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清科研究中心关注的海外16个
市场和境内3个
市场上,2016年第三季度共有80家中国企业
融资1,205.70亿元人民币,其中,65家中企在境内
上市,
融资484.64亿元,15家中企在海外
上市,
融资721.06亿元。
大中华区著名股权投资研究
机构清科研究中心近日发布
数据显示:在清科研究中心关注的海外16个
市场和境内3个
市场上,2016年第三季度共有80家中国企业
融资1,205.70亿元人民币,其中,65家中企在境内
上市,
融资484.64亿元,15家中企在海外
上市,
融资721.06亿元。此外,截至2016年9月30日,新三板累计挂牌企业达9,122家,总股本达5251.19亿股,流通股本2026.97亿股,总市值超过3.54万亿元人民币。其中2016年第三季度新增挂牌企业1,454家,较2016年第一、二季度有所上升,但增速放缓。
全球中企IPO回升,80家中企境内外
融资超千亿元,创年度新高
2016年第三季度,共有80家中国企业在境内外
资本市场上市,合计
融资1,205.70亿元人民币,平均每家企业
融资15.07亿元。从
上市市场来看,中国企业在境内
上市活跃度超过境外
市场,但境外
市场融资规模相对远超境内
市场,平均
融资额也与境外
市场有较大差距。具体来看,境内方面,65家
上市中企
融资484.64亿元;境外方面,15家中企赴海外
上市,合计
融资额高达721.06亿元。

中企海外
上市回暖,“邮储
银行”496.79亿元创中企最大IPO
融资额
2016年第三季度,共有15家中国企业在海外4个
市场上市,
上市数量同比下降6.3%,环比上升66.7%;15家中企合计
融资721.04亿元人民币,同比上升2.11倍,环比大涨5.31倍。中企第三季度在海外
市场大幅增长的原因主要是在香港主板
上市的“邮储
银行”,单笔
融资496.79亿元,是今年最大一笔
融资。
中企海外
上市的步伐一直紧随国内A股的表现。在2014年中概股集中爆发后,2015年上半年A股的火爆使得境外
上市遇冷,随之中企赴境外
上市持续低迷,2015下半年国内A股开始降温,并于2015年7月境内A股停摆,海外
上市才在2015年四季度出现了明显回升,而伴随着A股在11月份的重新开闸,2016年一季度中企赴海外
上市的热情又出现了大幅回落。2016上半年,
全球经济形势持续走低,对于中企赴海外
上市的估值造成不利影响,于是更多中企将
上市的目光转向了国内
市场,但随着二季度借壳
上市新规的出台,中概股回归难度加大。2016第三季度,中企海外IPO
市场相应有所回升。
市场分布方面,2016年第三季度海外
上市的15家中国企业分布于香港主板、香港创业板、新加坡主板、纳斯达克
证券交易所四个海外
市场。具体来看,香港
交易所依然是中国企业海外
上市市场的首选,共有13家企业赴港
上市,合计
融资683.84亿元,其中,在香港主板
上市11家,
融资额682.14亿元,分别占中国企业海外
上市总数的62.0%和
融资总额的94.6%,平均每家企业
融资额达62.01亿元,为四个
市场里最高的。
第三季度," 中国邮政储蓄
银行(01658.HK)在香港主板
上市,发行
股票 121.07亿股,每股发行价4.76港元,共募集资金576.27亿港元,合计人民币496.79亿元,成为2016年以来中企海内外
市场融资额最大IPO。第三季度,北京" 国双科技有限公司赴纳斯达克
证券交易所
上市,为第三季度唯一在美国
市场IPO的企业,共募集资金金额8,710.00万
美元,合计人民币5.73亿元。

行业分布方面,2016年第三季度赴海外
上市的中国企业分布在8个行业中。
金融行业延续上半年的优异表现继续领跑,第三季度共有4家
金融行业企业
上市,合计
融资627.17亿元人民币,分别占海外
上市总数的26.7%和
融资总额的87.0%。其中,“邮储
银行”以496.79亿元的
融资额拔得头筹,其次是“" 光大
证券”
融资74.33亿元人民币,“国银租赁”排名第三,
融资53.45亿元人民币。使得
金融行业的平均
融资额也高达156.79亿元人民币。1家互联网行业企业“运通网城”
融资31.49亿元人民币;1家物流行业企业“中国物流资产”
融资29.02亿元人民币。此外,房地产行业企业“" 绿城服务”在香港主板
上市,实现
融资额13.34亿元人民币。

