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 个税免征额从2000元提到3500元时,你也许感受不到这个数字带来的变化;当人们为减税减负奔走呐喊的时候,你也有可能选择“隔岸观火”。其实,我们每个人在日常生活中跟税打了多少交道,缴了多少税?不算,或许你还真不知道。
月工资8000元,工资条上代扣的1965元,只是张佳算得清的。至于拿到手里的6035元又有多少被隐秘“纳税”,根本无法准确计算。
张佳,男,28岁,就职于某私企,结婚1年,无子女,北京南三环有70平方米住房一套,国产车一辆,可算是一个非常普通的白领家庭。
“一生要交多少税?”虽然专家们没有给出明确答案,但透过张佳的缴税账本,我们或许可以从中窥探一二。工资条上的意识觉醒“个税调整前,505元,调整后,165元。”工资条上代扣的税,是张佳算得最清楚的一笔账。
张佳月工资8000元,除了需缴纳月工资8%的" 养老保险、2%的医疗保险、0.5%的失业保险以及12%的住房公积金,合计1800元,还必须缴纳165元的税。最后实际所得6035元,仅为税前收入的75%。
“每次看到工资条上的代扣额,都让我肉疼。也才会真正感觉到自己是个纳税人。”张佳告诉记者,“但是疼也无可奈何,纳税不像买白菜,也没地儿让你去讨价还价。”
同样,张佳的太太每月工资6500元,也需要缴纳1462.5元的四险一金和49元的" 个人所得税。实际所得不到5000元。
去年,个税免征额从原来的2000元提高到了目前的3500元,使得张佳和其太太少交了几百元的税。如今,又有专家呼吁将免征额提高到5000,甚至10000元。
对此,北京大学经济学院教授刘怡指出,一个适当的个人所得税制度有助于培养纳税人的税收意识、对公共决策过程的参与热情,从而提高财政支出透明度,更好地保障公众利益。纳税面过小,不利于税收公平原则,也不利于全体公民福利的整体增进,难以实现对收入分配的有效调节。
" 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副所长" 白景明表示,免征额的调整需要考虑三个因素,一是消费生活成本支出的范围,例如原来没住房,现在要考虑住房;二是物价,三是收入的增长和提升。“3500元,从目前的情况看基本上已经达到顶了。”
“频率没有这么高”在张佳看来,“与其期望调高免征额,不如祈祷涨点工资。”流转税暗潮涌动据了解,目前,我国税种主要以增值税、营业税、消费税等流转税为主,而这些税种通过把商品卖得更贵一些最终又转嫁到了商品价格上,由消费者承担。也就是说,只要有消费,就有缴税。
工资条上代扣的1965元,还只是张佳算得清的。至于拿到手里的6035元里又有多少被隐秘“纳税”,他根本无法准确计算。
张佳一直很不解,为什么太太的化妆品动辄就要成百上千。直到看到网络热议“馒头税”,看到流转税这个名词,他才若有所悟。原来,他已经无意识地为太太的高档化妆品缴付了高达30%的消费税、10%的关税和17%的增值税。并且,这还没有加上生产和运输环节的其他各种税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