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个方便用户且利于环保的新举措,手机电池标准的统一工作已经推进三年有余,然到目前为止仍然没有一个明确的进展时间表。
推进受阻
作为电池统一标准的具体参与和制定机构,泰尔实验室主任何桂立此前在接受飞象网采访时曾透露,最初想法是把手机电池外形尺寸标准化,分为类似于干电池的5号、7号等不同型号,给手机设计提供更多的灵活性。
对于电池标准进展缓慢一事,何桂立在接受记者询问时表示,目前推出的时机还不太成熟。
不过飞象网从其他渠道了解到,电池标准的统一在技术实现上已经不是问题,目前的推行阻碍主要来自于国外一些手机巨头,他们往往通过游说本国政府进行外交干预而达到阻止的目的。
“电池是手机厂商重要的利润组成部分,大企业的反对也是意料之中。”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工信部人士表示。
和国外手机巨头的态度相比,国内很多中小手机厂商对于这一新标准却持欢迎态度。
对此,一位手机设计人员表示,每款手机电池的大小和形状都是根据手机整体外型进行设计,电池代工企业也必须根据客户的要求进行加工,大的手机厂商走得量大,代工企业无论是从优先级还是报价上都会偏向于这些大客户,相比之下,中小企业不但没有成本优势,而且也容易形成库存积压风险。
而电池标准一旦统一,各家手机企业采购门槛将会趋于相同。对于那些擅长于手机设计的厂商来说,优势地位将受到一定的挑战。
难在何处
和手机电池标准的“难产”相比,手机充电器标准不论是从推进速度还是市场效果来看,却是另外一番景象。
2006年,当时的信息产业部推出了第一版本的手机充电器新标,即对充电器连接USB侧端口进行统一,而手机侧接口则允许厂商自定标准。
对此,何桂立解释道,之所以分两步走,是因为当时完全统一的难度太大,对企业产生的影响也很大。在经历了两年多的市场推广后,工业和信息化部认为时间已经成熟,于2009年发布了第二版本的手机充电器标准,即将手机端接口统一,并于今年1月正式实施。
作为一个推荐性标准,充电器新标取得了良好的市场效果,对此,何桂立认为,这主要是因为将其纳入了' 电信设备进网许可检测项中,这也意味着如果没有满足这一标准,企业的产品是无法上市销售的。
“进网许可里面大部分标准都是推荐性的,但为了保证全网的网络信息安全、互联互通以及保证消费者的权益及环保,政府主管部门也会把一些推荐标准放到这里面去强制执行。”何桂立对飞象网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