还是不看好,其中蛮多的是A股思维,而那本就是错误的思维,我经常说我们是“误把杭州当汴州”,A股是赌场而不是
资本市场,现在领导正力图把赌场变成
资本市场,这是一个非常漫长的过程。
为什么百分之九十的人都不看好新三板,我觉得归根到底是因为他们本身
资本理念是错误的。
原来27年的A股
市场给他们一个概念,就是骗子可以在A股上圈到傻子的钱。那么他们把这个思维带到新三板来是不可能的。目前沪深
交易所主流是投机者,相当部分的新三板
投资者可以说只是钱多的散户,因为他们把新三板当做沪深
交易所外的另一个投机
市场,这种人长期来看是要被
市场洗出去的。新三板没有那么高的波动性,
市场自然会给他教训,最后三五年留下来在新三板的
投资者应该主流是价值
投资者、
机构投资者。
5年之后新三板的成人礼,成为成熟
市场的标志是什么?一定是它是
投资者为主,投机者为辅的
市场,当然那时候A股可能也变成了
投资者为主,投机者为辅。
大家要对新三板有信心,心急吃不了热汤圆。我觉得现在就是2004年的A股,因为2005年的七月份就是998点,然后拉起了一轮波澜壮阔的大
牛市,当然,用
牛市思维这种高波动的A股思维来评价新三板好转,本身就是个错误的观念,新三板不太可能像A股一样大起大落,完全靠流动性来
支撑,因为它是公开的PE
市场。
不过,我告诉你现在到了抄底的时候了,但不能泛泛而投,一定要优中选优。新三板真正有投资价值的企业可能就只有500家,要在这500家公司里选择标的。
新三板现在跌跌跌,跌到1100点,可能还要再跌一两个月跌到998点,但是会起来的,而且1100点就该买
股票 ,因为你不知道什么时候跌到998点,指望抄到底是不可能的。
它的价值中枢是1500点,现在已经跌破价值中枢,你就该买,就该阶梯式建仓,因为将来
价格围绕价值波动的时候一定会超过价值,当然比如说价值中枢是1500点,超过价值是超到3000还是6000点,这是不可预测的。
【本文为合作媒体授权投资界转载,文章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文章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投资界立场,转载请联系原作者及原出处获得授权。有任何疑问都请联系(editor@zero2ipo.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