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华为自然也希望学习这种模式,按照余承东自己的分析,对比 OPPO、vivo,华为的优势在产品创新力和高端
市场占比,弱势在渠道覆盖,迅速补足渠道覆盖的广度和深度是华为今年在中国
市场的重点。
国内手机
市场的排位之争风起云涌," 华为虽然已经将小米远远甩在身后,但却丝毫不敢懈怠——看起来并不那么著名的 OPPO 和 vivo 增长强劲,这两家同属" 步步高公司的手机厂商
市场份额相加甚至超过" 华为。
根据
市场研究公司 IDC 近日公布的报告显示,中国手机厂商表现抢眼,在今年第二季度继续保持上涨态势。" 华为的
市场份额上涨了 0.8%至 9.4%,OPPO 的
市场份额由 3.8%上涨至 6.6%,vivo 的份额由 2.1%上涨至 4.8%。小米是这场渠道变革战的输家。从今年开始,在高端
市场乏力、在传统线下渠道几无布局的小米增长明显放缓,小米手机国内销量跌至第五,
全球销量跌出前五。
销量大增的 OPPO 也受到了鼓舞,据行业
分析师孙昌旭从供应商方面得到消息称,OPPO 明年定下的手机销量目标为 1.2 亿到 1.5 亿台,更新着眼走出国外,面向东南亚方面飞速扩展。

对于 OPPO 的威胁," 华为消费者业务总裁余承东有清醒的认知。在接受媒体采访的时候,他表示华为中国
市场头号对手已经是 OPPO 和 Vivo,小米已经不足虑。
余承东上任时就宣称海外手机出货量占比要达到六成,不过到 2015 年海外出货量仅是稍超四成,远未达到六成,可以说它依然是一家依赖国内
市场的手机企业。华为在欧洲的份额在猛增,但是非洲、印度、俄罗斯、美国
市场的表现分别不如传音、联想、小米、中兴等。对于华为来说,如果中国
市场份额被压缩,那么对于它继续实现手机销量增长目标将受到严重的打击。
众所周知的是,这两年 OPPO 和 vivo 的崛起与它们多年来建设的深入乡镇的线下渠道有非常大的关系。OPPO 利用十几年时间的线下铺设和品牌知名度的积累,成功在去年下半年开始崛起,这个成绩离不开 OPPO 的实体店,据称线下渠道占到了 OPPO 总销量的七成以上,十分值得令人关注。
OPPO 副总裁" 吴强介绍,截至 2015 年,OPPO 线下门店已经有 20 多万家,同比约为" 魅族的 10 倍。在二三线城市,随处可见 OPPO 的专卖店,包括" 联通营业厅的每一个手机推销员,都在不遗余力地向消费者推荐 OPPO 手机。这种面对面的销售在互联网时代显得有些格格不入,但却依然取得了不错的效果。
华为自然也希望学习这种模式,按照余承东自己的分析,对比 OPPO、vivo,华为的优势在产品创新力和高端
市场占比,弱势在渠道覆盖,迅速补足渠道覆盖的广度和深度是华为今年在中国
市场的重点。

华为最新
数据显示,华为的零售店数量在
全球超过 3.5 万家,同比去年增长 116%;渠道合作门店数量增长 16%,达到了 14.9 万家。但这和擅长“农村包围城市”渠道
策略的 OPPO、vivo 有巨大差距。余承东称,他们各自在县级城市的渠道数量 10 倍于华为,二者相加 20 倍于华为。
华为在去年年底就开始布局渠道变革。今年初,华为提出面向三级城市到镇的“千店计划”,余承东称,目前已经完成了超过 300 个,年底可以实现 1000 个以上。除了自建体验店,华为还需要大面积拓宽第三方销售渠道。渠道布局是一个“重资产、长周期”的苦活。按照传统的线下渠道布局模式,建专区、体验店,雇佣促销员,不仅成本花费巨大,而且效果不明显。
余承东表示,华为下一阶段的渠道布局,主方向是调动大小渠道商的既有力量,避免自建线下渠道庞大的
资本开支。这样华为可以快速圈地,而渠道商可以获取更多分货优先权、溢价、
利润保障。
好消息华为有钱,上半年总体营收再度暴增,接近 2500 亿营收,这是所有国产手机品牌无法比拼的资金实力。坏消息是,渠道建设并不是短期能够见到成效的,这个领域砸钱人真不少。除了华为,对渠道跃跃欲试“进攻”的还包括小米、中兴、" 魅族、酷派、金立等众多厂商。
线下
市场尤其是四到六线县级
市场渠道构建颇为复杂,线下渠道涉及到物流、分销,乡镇店面的维护非常复杂,产品定位和渠道
策略如果不能吻合,上下游之间配合都很困难。在蛋糕分割上,要让围绕利益链的所有相关者都满意,商业链条才可以持续下去。
一加就已经在这一方面有了失败的经验。一加方面已经确认在全国范围内关闭线下体验店,只保留北京和上海的官方自营旗舰店。一加工作人员对此表示:“确实是打算先不开了,但应该会过一段时间,因为
利润不高。”
【本文为合作媒体授权投资界转载,文章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文章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投资界立场,转载请联系原作者及原出处获得授权。有任何疑问都请联系(editor@zero2ipo.com.cn)】