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和讯特约
近日,为加强" 银行间市场自律管理、维护银行间市场正常秩序、保护市场各方合法权益," 中国银行(" 601988," 股吧)间市场交易商协会组织市场成员起草制订了《非金融" 企业债务融资工具市场自律处分规则》(简称《自律处分规则》)。在我" 国债券市场快速发展及当前宏观经济呈现下行趋势和信用事件风险加大的背景之下,《自律处分规则》的制订顺应了债券市场进一步深化发展的内在要求,体现了“以规范促发展”的指导精神,满足投资人之所需,解决投资人之所急,对于进一步引导和促进债券市场规范、稳健、高效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近年来,我国债券市场发展取得长足进步,市场规模不断扩大,创新产品日益丰富,市场投资者也日趋多元化。但在市场稳健发展、发行主体范围逐步扩大的同时,发行主体信用评级中枢稳步下移,债券市场出现了很多新情况和新问题,特别是个别机构因诚信意识不强而严重违反市场规则,损害了投资者的权益,扰乱了债券市场正常的运行秩序,产生了一定的社会影响。例如,2011年出现地方债信用事件,部分地方政府融资平台企业重组转移优质资产、进行债务展期,引发了市场对于城投债投资风险的整体性恐慌。而此后陆续爆出的山东海龙、曲江文投等发债主体信息披露造假等事件,进一步引发了市场投资者对发行主体信息披露质量的担忧。这些问题在一定程度上表明,债务融资工具市场在经历了快速发展的初级阶段并达到一定规模后,客观上需要更加完善的自律管理体系加以规范和约束。同时,随着债券市场的持续扩容,投资者等市场各方对于风险防范提出了更高和更为迫切的要求。而建立一套完整、有效的自律处分体系对于约束市场行为、防范违规操作、维护银行间市场正常秩序具有重要的意义。
以“注册制”为核心的债券发行制度安排和“市场事、市场决”的自律管理理念需要搭建与其配套的自律处分制度
银行间债券市场非金融企业债务融资工具发行施行注册管理制。总的来说,这一框架更加强调企业充分披露信息、中介机构尽职履责和投资者风险自担,并以专业化的自律规范为(" 博客," 微博)市场的平稳运行提供保障。
发行人充分披露影响投资人决策的重要信息,并对所披露信息的真实性、准确性、完整性承担相应" 法律责任是注册制的核心要素。对应到自律管理工作中,必须严格监督发行企业切实履行信息披露义务,促进市场透明度显著提升。对于未能履责或违反自律规则的行为,有必要通过实施对违规事件的调查、取证、复议、处罚和执行等一系列工作程序,对当事方责任进行追究继而实施自律处分,以充分保护投资者权益。《自律处分规则》的推出,满足了后续自律管理工作制度化、规范化的客观需求,对于保障注册制健康有序运行具有坚实的“保护层”作用。
《自律处分规则》有利于市场成员控风险、促规范,进而构筑起投资人利益保护的新防线
充分的信息披露是注册制的核心,也是加强投资者保护的根本前提。在此之前,交易商协会围绕注册制已建立起包括五规则十指引四规程一守则一办法两文本等自律规范体系,明确了债务融资工具各业务环节的基础制度性要求和信息披露责任。但随着市场进一步扩容,现有自律处分制度要求难以对主观恶性不同、性质日渐复杂、情节有所区分的违规行为进行系统化、层次化和程序化的处理,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对处分对象的惩戒效果,也难以对市场起到较好的教育和警示作用,不利于切实维护投资者利益。由此看来,现有制度要求要想能够顺利推进,需要一套有效的惩戒措施作为保证。《自律处分规则》通过建立明确的违规处罚机制,加强对重大违规事件的督查纠正力度,提高了各方的违规成本,有助于规范发债主体、主承销商、信用评级机构、律师事务所、会计师事务所等主体行为,敦促其尽职履责,严守执业道德规范,提高执业水平,自觉遵守自律管理规则,从而提高市场信息披露,为保护投资者合法权益提供更加丰富有效的措施,从而切实维护市场公平、公正,构筑起保护投资者合法权益的坚实防线。
【独家稿件声明】凡注明“和讯”来源之作品(文字、图片、图表),未经和讯网授权,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全部或者部分转载。如需转载,请与010-85650688联系;经许可后转载务必请注明出处,并添加源链接,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