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日,2011年度广州市科学技术奖出炉,来自民营企业界的陈昌和来自农业界的黄邦海拿到突出贡献奖,另有78项科研成果分获科技进步奖一、二、三等奖。
不过,获奖者的奖金标准却显得有些羞涩,最高大奖“突出贡献奖”的奖金仅为50万元,这个标准比其他珠三角城市如东莞、珠海、深圳都要低很多,甚至只能与深圳市某区的奖励金额相媲美。
奖励不足,背后折射的是广州市财政支出在科技投入上的不足,导致广州在与其他各中心城市的创新能力比较中落在下风。
据' target='_blank' >福布斯中文版最新的中国内地创新城市25强排行榜中,拥有广东省七成以上国家、省市级重点科研院所和大专院校的广州,排名落后至第19名,甚至比中山的排名还低。
南方日报记者 晏磊 马芳
李娜 吴晓芳
统筹 王军
奖金对不住含金量
科技官员认为,获奖者和团队是有足够含金量的,不过他们所获的奖金金额似乎有点羞涩
广州市科学技术奖是广州科技界最有含金量也是最具代表性的官方大奖,从2001年制定相关奖励办法至今,每年一次的大奖,已经走过11个年头。
突出贡献奖是广州科学技术奖的头等大奖,重点奖励在科研道路上有重大突破或是在成果转化上取得巨大经济效益的科技工作者, 而科技进步奖则授予给那些拥有极高科学价值或有着巨大经济社会价值的项目与组织团队。
广州市科信局科学服务与管理处副处长袁耀飞表示,无论是突出贡献奖还是科技进步奖,都必须经过评审委员会的严格审批,而评审委员会组成人员中,绝大部分都是广州科技界9个领域中的顶级专家和学者,如钟南山也是该评审委员会的专家委员。
奖项的评审必须经过严苛的考核和论证。袁耀飞告诉记者,两类奖项的评审都要经过初评和复审两个环节,而无论是初评还是复审,都必须聚集至少80%的委员开会,方可拥有法定效应。
“获选科技进步奖,需获得在场专家一半以上的票数,而突出贡献奖则要获得2/3以上的票数。”袁耀飞介绍,突出贡献奖曾有出现过多届空缺的现象,而突出贡献奖原定为每届3个名额,前10届再加上今年颁出的2个名额,总共只有9位科技工作者获此殊荣。
由此可见,评审条件和环节是无可挑剔的严格,所选出来的获奖者和团队也是有足够含金量的,不过获奖者所获的奖金金额,似乎有些对不住这含金量。
袁耀飞介绍,突出贡献奖奖金为50万元,科技进步奖的一、二、三等奖金金额则分别为10万元、5万元、3万元。
“比起深圳和东莞来说,是不是有点少?”袁耀飞的表情有些不好意思。
标准比不上深莞珠
获奖者陈昌认为,奖项的荣誉价值比经济上的刺激更大,他给员工的技术攻关奖金100万元
记者了解到,珠三角的其他城市都设立有类似的官方科技大奖,奖金金额无论是总额还是单项金额,其标准普遍都比广州要高。
在深圳,该市设立的“深圳市科技创新奖”,是深圳最高级别的政府官方性质科技奖励活动,奖金总额2000万元,其中颁给个人的最重要奖项为“市长奖”,可获得100万元奖金,最新一届的获奖者即2010年度获奖者,为时任深圳清华大学研究院院长冯冠平。
深圳并不是唯一一个拿出百万巨奖的城市。2008年的东莞市科学技术奖首届东莞市长奖,就将3个100万元颁发给了3个科研项目,同时有3名科技工作者拿到了50万元的东莞市长荣誉奖。
去年,珠海再出引才重奖,每两年评选“珠海市杰出人才奖”,给予每名获奖者高达500万元奖励,此项奖励标准已与中国国家最高科技奖奖金标准齐平。
在珠三角城市群中,广州的官方科技大奖奖金也许仅仅比佛山高一些,佛山的官方最高科技奖金是20万元。
在深圳,奖励不仅仅集中在市府层面,其下辖的宝安、龙岗、南山等区级政府,也同样设立有较低级别的政府科技大奖。如在龙岗区,其官方科技奖的顶级个人大奖奖金就达到50万元,与广州的水平等同。
而在广州,部分区县也设立了相关的科技奖励奖项,但是奖金都非常少,同时缺乏社会知名度。“据我了解,广州市下辖各区县的奖金,一般都是5万—10万元左右。”袁耀飞说。
对于获奖者来说,50万元似乎也并不能从经济利益上让他们感到刺激,多位获奖者均表示,他们更加看重的是荣誉和被科技界的认可。就拿突出贡献奖获奖者之一的陈昌来说,作为全国最大直缝钢管企业珠江钢管的老板,他给手下员工开出的技术攻关悬赏奖金,就是真金白银的100万元。
陈昌表示,这个奖项的荣誉价值比奖金本身的含金量更大。
创新追不上深莞中
一方面是创新竞争力下滑,一方面则是拥有广东省最雄厚的科研队伍和实力,矛盾突出
奖金发放标准偏低,折射的是广州市整体科技经费投入的不足,尤其是财政支出对于科技创新的支持不足。
据广州市科信局数据统计,2010年广州市科技拨款占地方财政支出比重为3.3%,其中占市本级财政支出的比例仅为1.9%。同时,2011年广州市可支配财力为1038亿元,其中用于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新材料、新能源汽车、新能源与节能环保、海洋产业等战略性' 新兴产业只有20亿元,占1.92%。
广州投入的数字与深圳、东莞相比,似乎存在着不小的差距。
2011年,深圳全市公共财政预算支出完成1584亿元。其中全年本级财政安排支持经济和产业发展资金136亿元,占总盘子的8.58%。同时,东莞科技投入,占地方财政支出的比重,在2008年也达到了4.28%。
投入不足的一个后果则是城市创新能力的竞争力不足,这一点可以从福布斯每年发布的中国内地创新城市排行榜上一见端倪。
2010年的榜单中,广州排名全国第13位,位居它前面的珠三角城市分别是第一名深圳和第六名东莞。而2011年,广州在此榜单上的排名下滑到了第19位,低于深圳、东莞甚至中山的排名。
不过,在创新排行榜上位次下滑的同时,广州的另一面则是拥有广东省七成以上的中央、省市重点实验室和科研院所、大专院校。
一方面是创新竞争力下滑,一方面则是拥有广东省最雄厚的科研队伍和实力,这样矛盾的现象,使得许多科技工作者都大声疾呼要加强对科技的投入。
同时,深交所' 创业板319家上板企业中,来自深圳的有38家,位居珠三角首位,而广州拥有9家位居次席。
创业板是对一个城市科研成果的产业化能力和价值化水平,有风向标意义,而在这个指标的考量中,广州被深圳大大拉开了差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