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金融网 ·" P2P · 正文
校园金融已经搞不下去了……那么谁的转型更犀利?!
2016-09-29 14:35 微信公众号:互金通讯社 1
摘要最近互金行业的一大热点就是校园金融平台纷纷转型,去服务更为广阔的人群,转型大势所趋,但不是每个校园都能顺利转型,转行其实就是对平台实力考验。
今年以来,几家颇具知名度的校园分期平台陆续转型,尤其是趣分期品牌升级为趣店集团,引起广泛关注和热议。翻看8月以来关于校园消费金融的媒体报道与各方评论,基本上都绕不开这一典型案例。
有人将校园分期平台的这种转型,视为不堪舆论压力与严规约束的市场逃离,这种说法并不正确。对于那些实力比较弱、用户积累量较小、违规行为明显,并且背后缺乏高水平团队的校园金融服务商,也许难以承受当前的市场压力。但对于趣店这样的独角兽,转型之战其实是规范市场、开拓更广阔舞台的明智做法。
谁的转型更犀利
正在或者已经开始转型的校园分期平台,目标基本上都是锁定非校园市场的消费金融,主要聚焦白领与蓝领两大主力人群,而这些战场上,早已是群雄逐鹿硝烟四起,如果没有足够的能力,转型之路必然坎坷漫长。
据2015年的一项统计,大大小小的校园分期平台当时超过50家,前三名被趣分期(转型为趣店集团)、分期乐、优分期霸占,而在大多数第三方评估中,趣分期的综合优势更为明显。紧随其后的还有爱学贷、名校贷、99分期、仁仁分期、零零花、桔子分期、喵贷等,保持较高的活跃度。
除上述锁定校园市场的垂直平台外,苏宁任性付、蚂蚁花呗、京东白条等综合性消费金融公司,同样开通了校园专属业务,虽然这类电商平台的市场覆盖范围很广、渗透力很强,但缺乏细分市场的识别度,在校园消费金融业务上,优势反倒不突出。
现在回头去看这些分期平台,其中不乏关停者,同时也有一些正在布局转型,行动最为犀利的无疑是趣分期,2015年初就已经布局非校园市场,力推“来分期”等消费金融产品,成果显著,到今年9月份宣告已经剥离校园金融业务,据说已积累2000万级白领与蓝领用户,这也是趣店转型的底气。
综合多方面的信息分析,除了用户量这一底气外,趣店的转型后劲也是相当十足的,从时间的充足性、技术力量及风控体系、团队能力等多个维度评估,都具备非常扎实的基础,很有潜力成为新的消费金融核心力量。事实上,在转型非校园消费金融后,趣店另行组建一家校园生态公司,从事大学生信用培育工作,相当通过这种方式孵化未来的消费金融顾客。
至少从趣店集团前身趣分期的战绩可以看出,这支经营团队的实力是相当强悍的。从趣分期到趣店集团,不过2年多时间,融资6次,融资总额超50亿,积累2000万用户量,稳坐校园消费金融市场头把交椅,这种速度与当年的京东可相提并论。转型后的目标顾客群体虽然发生了明显变化,但从全球商业史的经验来看,一支能打硬仗的团队,确实有能力保证转型的成功。
另外,从校园起家的分期乐,也已走出校园,旗下已建立面向蓝领人群的子品牌“提钱乐”,并且早已面向白领群体开放分期消费服务,整个品牌的定位都已调整为“年轻人信用消费平台”。爱学贷也正在去分期化,计划构建一套校园商业体系,比如定位大学生创业投资的原质资本,面向合格的创业者提供启动资本;用爱学派项目促成校园快递最后一公里等。优分期通过组建和创金服,切入到非校园消费金融领域;名校贷已经正式进入非校园市场,推出白领APP。
这次校园分期平台掀起的转型浪潮,不只是趣店集团一家,但成功机会最大的,无疑属于运营能力一流的平台。
影响普惠金融:新力量蓬勃生长
有理由相信,从校园向非校园的战线延伸,从面生的校园分期,扩大为服务白领与蓝领的消费金融公司,趣店等优秀平台将给这一市场注入新力量,而且有潜力推动中国普惠金融的进步。
这种判断的依据至少有三点:
一是从普惠金融的定义看,它要求金融体系能够有效地、全方位地为社会所有阶层和群体提供服务,尤其是贫困与低收入群体,而且要更方便、更低成本、更公平。但现实情况是,三农、小微企业、城市低收入阶层、财富积累薄弱的年轻人等群体,并不能获得更好的金融服务。
优质校园分期平台的加入,势必增加普惠金融的参与主体,相应地,消费金融产品将进一步丰富,而且从校园阶段就开始的信用征集,能够解决没有信用记录就难以享受金融服务的难题,这自然可以推动普惠金融覆盖更多盈利能力较弱的客群。
二是从普惠金融的风险控制来讲,趣店这类校园分期平台,已经积累了相当数量的在校生信用数据,并且通过就业、创业、实习、兼职等项目持续征集校园新用户的信用。这种征信策略,自然比当前大多数缺乏校园环节的消费金融公司更为超前,征信链更为完整。
有些公司做得更严格,比如趣店接入蚂蚁金服旗下第三方征信机构芝麻信用,参考芝麻分评定用户的授信额度,又多了一道把关。更可靠的风控及更低的坏账率,可以让更多平台增强服务弱势群体的信心,自然能够提振普惠金融。
三是目前的消费金融市场,群雄逐鹿,无序竞争现象比较普遍,需要一些有情怀、有愿景、有使命感的企业引领发展方向,清除劣币。尤其是需要一些垂直市场上的优质品牌进行业务链延伸,让优质金融产品可以惠及更多群体。
我们来看当前非校园消费金融的情况,经过这几年的洗礼,呈现两种趋势,一是大型的消费金融公司,向装修、婚礼、买车等多种场景渗透,形成对应的产品,比如苏宁、捷信、中银、天猫、京东、平安等品牌旗下的消费金融公司,触角延伸得相当广,但并不能通吃各个领域,优势往往集中在几点,比如天猫,主要是其本身电商平台的消费分期与消费信贷,而京东白条,也局限于京东本身,没有在消费分期领域形成清晰的品牌认知,这正是趣店转型非校园消费分期、消费信贷的机会。
另一种是大量面向垂直细分领域的消费金融公司崛起,比如装修类的有土巴兔、家分期、优优宝等,租房类的会分期、斑马王国、租房宝等,农业类的农分期、领鲜理财、沐金农等,旅游类的呼哧、滴士分期、易分期、途牛的牛客贷等。虽然深入到细分场景,但比起转型而来的消费金融平台,在征信链与技术积累、风控上并不占据优势。
来自中国人民银行的公开数据显示,我国消费性贷款在2014年达到15.38万亿元,2015年达18.96万亿元,过去5年中保持了平均每年20%的增速,到2020年,如果每年按10%的增速计算,消费贷总额将达到30.53万亿元。扣除房贷的75%占比,其他消费贷的增量也将高达2.89万亿元。另据艾瑞咨询,蓝领消费金融的潜在市场规模可达万亿元,预计在2019年增长到1.7万亿元。如此广阔的天地,任鱼翱翔,相信这次校园消费金融平台的转型升级,能为中国普惠金融打开新的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