境内
上市同比回升,65家中企
融资额达484.64亿元
2016年第三季度,共有65家中国企业在境内3个
市场上市,
上市数量同比增长12倍,环比上升75.7%。65家中企合计
融资484.64亿元人民币,同比大涨38倍,环比上涨1.83倍。相较于2015年第三季度,中企境内
上市有明显回升。中企第三季度在境内
市场的最大一笔
融资额是在" 上海
证券交易所的“江苏
银行”,单笔
融资72.38亿元,与此同时,第三季度出现多笔IPO大额
融资企业,
银行系是主要部分。
国内IPO
市场方面,随着十三五规划纲要中“设立战略性新兴产业板”的删除,意味着从2015年以来就备受中国企业关注的战新板处于悬停状态。境内
资本市场的改革目前仍有变数,使得中企在境内
上市趋于谨慎。2016年上半年证监会监管不断趋严,尤其在中概股回归热潮下,对“壳资源”的炒作引起了证监会的极大关注。其于6月17日就修改《
上市公司重大资产重组办法》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旨在规范借壳
上市行为,给“炒壳”降温。但整体来看,2016年第三季度仍然延续了上半年的国内A股的回升
趋势。
市场分布方面,2016年第三季度," 上海
证券交易所和深圳创业板
上市数量均为28家,各占境内
上市企业总数的43.1%;9家中企在深圳中小企业板
上市,占比13.8%。上海
证券交易所
上市企业的
融资规模仍然最高,达356.85亿元人民币,占中国企业境内
上市融资总额的73.6%,平均
融资规模为12.74亿元,为三个
市场里最高。深圳中小企业板
上市企业共
融资37.53亿元,占中国企业境内
上市融资总额的7.7%,平均
融资规模为4.17亿元。深圳创业板
上市企业合计
融资90.26亿元,占中国企业境内
上市融资总额的18.6%,平均
融资规模较另两个
市场低,仅3.22亿元。

行业分布方面,2016年第三季度,境内
上市的65家中企分布于18个行业。其" 中
金融行业有5家企业在境内
上市,合计
融资142.33亿元人民币,拔得行业头筹,平均单个企业
融资额为28.47亿元。12家化工原料及加工行业企业合计
融资100.04亿元,
融资额在行业中排名第二。3家娱乐传媒行业企业合计
融资56.32亿元,在行业中排名第三。
融资规模在20亿元人民币以上的行业还有:10家机械制造行业企业
融资30.51亿元;8家IT行业企业
融资23.00亿元;5家电子及光电设备行业企业
融资20.73亿元。其中平均
融资规模最大的行业为
金融行业,
金融行业第三季度有多家
银行上市,包括江苏
银行、" 贵州
银行、江阴
银行、常熟
银行、无锡
银行。其中,江苏
银行融资额高达72.33亿元," 贵州
银行融资额42.45亿元,均为今年大额
融资IPO企业。

46家VC/PE支持中国企业境内外
上市,PE
机构IPO退出超10倍回报
2016年第三季度,VC/PE支持的中国企业在
全球上市共计46家,
上市数量同比上涨4.11倍,环比上涨76.9%。46家中国企业共筹资837.25亿元人民币,
融资额同比上涨12.79倍,环比上涨3.17倍。境内
市场方面,40家中国企业
融资244.02亿元,
上市数量占比87.0%,
融资额占比29.1%;海外
市场方面,6家中国企业
融资593.23亿元,
上市数量占比13.0%,
融资额占比70.9%。VC/PE支持的中国企业在境内的
上市活跃度较高,但
融资规模较境外
市场仍较低。与境内外
上市的全部中企
行情一致,2016年第三季度,VC/PE支持的中国企业
上市数量整体有所回升,延续上半年的回暖
趋势,但与2014年及2015上半年形成较大落差。

