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8/29 10:07:00 标签: 银行贷款政策,以控制土地融资;2、调整购房贷款政策,购房认房又认贷;3、首套房首付比例提高至五成,凡有贷款记录的不管首套还是二套首付均为七成;4、对于部分购房者,可能有基准利率上浮10%的举措。
据媒体报道,有去房产交易中心办理业务的中介反映,8月26日早上10点左右,上海房产交易中心系统瘫痪了!最近一次出现这种情况是在3月24日,也就是上海出台调控新政前一天。那一天,上海新房成交了1360套。
据统计,8月24日上海市房成交778套。8月25日918套,8月26日990套,昨天(周六)则达到1056套!而今天截至19:00,就已经达到了1247套!这周末市场不平静,上海楼市又疯了!要知道上个周末两天合起来才成交了911套!
截至8月28日19:00,上海市房地产交易中心公布的实时成交数据
传闻上海、北京楼市调控新政即将出台!
当前市场交易突然爆棚的现象,和近期传闻的上海准备于9月推出进一步收紧房贷的政策不无关系。
据报道,上海准备出台的调控政策有以下要点:1、收紧银行贷款政策,以控制土地融资;2、调整购房贷款政策,购房认房又认贷;3、首套房首付比例提高至五成,凡有贷款记录的不管首套还是二套首付均为七成;4、对于部分购房者,可能有基准利率上浮10%的举措。
虽然目前并没有从银行等方面得到肯定的回复,但是“以往每次调控前都有风声出来,结果证明都并非空穴来风。”由于担心传言中的新调控政策出台,很多开发商坐不住了,决定紧急提前推盘。而很多购房者也都想赶在9月1日之前完成签约。
另一边,经济观察报记者则通过北京市建委官方获悉,目前北京住房调控主基调是遏制商改住项目和严控商住市场,政府不再供给新增商住用地,“也不会再给商住发放房产证、预售证等”,一份关于严格遏制商改住项目的方案将于8月31日前提交给北京市政府。
新华社一个月内3次喊话楼市!
就在今天,新华社发表了题为《房贷猛增近3万亿元仍可打九折,“收信贷”“降杠杆”能否遏制炒房热?》的文章,表达出对高杠杆风险的忧虑。而这已经一个月内新华社第3次喊话楼市。
早在8月9日,新华社就发表了《楼市降温政策频出对" 房地产市场影响几何?》一文。而在8月17日发表的《持续抓好楼市调控不可松劲》文章中更是直接指出,“地价房价过快上涨带来的投资性需求并非真实有效的住房需求,只是从开发商手里转到了投资者手里,这种“库存搬家”现象,并没有真正实现去库存。”
这是在为新一轮“限贷”“限购”措施铺路吗?
他们为何对房地产泡沫视而不见?
地王层出不穷,房价扶摇直上,银行信贷快速扩张……十多年来,有关中国房地产泡沫正在形成的声音从未消停。
中国人民银行营业管理部课题组的《房地产价格与地产泡沫问题——国别研究与实证研究》总结的房地产泡沫经验教训包括:
1)投资者的短视与房价上涨的心理预期刺激了泡沫形成;
2)银行信贷在房地产业的过度扩张是造成房地产泡沫过度膨胀的重要原因;
3)低利率及僵硬的汇率制度推动了房地产泡沫进一步膨胀;
4)在制度环境和市场发展不健全的条件下,过快的放松管制和过度的对外开放容易导致资产泡沫。
回过头来看,当前楼市是否已经进入最后的疯狂?答案只能由时间给出,但是我们可以看看日本当年泡沫破灭后的情况:
日本股市39000点的时候,股票 市值2400兆(万亿)日元,跌到7500点的时候,市值蒸发了70%,许多股票 跌得只剩十分之一。“转念一发生的时候,价格就掉下去了。”房价腰斩惨不忍睹。日本人曾满世界地横扫奢侈品和收藏品,家家户户打纯金偶人、纯金兽瓦当。一幅毕加索的名画,峰值时卖一亿日元,泡沫经济破灭后,500万日元都没人要。经济景气时的“动物精神”与经济严冬时的“寒蝉效应”,都只是一枚硬币的两面,“危机打断了经济飞转的螺旋桨”。——南京大学长江三角洲经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特聘研究员,财经作家陈志龙《金融体系已成为最大土地储备者》。
5月初权威人士的一句“树不能长到天上,高杠杆必然带来高风险,控制不好就会引发系统性金融危机,导致经济负增长,甚至让老百姓储蓄泡汤”犹在耳边。但当前的房价却让人感到无奈。(本文观点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