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10/8 9:33:00 标签: 杠杆杠杆”的行为,无论是对自己,还是对房地产项目,都不会带来太大的风险;但当房地产信贷定向收紧,“自己加杠杆”的客户,后续资金接续就成了问题,这不仅是买房者个人的风险,对开发商也是潜在的风险。
若论中国商业群体中的“政策意识”,开发商群体肯定位居前列,而北京的开发商更是翘楚。这不,各地楼市调控接力赛还没跑完最后一棒,北京的开发商已开始着手“去杠杆”。
今年初,有关部门“居民购房加杠杆”的观点令人记忆深刻。攸克君坚持认为,是天量货币加速了今年以来一二线热点城市楼市的快速上涨。
值得注意的是,从北京、深圳等在国庆长假期间出台的稳定本地" 房地产市场政策的城市来看,“去杠杆”尤其是“二套及以上住房去杠杆”的政策取向表现得十分明显。
不少开发商朋友在十一长假期间都没闲着。所谓没闲着,就是着手应对“去杠杆新政”带来的市场影响。不少销售团队在做一件事,重新筛选、甄别现有客户。
所谓甄别,有两个标准。第一个标准,是针对那些未签约办理贷款申报而须调整首付的客户,进行购买力甄别。说白了,就是看首付提高之后,会流失多少客户——这是长期以来的常规动作。
第二个标准更具信号意义,是针对高杠杆融资买房客户。北京公布930楼市新政后,攸克君的多个开发商朋友,开始筛查自己管辖的项目中,有多少是属于“高杠杆融资买房”的客户,汇总之后,逐一劝退。这样的政策觉悟,不可谓不高。
什么叫“高杠杆融资买房”?
从4月开始,全国一二线热点城市的房价快速上涨,刺激了很大一部分投资性购房需求集中入市。由于是出于投资诉求,这些买房者动用杠杆的占比比较大。
多个项目操盘手向攸克君反应,有用消费贷款凑足最低首付买房的,也有抵押已有房产作为首付买房的,甚至还有直接以民间借贷、三五好友众筹式为方式,凑足首付买房的。根据这些操盘手掌握的情况,过去几个月,这样的案例并不少。
采用上述方式买房的客户,都是在赌3个月到半年之后,房价会有20%甚至40%以上的增长。这类“自己给自己加杠杆”的情况,集中出现在地理位置优越、区域市场认可度较高的地区的新开楼盘。加杠杆融资买房,与加杠杆融资炒股本质上没有太大区别。
现在,开发商们正在着手甄别这类客户。房地产信贷宽裕时,这样的“自己加杠杆”的行为,无论是对自己,还是对房地产项目,都不会带来太大的风险;但当房地产信贷定向收紧,“自己加杠杆”的客户,后续资金接续就成了问题,这不仅是买房者个人的风险,对开发商也是潜在的风险。
以投资为惟一诉求的客户群体,是对房地产价格波动最为敏感的群体。一旦房价波动加剧,这一群体的违约率就会陡然上升。开发商不愿意见到的一种局面就是,当房子还没有卖完的时候,项目里的一些房子就已被银行收走,然后被司法拍卖——在技术层面上,这会给正常的销售定价带来巨大的压力,因为法拍处置房产的价格,成交价一般在市场价的2/3。
此外,房地产消费信贷“去杠杆”之后,由于接续资金的不确定,这些以纯投资为目的客户的支付能力就会出现问题,很可能无法以较低的资金成本凑足首付,或者需要更长的时间(比如增加3个月)。这就会打乱开发商的销售流程,因为一套房如果卖给杠杆正常的客户,银行贷款流程是基本确定的,开发商的回款也是可控的。要知道,高周转是这个行业最基本的玩法,时间就是最大的机会成本,一旦流程被打乱,回款拉长,就可能影响项目的利润率。
攸克君的一位开发商朋友提示他的下属,多和买房的人强调“量力而为”四个字,能买就买,不要凑钱、借钱付首付;能买就买,不能买就赶紧退。对项目来说,一套房源与其被客户的定金锁定,太久无法回款,还不如解锁这套房源,卖给那些符合银行放贷标准,促成销售回款的客户。调控时代,现金流比什么都重要。
攸克君顺便也提醒一句,如今住房信贷的政策风向已经变了,加杠杆变成去杠杆,那些融资加杠杆投资买房的朋友,该果断斩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