投资回报水平方面,2016年第三季度,46家VC/PE支持的中企获得了3.11倍的平均账面回报(以发行价计算),比上半年2.61倍上涨19.2%。具体来看,40家VC/PE支持的
上市中企在境内
市场的平均账面回报为2.61倍,6家VC/PE支持的
上市中企在海外
市场的平均账面回报为6.37倍。但由于国内A股的抑价发行现象,国内
市场按照20日
收盘价来看,A股
上市中企给投资人带来的回报水平将高达12.68倍,远远高于发行时账面投资回报2.46倍的
收益。而海外
市场以20日
收盘价来看,
收益水平达到12.20倍,也是高于发行时账面投资回报6.37倍的水平。可见,企业
上市后,在
市场给予
上市公司的定价趋于稳定后,投资人实际可实现的投资回报将可达到10倍以上的水平,单笔获利超3亿元,远高于IPO发行时的账面
收益。

第三季度新三板挂牌企业环比上涨,挂牌数增至9,122家
2016年第三季度新三板挂牌情况在分层制正式落地后持续火爆,截至9月底累计挂牌企业达9,122家,总股本达5251.19亿股,流通股本2026.97亿股,总市值超过3.54万亿元人民币。2016年第三季度累计新增挂牌企业1,454家,环比二季度挂牌企业数量1,343家增长8.3%,较一季度挂牌企业数量1,217家增长19.5%。其中,尤其8月份挂牌数量高达983家,而7月份挂牌数量仅241家,9月份挂牌数量230家。
随着2016年上半年全国股转公司正式发布《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挂牌公司分层管理办法(试行)》,新三板分层制度正式落地。但就目前来看,新三板的流动性依然没有得到太大的改观。为改善
市场流动性,监管层也出台了相关的措施,9月12日,《私募
机构全国股转系统做市业务试点评审方案》出炉,公布了私募
机构申请条件及37条评分标准。私募做市试点正式启动,新三板混合做市制度或有助于改善新三板流动性问题。此外,2016年第三季度,国务院相继出台多次意见,支持新三板的发展及有关制度的完善。

注:从2015年第一季度开始,清科研究中心《中国企业
上市研究报告》系列中的海外研究
市场范围由原十三个扩大到十六个:包括NA" SDAQ、纽约
证券交易所、伦敦
证券交易所主板和AIM、香港主板、香港创业板、新加坡主板、凯利板(原新加坡创业板)、东京
证券交易所主板、东京
证券交易所创业板、韩国
交易所主板和创业板、法兰克福
证券交易所、多伦多
证券交易所主板、多伦多
证券交易所创业板和澳大利亚
证券交易所,其中多伦多
证券交易所主板、多伦多
证券交易所创业板和澳大利亚
证券交易所为新增加的三个
市场,特此说明。
私募通是清科研究中心旗下一款覆盖中国创业投资及私募股权投资领域最为全面、精准、及时的专业
数据库,为有限" 合伙人、VC/PE投资
机构、战略
投资者,以及政府
机构、律师事务所、会计师事务所、投资
银行、研究
机构等提供专业便捷的
数据信息。
咨询电话:400-600-9460
咨询邮箱:research@zero2ipo.com.cn

私募通微信公众号

私募通APP下载
清科研究中心:于2000年创立,是中国成立最早、规模最大的专业权威股权投资研究
机构。十五年来致力于为众多的有限合伙人、VC/PE投资
机构、战略
投资者以及政府
机构、律师事务所、会计师事务所、投资
银行、研究
机构等提供专业的信息、
数据、研究和咨询服务。范围涉及天使投资、创业投资、私募股权、资产管理、
新股上市、兼收并购、房地产
基金以及TMT、互联网
金融、医疗健康、大消费、现代农业、先进制造业等行业
市场研究。清科研究中心旗下产品品牌包括:行业研究、定制咨询、私募通、投资学院、清科排名等。
关于" 清科集团
清科集团:成立于1999年,是中国领先的创业与投资综合服务平台及投资
机构。旗下包括:清科研究中心、清科传媒、清科
资本、清科财富、清科创投、清科母
基金。主要业务涉及:研究咨询、
数据产品、会议论坛、信息资讯、投资
银行服务、直接投资、母
基金管理及财富管理。
预约采访,请联系:
电话:+8610-84525220-6210
邮箱:gloriaxiang@zero2ipo.com.cn
【本文为合作媒体授权投资界转载,文章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文章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投资界立场,转载请联系原作者及原出处获得授权。有任何疑问都请联系(editor@zero2ipo.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