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市场红周刊2014年第5期 align=middle src="http://i8.hexunimg.cn/2014-01-30/161872683.jpg">
">证券市场红周刊2014年第5期
《证券市场周刊·红周刊(" 博客," 微博)》特约作者 葛益宁
上期栏目围绕介绍如何把握困境反转型" 股票 的阶段性投资机会,实际上,无论是困境反转型还是持续成长型,在中国股市做价值投资必须要有做好“阶段小股东”的心理准备,不要幻想着永远持有下去。最近的市场" 大盘受流动性偏紧的季节周期性影响表现偏差,很多股票 有一定的跌幅。这时候,很多的投资者都在思考该如何对待自己手中的股票 ,也就是考虑如何操作?
A股适合做“阶段小股东”
笔者认为股票 是持有还是卖出完全不是基于预测股市明天是否会涨的基础上的。经常有人问,该持股过节还是持币过节,或类似的问题。投资股票 是参股公司,股票 就是该公司的部分股权。投资者应该从本源考虑投资,最大程度地放弃投机行为。
频繁的买入卖出,最后多数是变成了追涨杀跌,亏损的概率大了很多。如果朋友们把自己买过的股票 从新回忆一下,相信一定会发现一个有意思的情况,多数人犯的错误中,买错股票 的概率低于提前卖出的概率,也就是大家买入的股票 很多还不错,但是往往缺乏耐心和信心,最后在市场不断波动的影响下没有持有好股票 到盈利的那一刻,反而是选择了割肉卖出。当然,如果投资者好好总结卖出的理由,很多是因为不再看好自己拿了一段时间但又走势沉闷不涨的好股票 ,同时受" 股评专家或市场新热点的影响,卖出后追高买入股价更高的热门股。其实,这时的低卖和高买本身就大大提高了投资风险,安全边际会变得很差了。
相反,如果投资者这时采用持有股票 策略,往往会获得不错的投资收益(当然是在买对好股票 的前提下)。当投资者买入股票 后,最好有做“阶段小股东”的心理准备,当然这是笔者自己的用词。
对于投资人来说,如何选择思考投资标的是一个很有技术含量的问题,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这当中又可以模式化地分为价值型投资和成长型投资两类。其实笔者认为他们都是一回事,投资不是投机当然根源都考虑“价值”,也没有一个壁垒分明的界限,但便于分析与讨论,还是区分一下更容易理解。
中国市场多年来走出的涨幅几倍甚至几十倍的大牛股中,除去很短期暴涨几倍的纯概念股外,其实多数大牛股是快速成长性股票 。在中国,称得上是伟大公司的凤毛麟角,但优秀公司却很多,他们都不完美而有这样那样的毛病,但多数公司会在2年到5年内产生高速的高" 业绩成长,股价更是会受行业发展与公司业绩发展的双重驱动产生暴涨,他们处于不同的行业,但却有一些类似的特征。
下面是笔者多年投资实践的一些研究体会:
首先,宏观经济大环境和国家政策不断变化对股票 价格有巨大的影响。例如,前几年政府出台一个垄断经营稀土资源的超级利好政策后,成就了" 包钢稀土(" 600111," 股吧)的大牛" 行情,公司还是那个公司,人还是那些人,经营环境完全变了,公司的经营就翻天覆地的变了,股票 更是仅仅用2年就有20多倍暴涨。
再举一个反例。" 茅台(" 600519," 股吧)最近1年的不断走熊就是活生生的例子,公司无论行业竞争力、业绩等多方面都是一流,但一个反腐严控三公消费的国家政策就完全改变了公司的经营成长性与投资预期,那么股票 的升势变熊也就是自然而然了,如果过去1年刻舟求剑式地持有茅台,相信收益会很糟糕。
再次,行业属性及特点对多数公司业绩有很大的影响。就像DNA基因一样,行业不同造成的利润高低差别影响力往往超过具体公司努力勤奋程度。比如医药、化妆品等公司的平均利润远高于纺织品和零配件等众多行业。在一个多数公司都可以获得高利润的行业中,选择到好公司的概率比较高。
第三,优选具体公司标的,需要投资者深度研究公司基本面。再好的行业也有破产企业,决定股价的最根本原因还是公司的内在价值。如果一家公司具有超强的行业竞争力,它可能会形成中长期的高速成长,无论业绩还是公司规模都会快速增长。比如" 长城汽车和" 格力电器(" 000651," 股吧)就是好例子,从行业整体看多数公司利润率一般,行业成长性也一般,但总有少数杰出者能在与众多对手竞争中不断成长与发展而创出奇迹,甚至改变了区域性行业小气候。
第四,好公司需要有一流的管理者。格力" 董明珠就是一个好例子,行业竞争激烈,行业整体成长性也已经很低,她领导格力电器完成了业内瞩目的长期高成长。
第五,耐心等待好公司股票 回归到合理的低价水平,折扣价买入。低价越低自然为未来高价卖出预留了更多的空间,也就是安全边际,同时也最大化地降低了投资风险,获得收益的确定性也会大增。
第六,没有哪家公司是值得永久持有的,高涨幅后要卖出兑现投资收益。
笔者研究发现,其实" 巴菲特也只是长期持有四五只股票 ,其他绝大多数股票 都是做中期阶段性持有,我们绝不能因为信奉价值投资而死板僵化地认为股票 一定要长期持有,它的最终悲剧性结果往往是“煮熟的鸭子又飞走了”。其实,研究发现很少有公司可以长期高速成长,多数公司往往在2到5年内可以高速成长,之后会是长期的业绩徘徊甚至是下滑,盛极而衰的例子太多。
牛股也要及时卖出
另外,在中国,股市波动更大,更需要做好阶段性卖出兑现利润,除非极个别确定性极高的超级公司外,没有什么公司是值得长期“死”守的。看看" 三一重工(" 600031," 股吧)的走势就会知道,公司不会永久高增长,牛股也要及时卖出,否则收益全无甚至亏损!
股市中每年都会有一些很好的大机会,如果大家能够长期勤奋严谨地研究与选择,一定可以发现地上的大金块,与高成长的牛股同行,那么成功也一定会来。
确实,很多上市公司高管不把散户放眼里,那就要求投资者自己多关照一下自己,把自己看做“阶段小股东”。因为当你以股东的眼光去持股,一定会大大减少市场大盘不断波动震荡以及其他市场噪音的不良影响。聚焦公司经营状况而不是沪深大盘指数波动,关注公司成长而不是下周的股价猜想,等等。如果大家离喧嚣的股市远些,保持内心的平静,减少操作次数,多花时间和精力在公司基本面研究与选股上,相信一定会在提高投资收益率的同时大大降低操作成本。
正如巴菲特所说如果股市关门5年我也不担心的股票 才是好股票 ,当然,中国市场上不一定看5年10年,那样往往犯刻舟求剑的错误。但是,买入股票 的预期起码是一到三年是比较合适的,起码不是眼光只看到下周和下月。这样从心理上就增加了持股的时间预期,很多操作都变得从容起来。当股价短期下跌时,看看公司基本面是否发生了大的改变,如果没有变化,那么投资者更应该选择的是坚持自己的合理判断,不受市场的短期影响。当然,投资者需要不断地在市场中打磨自己的心性,提高自己的忍耐力。
最后用投资大师查理" 芒格的一句话结尾,“大部分人都太浮躁、担心得太多。成功需要非常平静耐心,但是机会来临的时候也要足够进取。”只有如此投资者才会创造惊人的高收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